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11299.html心源性休克是一种血流动力学情况复杂的综合征,患者的心输出量低,常导致多器官/系统衰竭,甚至死亡。尽管近年来在心源性休克救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患者的临床结局仍然较差,死亡率超过40%。在缺乏足够有力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指导治疗的情况下,心源性休克的最佳实践仍不统一。近日,JACC:HEARTFAILURE发表的一篇综述对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治疗等进行了推荐。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十大要点
1.心源性休克是一种血流动力学情况复杂的综合征,其特征为心输出量低,常导致多器官/系统衰竭,甚至死亡。2.尽管在心源性休克救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患者的临床结局仍然较差,死亡率>40%。在缺乏足够有力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指导治疗的情况下,心源性休克的最佳实践仍不统一。3.来自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新数据支持标准化协议的使用,该标准化协议侧重于快速诊断、早期干预、持续血流动力学评估及多学科纵向护理。4.急诊有效分诊是心源性休克早期识别及治疗的关键。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源性休克(AMI-CS)患者,急救人员应及时获取和解释12导联心电图结果,并将患者立即转移至具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的机构。5.尽管常规肺动脉导管(PAC)治疗心衰无获益,但越来越多地证据支持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有创血流动力学评估的获益。PAC的使用或有助于早期、准确地识别心源性休克表型,从而有利于制定基于药物和设备的量身定制的治疗策略。6.目前,仅有限数据支持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首选的一线治疗药物,且回顾性分析表多巴酚丁胺和米力农的疗效相似。7.由于AMI-CS并发心脏骤停具有动态变化及时间依赖性,因此建议采用多学科方法进行管理,总体预后、有意义的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及血运重建和设备治疗候选资格为评估的重点。8.在经多学科休克小组(包括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心胸外科医生、心脏重症监护师及高级心力衰竭专家)快速会诊后,可考虑在适合的急诊重症或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中选择性应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9.在选定的左室优势型心源性猝死和正常血压低灌注的患者中,单纯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可通过减少后负荷来改善心输出量;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舒张血管的作用也可有效治疗后负荷高的左室衰竭。静脉或吸入肺血管扩张剂可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衰竭患者的右心室后负荷。10.目前急需对现有和新兴的治疗方法进行随机临床试验,以进一步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用信息,包括MCS的最佳作用。中心图心源性休克护理的建议路径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
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紊乱为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灌注不足、缺血、血管收缩及容量超负荷,经常引起多器官/系统衰竭,甚至死亡,如图1。患者的心脏损伤最初可能源于多种病因,如表1。图1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表1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
心源性休克的定义和分类
目前,临床试验或指南中采用了不同的心源性休克定义。SHOCK试验在入选合格患者时,基于临床和血流动力学标准;其他试验则基于临床标准,包括持续低血压、终末器官灌注不足的证据,如表2。表2临床试验中运用的心源性休克定义基于使用心脏指数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的Diamond-Forrester分类系统,心源性休克项目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