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秋天,四川云崖村传出了一个消息,引得村民们都议论纷纷。
住在村里的佘仕友竟然捡了个婴儿,还决定留下来当女儿养!
不少和他关系好的人都找上门劝说:“老佘,赶紧把孩子想办法送人吧,你自己都要揭不开锅了,还养孩子?再说了,真不想娶媳妇了?”
佘仕友也明白,在村里,一个带着拖油瓶的老光棍日子不会好过,但他还是不忍心送走这个可怜的女婴。
最终他还是留下了孩子,给她起名为佘艳,艰难地把人拉扯大,父女俩的日子也渐渐好过起来。
但天有不测风云,年,8岁的佘艳被诊断出患上白血病,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懂事的她偷偷写下了遗书,决定放弃治疗。
这个命运坎坷的小女孩都经历了什么?她的最终结果又是什么呢?
突然降临的噩耗
“佘艳爸爸,你快点来学校,医院去看看!”
年5月的一天,佘仕友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他连忙赶到学校,在医务室看到了脸色苍白的孩子。
一旁的班主任和医务室老师都很紧张,虽然佘艳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今天这样鼻血止不住地流显然不正常。
佘仕友也不敢耽误,带着女儿来到了镇上的卫生院,想着让医生给看看是不是鼻子出了问题。
电影《天堂的张望》剧照
结果医生刚给佘艳打了一针,针眼处就开始不停地渗血,佘仕友还没意识到有什么部队,但周围的医护人员的脸色都难看起来。
医生连忙拉开佘艳的衣袖,检查了她的胳膊和腿部,果然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红色血点。
医生心里已经有了推测,但看着这对父女还是不忍,只能给出建议:“医院去检查一下吧!”
佘仕友心里也开始不安,怎么医生们都说不出个缘由,难道真的是什么大病吗?他不愿意细想,医院开始排号,佘艳便乖巧地坐在一边等候。
可等着等着,她又开始流鼻血,医院的地板,佘仕友只能借了个便盆先放在女儿身边。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佘艳的鼻血已经流满了半盆,路过的一个护士发现了不对劲,连忙带着这对父女先去检查。
结果出来之后,佘仕友懵了,他不知道急性白血病是什么意思,但听着医生的讲述,他慢慢意识到,女儿恐怕已经病入膏肓。
而如果想要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费少说也要30万,这对家境贫寒的佘仕友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但女儿还才8岁,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佘仕友一边到工地上没日没夜地打工,一边跟亲戚朋友借钱,但想要凑齐治疗费用,无疑是杯水车薪。
佘仕友想要把家里的房子卖掉,但这种多年的老房子根本就没有人看得上,更别说出高价买了。
看到佘仕友因为治疗费用愁的吃不下睡不着,佘艳心疼极了,小小的她抓住父亲的手,哭着说:“爸爸,不要治我了,本来我也是捡来的孩子,为我花钱不值得......”
听到这话,佘仕友眼眶也红了,他想要训斥女儿几句,但话没说出口就噎住了。
他只能在心里埋怨自己无能,为什么这么没用,连30万块钱都凑不齐,要看着孩子就这么一天天受着折磨。
想到当初捡到女儿时的场景,佘仕友泪如雨下,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段父女缘分竟然这么浅......
秋天结下的父女缘分
年11月的一天傍晚,佘仕友赶完集准备回家,寒冷的空气吹在身上,让他的脚步越来越快。
可等走到沈家冲小桥附近的时候,他却隐约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开始他还没有在意,可听着那声音似乎是从草丛中传来,而且越来越微弱,便还是走上前查看。
这一看就把佘仕友吓坏了,居然是一个婴儿躺在草丛里,因为襁褓简陋,已经冻得奄奄一息。
他连忙走上去抱起婴儿,掀开看了一下就也明白了:“果然是个女孩,八成又是哪个丧良心的偷扔孩子。”
在90年代的村子里,很多人的观念还比较落后,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比较泛滥,有些家境穷苦的村民,连着生了几个孩子,养活不起就会把女孩送人。
但能够狠心直接扔在草丛里的,佘仕友还是第一次见,他也顾不上想那么多,只能先带着孩子往家里走。
一路上,他边走边想,自己是个30多岁的老光棍,照顾自己都凑活,要是养个孩子,肯定是找罪受,再说这样一来,肯定更没人愿意嫁过来了。
等回到家,佘仕友已经把所有的后果都想清楚了,但他看着熟睡的婴儿,还是咬咬牙:“既然让我遇见,就是咱父女俩有缘,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
就这样,这个女婴就留在了佘仕友的家里,也有了自己的名字——佘艳。
得知消息的村民都上门看热闹,没人觉得佘仕友能真的把这个孩子养大,但事实却让他们都服气了。
从这天开始,佘仕友到处打听养孩子的事情,没有母乳,也买不起奶粉,他就熬米汤给孩子喝。
寒冷的冬天里,他照样亲手给孩子洗着一张张尿布,笨手笨脚地给孩子缝补衣服,一个大男人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日子一天天过去,佘艳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慢慢长大,也许是因为这特殊的家庭和经历,她比一般的孩子都要成熟。
从5岁开始,佘艳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小小的她做饭洗衣,不怕苦不怕累,早早地就成了佘仕友的好帮手。
这样的日子虽说辛苦,但父女相伴也只觉得幸福,懂事的佘艳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也暗暗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孝顺父亲。
她也确实做到了,在班级里,她一直拿着优秀的成绩,是老师和同学眼里最乖巧的好学生。
而有了这个女儿,佘仕友也再不觉得生活无望,卖力地干着活,想要为女儿多攒点钱,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他哪怕是没机会结婚,也觉得值了。
眼看着家里的条件一天天好起来,父女俩终于能过上轻松点的日子了,可死神却降临得悄无声息。
正如上文所说,佘艳看着操劳一生的养父,怎么也不愿意再做那个累赘。
因为佘仕友是不认识字的,所以她偷偷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歪歪扭扭的遗言: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
佘仕友得知此事后,抱着女儿痛哭了一场,他再一次感受到,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小。
佘艳交代着自己的后事:“爸爸,咱们回自己家吧,我不想离你太远,就把我埋在山坡上,这样你每次出门都能看到我了。”
年6月18日,佘艳在放弃治疗书上签了字,趴在父亲的背上,一起回家了。
但这个懂事的孩子,真的就这样绝望地离去了吗?
