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C。有教无类。
2.C。均衡性。
3.B。全民性。
4.B。宪法教育。
5.D。习近平
6.B。价值中立
7.C。防止重力性休克
8.A。较高水平
9.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0.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11.D。罗森塔尔效应
12.C。思维的流畅性
13.D。隐性课程
14.C。泰勒
15.D。能感态度与价值观。
16.A。直观性
17.D。质性评价
18.D。复式教学
19.A。设疑导入
20.B。难度适宜
二、简答题
21.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启示包括:
(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思维方面讲,儿童对问题的解决,最初是依赖先天图式,到感知运动阶段末期,出现动作思维的萌芽;从言语方面来说,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才出现了言语的萌芽。儿童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逐渐像成人一样去使用语言。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儿童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22.
学优生,又叫“优秀生”或“先进生”,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较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要做好学优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3.
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的步骤包括: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三、材料分析题
24.
(1)材料中小学校长的观点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