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相似药品怎么区分才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复制链接]

1#
精细化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256.html

案例

A医院收住了1名上消化道出血,70余岁高龄的老人,入院时带有凝血酶交与护士保存。

医嘱:血凝酶1ku肌内注射,1ku静脉注射。主班护士核对医嘱后将执行卡交予责任护士L执行。

L护士取出病人自带的凝血酶,麻溜地注入溶媒,抽取药液至病房核对姓名后进行了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连L自己都禁不住为自己喝彩,再不是初来青涩的小护士,看到醉酒的、昏迷的、外伤的、消化道出血的,自己就先风中凌乱,经过1年的锻炼,现在处理各类疾病都得心应手了!

谁知一名家属突然大叫:你给我们打的什么药,是我们带的凝血酶吗?

L拿着注射后的空瓶对着家属晃了晃道:是啊!医嘱让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止血的呀!

家属(是医务工作者)甩开了L奔向了医生办公室…….患者最终没有抢救过来,医院为此走上了被告席,该科科主任、护士长及当事护士均受到了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处理!

凝血酶与血凝酶有何不同?凝血酶与血凝酶二者均能起到显著的止血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虽二者名称相似,但用法迥异,临床使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凝血酶是局部止血药。可喷雾或喷洒于创面;或口服、灌注用于消化道止血。严禁血管内、肌肉或皮下注射,否则可能导致广泛性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血凝酶(又名立止血、巴曲酶)是一种速效、长效、安全的止血药。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

临床上还有哪些药名相似药

阿拉明VS可拉明

阿拉明:间羟胺,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主要作用于α受体,直接兴奋α受体,较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为弱但较持久。

可拉明:尼可刹米,中枢神经兴奋药。

异丙嗪VS氯丙嗪

异丙嗪:抗组胺药,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能兼作镇静、安眠药物,并可作为麻醉前给药及冬眠麻醉药。也用于晕动症、晕车、晕船、晕飞机。

氯丙嗪:抗精神病药,适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反应性精神病及其它重性精神病。

地高辛VS地佐辛

地高辛注射液:

1.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

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地佐辛:用于止痛。

去甲肾上腺素VS肾上腺素VS异丙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正肾素):

1.本品对光不稳定,应避光保存和使用。

2.本品宜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且与多种药物有配伍禁忌,宜单独使用。

3.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或者同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轮换滴注本品。

4.静滴时选择大而弹性好的血管。

5.静滴时密切观察末梢循环状态,如有苍白等异样出现,需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并进行局部热敷,严重者需用酚妥拉明对抗之。

6.插持续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如尿量小于30ml/h,应报告医师,如尿量小于25ml/h持续2h以上,则应停药,并补充血容量、利尿。

7.停药时应逐渐减慢滴速,骤停常致血压突然下降。

肾上腺素(付肾素):

1.本品遇光和热均可氧化变色而失效,故应避光保存和使用。

2.执行医嘱,剂量精确。3.肾上腺素的给药方式可采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点滴。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避免注入血管,防止血压骤升。当用肾上腺素心内或静脉注射抢救心脏骤时,必须以0.25~0.5mg的肾上腺素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后缓慢静脉注射,严禁不经稀释直接注射。4.缓慢注射(抢救时除外)。5.对多次、长期或逾量使用者,应注意检查血糖,防止血糖升高。6.用药期间,注意监护,主要观察血压、脉搏、患者的面色及情绪。

异丙肾上腺素:

1.本品可静脉滴注、舌下含化和气雾吸人。

2.本品对光不稳定,应避光保存和使用。

3.舌下给药时,应告知患者急需时要将药片嚼碎含于舌下后任其自行融化吸收,不可咽下。

4.对长期用药者,应注意观察和随访有无腮腺肿大,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

5.喷雾给药时,应嘱患者喷吸时深吸气,喷毕屏气8s,之后徐缓呼气;喷吸间隔不得少于2h,次数不能过多,不得擅自加大剂量;吸人后涎液及痰液可呈粉红色,不必疑惧;达到疗效后应立即漱口。

利血生VS利血平

利血生是促进白细胞增生药,为半胱氨酸衍化物,主要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该药在临床上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利血平又叫蛇根碱,为降血压药,该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此外,因其有安定作用,还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狂躁型精神病的治疗。

