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8/5410871.html脓*症与血流动力学治疗系列培训月
(一)
小伙伴们翘首以盼的脓*症与血流动力学治疗系列培训月终于开始了,由中国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CHTCGroup和CCUSG推出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培训月在-11-11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第一期第一节课-11-:00中国重症医学的创始人和中国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奠基人、医院重症医学科刘大为教授给课程培训做了精彩的开幕致辞,同时是给大家带了第一节课《脓*症治疗-血流动力学思维》,刘大为教授生动从“屋里的大象大家视若无睹”引出重症思维,从病人选择→指南相关性→监测指标→指标内涵→指标代表性、特异性→翻译为临床语言→确定病因位点→确定干预方法→目标指标、目的指标→个体化治疗告诉大家血流动力学思维,后面将临床场景形象比喻为三个问题:“哨兵离我们有多远”“哨兵报告了什么”“谁是指挥官”,由浅入深,抽丝剥茧;最后刘大为教授再次强调了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原则即“目标与目的、连续与动态、治疗与再损伤”,用重症思维贯穿了脓*症血流动力学的治疗,通过重症思维达到治疗的病人的个体化,每个重症医生都应该做病人的指挥官。
第一期第二节课是由CCUSG会长、医院重症医学科王小亭教授给大家《脓*症治疗的10要点》,从《血流动力学北京共识》、《重症右心功能管理专家共识》切入,分别从高度重视脓*症开始,早期识别与评估(SOFA/qSOFA)、是否休克的判断、血流动力学监测时机与选择、感染灶发现与清除、抗生素正确及时使用、精准血流动力学治疗(5P/3P-CVP)、坚持微循环保护策略(5A)、贯穿器官化血流动力学、机体异常反应共十个要点逐一阐述,行云流水,娓娓道来。
最后围绕学员提出的血压、流量与乳酸的关系,参会嘉宾的激烈讨论,临床场景的再现,结合刘大为老师的重症思维、王小亭教授的脓*症治疗10个要点,再一次把精髓刻在每一个重症人的脑子里,从而落实到每个病人治疗当中,收益匪浅。
(二)
脓*症与血流动力学治疗系列培训月第二期期第一节课-11-:00由医院重症医学科晁彦公教授带来《重症超声在脓*症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作用》的课程,晁彦公教授从一个左室流出道梗阻、房颤射频消融术并发肺炎休克的精彩病例引出重症与脓*症的定义、不同血流动力学监测需求的选择、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基本原则;从重症超声与经典的5P理论逐一展开即重症超声与器官灌注(Perfusion)、PUMP(CO的选择)
、Pressure-MAP(器官灌注压)、lowerCVP、Pulse-HR的选择;通过精彩的病例及超声动图让大家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第二期第二节课医院重症医学科尹万红教授给大家《脓*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选择与整合》,分别从脓*症血流动力学(易受累性和多环节障碍)数据指标的优势(局限与结果)、重症超声融合指标(方法-目标、必然-必需)、灌注导向与流量优先、基于流量来源的模块化融合监测、指标的选择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对于脓*症病人,应该如何合理科学的选择监测指标及监测手段从而达到我们的治疗目的。
最后围绕如何确定可量化的治疗目标,如何和超声结合展开讨论,张宏民教授分别从
血流动力学治疗:乳酸作为一个目的指标、SCVO2反应氧耗与氧供关系、CO2-Gap作为一个流量指标,融合应用,再次强调目标与目的、连续与动态、治疗与再损伤贯穿血流动力学治疗始终,超声从结构与功能完美结合,运用临床。最后谢志毅教授强调了以重症思维作为指导,更多的将超声应用到临床。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超声与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指标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