休克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险些让59岁男子 [复制链接]

1#

“终于转到普通病房了!”59岁的孙大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竟让自己险送命,劫后余生的他不禁感慨万千。

孙大哥一周前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的症状,以为只是“感冒”,便在当地社区服务中心配了一些药便回家了。近日孙大哥感觉有胸闷、气促的不适感,社区医生检查发现心电图、胸部CT、检验指标等存在异常风险,医院。

到浙大二院临平院区后,孙大哥突发休克症状,随即ICU、心内科等多学科联合救治,床旁超声显示病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肿胀明显,肺部出现大量肺水,同时伴有心律失常,血压偏低,需要药物维持,结合病史,考虑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这颗心脏因为严重的心肌收缩功能障碍,随时可能出现“停摆”。

多学科专家迅速评估病情后认为必须通过高级体外生命支持手段——体外膜肺氧合(ECMO),代替心脏执行任务,让孙大哥的心脏和肺脏进入短暂“休眠”状态,获得充分休息,使机体得到充足的氧气供给,才可能重获生机。

进入ICU,ECMO团队第一时间就位行ECMO置管。经过一天的ECMO治疗后,血压逐步恢复正常。治疗第4天,孙大哥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心脏功能恢复正常,专家评估后撤除ECMO装置,将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第5天,转至普通病房。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是迄今为止最高级别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简单来说,当一个人的心肺功能衰竭而不能工作时,就需要体外装置的支持来维持生命。

浙大二院临平院区ICU自年起成立ECMO团队并开展该技术,为全区首家且唯一一家能独立开展ECMO救治工作的团队。自该技术开展以来,惠及全区及周边地区更多的重症患者,已救治10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了80%,同医院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水平。

近来,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引起感冒发烧。一般而言,感冒病人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就可以了,那感冒怎会最终变成暴发性心肌炎的呢?吴云龙副主任说,暴发性心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及青壮年多见。暴发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诱发,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其他多种病毒均可引发下,一旦病毒侵蚀心肌,患者就会出现胸闷、心律失常等表现,重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有的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三四个小时。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却高达80%。

千万别把感冒发烧不当回事儿,尤其是青壮年群体“感冒”后,数日或1周至3周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昏、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应及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切不可拖延耽搁!

欢迎加入“心脏与血管7群—浙医在线交流群”

如果你或你的亲友也有心血管疾病相关困扰,扫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