胰岛素的各种

他巴唑VS地巴唑

他巴唑又叫甲疏咪唑,为抗甲状腺药,该药在临床上用于甲状原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危象及*性甲状腺肿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

地巴唑则为降血压药,该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此外,因其有解痉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轻度兴奋作用,还用于治疗胃肠绞痛、面神经瘫痪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氟哌酸VS氟哌醇

氟哌酸是家中常备的治疗细菌性腹泻第三代喹诺酮抗菌药,临床中用于泌尿系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感染。

氟哌醇也叫氟哌啶醇属于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综合症也有一定疗效。

优降糖VS优降宁

优降糖,格列苯脲是其通用名,属于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

优降宁是一种降血压药,通用名为帕吉林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但现在已不常用。

呋喃唑酮VS呋喃妥因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该药口服不易吸收,主要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病。

呋喃妥因口服吸收迅速,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也可用于尿路感染的预防。

两药虽为同一类药品,但不像其他抗菌药物,用途完全不一样。

安定VS安坦

安定用于神经衰弱和失眠的病人;安坦用于各种震颤麻痹的病人。

鱼油VS鱼肝油

鱼油用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人,鱼肝油则用于夜盲症及软骨病的病人。

在临床上,听似看似药品,是最容易出现用药错误的药品。这些外表相似的药物,不能放在一起,离得近了,在护理工作忙乱的时候,是存在着的安全隐患,护士们拿药使用的时候,离得近了极容易拿错。

听似、看似药品如何使用如何管理,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现实命题。这些相似药放在一起,一旦被护士们在使用过程中拿错,出现用错药的不良事件不说,更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医患纠纷。

山莨菪碱VS东莨菪碱

山莨菪碱:抗胆碱药。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胆道痉挛以及急性微循环障碍及有机磷中*等。

东莨菪碱:抗胆碱药。用于麻醉前给药,震颤麻痹,晕动病,躁狂性精神病,胃肠胆肾平滑肌痉挛,胃酸分泌过多,感染性休克,有机磷农药中*。

相似药如何存放如何管理?

相似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医院一个科室的管理水平,防范因相似药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每一个护理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药的安全使用,护士层面和管理层面都要给力。

护士层面

No.1

思想上高度认识

对于临床护士来说,头脑里要有这个相似药管理的概念,要懂得加强防范,有了这个安全意识,才有行动上的高度警惕。

No.2

认真执行核心制度

每一次的用药,都要坚持遵守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多核对多查对,尤其是在护理人员人力不足的条件下,更是需要值班护士的细心。因为护士是医嘱的执行者,患者的药要经由护士之手,用到患者身上的。作为临床护士,有责任有义务为患者把好用药安全关。

No.3

相似者分开放置

临床护士要把两种看上去外形相似的相似药,有意识地分开放置,以避免使用的时候拿错。

No.4

贴标签做标记

相似药物,要给其手动贴标签或者做好标记,尤其是玻璃安瓿,更要有意识地给其贴上“看似药品”的标签。也可使用“听似”“看似”“多规”等醒目标签,加以警醒、区分。护理管理层面不给力者,临床护士自己更要经心,因为当事者责任比重大。

管理层面

No.1

建章立制

科室要建立相似药管理制度,要求临床医护人员遵照执行,加强警示。相似药管理制度,医院层面制定出来,下发到各临床科室,科室进行专题学习,要求临床医护人员遵照执行。

No.2

贴上标识

科室要准备或制作“听似”、“看似”、“一品多规”的提示贴,给相似药贴上明显的标识,让护士们一眼就可看出,引起警惕和重视。

No.3

专题培训

科室可针对临床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专题培训,分享《相似药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科室把外形相似的药物,尤其是针剂药物,要贴上醒目标识,而且要分开放置,有意识地使其专门分开存放,以规避风险。

No.4

安全提醒

护理管理者看到因相似药管理不善或护理人员使用不当出现的不良事件案例之后,要把这些临床案例进行分享,召开典型案例分享会。或是科室层面遇到这类相似药品,管理者要进行拍照,发到科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