众筹善款,放弃治疗
回家的路上,佘艳第一次向父亲提了个“过分”的要求,她想要一身新衣服,然后去拍张照片。
8岁的她也许不是很明白死亡的意义,但她也想漂漂亮亮地离开,也想给父亲留下一些念想。
佘仕友当然满足了女儿的要求,看着漂亮可爱的佘艳,他的心都在泣血,但却无能无力。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成都晚报的记者傅艳出现了,她在偶然得知此事后,一边写报道,一边医院血液科的主任徐鸣。
徐鸣主任联系了佘仕友,让医院来治疗,费用什么的以后再说。
医院的同时,傅艳写出的《八岁女孩自己安排后事》报道也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民众被佘艳感动,纷纷联系报社想要捐款。
不到10天的时间,大家就捐出了56万的善款,拿着这笔钱,老实的佘仕友根本说不出话,他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为这些好心人祈祷。
佘艳在无数陌生人的善意中接受了治疗,她也再次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坚强和忍耐力。
化疗的过程并不轻松,骨髓穿刺的痛楚更是非常人能忍受,但不管是怎样的治疗方式,佘艳都咬着牙一声不吭。
她难道真的不害怕吗?当然不是,这个只有8岁的小女孩总会偷偷躲起来哭,但等家人和医生们在身边时,她总是努力表现出勇敢的样子,好让他们放心。
白血病的治疗不是一件容易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次治疗没熬过去,就是前功尽弃。
站在鬼门关上的佘艳熬过了一次次休克,熬过了大出血,熬过了败血症,情况终于有所好转了。
大家得知这个消息也都非常激动,爱医院探望佘艳,希望这个历经磨难的小女孩可以早日康复。
但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佘艳的病情又开始反复了,备受折磨的她也早已疲惫不堪,看着一样煎熬的父亲,她有了结束这一切的想法。
她这次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遗书,里面是对自己后事的安排和对父亲的担忧:
爸爸不要生气,不要跳楼......傅阿姨,医我的钱给我们学校一点点,我死后,剩下的钱给那些和我一样病的人,让他们的病好起来……
明明只是一个8岁的女孩,却有着让人敬佩的胸怀,哪怕是自己时时刻刻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但她放不下的是家人,是同学,是那些同病相怜的陌生人。
也许佘艳是对自己的死亡有了预感,也许是她放弃了希望,很快,她迎来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年8月,因为消化道出血,长期靠输液维持生命的佘艳饿坏了,她看着病房里放着的礼品,里面有曾经最爱的美食——方便面。
因为家境不好,曾经佘艳吃过最好的东西,就是父亲赶集回来给她买的方便面。
于是佘艳拿起一包方便面,偷偷吃下了一块,坚硬的面食让她的身体无法承受,很快就引起了消化道大出血,继而引发了颅内出血。
在经历过80分钟的抢救后,佘艳还是停止了呼吸,这个懂事的小女孩的生命,永远定格在8岁这一年。
女儿去世后,佘仕友一夜之间就老了好几岁,他的人生最温暖的的光芒就此消失,余生都将思念着自己的孩子......
斯人已逝,美好永存
年8月,佘艳被葬在了成都的一处公墓中,墓碑上是她的一句遗言:我来过,我很乖。
而墓碑下面,除了刻着家人的名字,还刻着“全世界爱你的人”这几个字,虽然佘艳离开了,但曾经帮助过她的人,都不会被忘记。
按照她的遗愿,佘仕友把剩下的那些治疗费用捐赠给了同样患有病症的孩子,其中一个叫徐黎的女孩,幸运地活了下来,这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传承。
年,一部名为《天堂的张望》的电影在国内上映,电影获得了无数好评,而这部电影的原型就是佘仕友和佘艳。
看着里面的故事,无数观众都感动不已,虽然佘艳已经去世,但还有很多白血病患者需要救助,大家纷纷伸出援手,许多患者因此获救。
除此之外,大家也想要知道,还在世的佘仕友如今生活得怎么样,在佘艳去世后,他还好吗?
但佘仕友的行踪并不好找,曾经他出现在公众面前,只是为了替女儿筹集善款,女儿去世后,他也并不想因此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