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6岁少年救人,发现溺水的是爷爷幸好在学 [复制链接]

1#

你参加过急救培训吗?你以前的学校有组织过急救培训吗?急救培训看似是一个利他的技能,但是这项技有可能为你最亲近的人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近日浙江衢州发生一件令人感动和引人深思的事情。

1月18日下午2点半左右,16岁的杨子铖出门后看到河边围着很多人,出于少年的好奇,扬子铖便挤了进去。扬子铖一边往里面挤一边听着周围在低声议论着的声音,大致有人溺水,已经救上岸,但是仍在昏迷当中。当时,杨子铖便决定要去救人,他也相信自己可以帮得上忙。

杨子铖推开人群,看到躺在地上的人竟然是他爷爷!他飞快地跑向爷爷那里,发现爷爷面色苍白,呼吸都停止了。杨子铖他没有犹豫,他知道他爷爷现在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情况:休克了!他受过急救培训,并且已经拿到了救护员证书,他知道如果不能让爷爷恢复心跳和呼吸,爷爷的器官和生理机能将会衰退,或许等不到救护车的赶来。

杨子铖没有犹豫,他按照在学校的急救培训,给他爷爷做胸外按压以及心肺复苏。这是杨子铖拿到救护员证后第一次施救,施救者还是他爷爷,虽然紧张但是他并不慌张,持续4分钟的心肺复苏,他爷爷终于有了呼吸,坚持到6分多钟的时候,救护车终于赶到。扬子铖的第一次急救成功了!

ICU医生张小文表示当老人家的手脚都可活动了,要是没有杨子铖及时急救处理,老爷子也不可能恢复这么好,恢复这么快!这种急救行为值得表扬!

衢州高级中学校长,也就是杨子铖学校的校长周晓天表示:他们学校从年开始就对高一的学生进行应急知识的培训,截止到现在已经有多学生通过应急知识培训。为这位目光长远的校长点赞,虽然急救知识并不会为你的高考加分,但是那些知识可以在最危险的时候救下一条性命。

近年来猝死的事件频发,在国外猝死甚至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像猝死,溺水等导致的休克,通常有一个黄金6分钟,也是在休克后的六分钟内没有任何急救措施,很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器官不可恢复的损伤。关于急救以及心肺复苏的普及有几个看法和各位分享

首先是普及。从高中到大学需要开始急救方便的学习,把急救加入教学大纲。每个社区也应该组织小区居民参加急救方便的知识学习。只有急救知识普遍了,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周围每一个都可以为患者争取到“黄金6分钟”。

再就是保护和宣传。急救有风险,这是毋庸置疑,但我们估计人人充当急救员的时候,需要有法律法规或者机构可以保证这些做好事的人,不会陷入被讹,被起诉的尴尬局面。热心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应该被保护,而不是被伤害,急救中的风险也不应该人这些好心人来承担。

最后就是设备。急救还有一个重要的设备,那就是AED。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提前备一个以防万一。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AED应该成为必备品,随着社会的进步,相信AED以后回想灭火器一样普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