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命的牵手一场横跨东西部的医疗帮扶 [复制链接]

1#

□段杏花刁丽俊

年底,上海市闵行区与保山市正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在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帮扶、劳务协作等诸多项目中,医疗人才的支援是一个亮点。年初至今,方加圆,张丽梅,王洋,黄沛彦,胡伟琦,罗婕萌,一批批医疗专家,从东海之滨到达滇西高原,从黄埔江畔到达怒江峡谷,把最前沿的医疗理念、管理理念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了保山,成百上千的患者因优质医疗资源的帮扶重享生命的美丽。

医疗援助,最温暖的字眼

年12月5日,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方加圆,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成为扶贫协作的第10批援滇干部,医院开展为期1年的专业帮扶。

疾病种类繁多、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患需求矛盾突出,80个床位的病区经常要超负荷收治病人,30多个医护人员不得不连轴转……帮扶科室的现实状况让方加圆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严密的帮扶工作计划:一年援滇期内努力提高帮扶科室的诊治水平。

针对内二科心血管疾病现状,他首先在科内开讲了《室性心律失常》《AVR四步法》两个专题,从心律失常的分类到治疗、AVR四步诊断详细进行了讲述;给科内的同行介绍上海目前最先进的心脏病治疗理念和急救手段;医院医共体、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并积极帮助组建规范心内科。

纵然相隔万水千山,上海保山已然一家亲!选择来保山,方加圆的父母、爱人没有一声抱怨。每天给家人打电话时,家人都会告诉他:“家里好好的,你安心工作。”

在方加圆心里,自己只是上海市沪滇扶贫协作这盘大棋里的一个小点,但只要每个点都发出应有的光芒,就能成为一个耀眼的同心圆。

闵行区与保山市正式结对后,就开展了“携手奔小康”行动:闵行区与保山市一区三县先后开展乡镇、村企结对帮扶,推动闵行区与保山市两地红十字会、教育局、农委、文广局签订了结对帮扶框架协议,加强专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年12月,根据中央、上海市有关东西部扶贫协议的会议精神和《关于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的工作意见》有关要求,“医院—医院卫生服务结对共建”形成;闵行区教育局、区卫健局遴选区内4所学校和4家医院,分别与保山市一区三县各1所学校、1家医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同时选派4名教师和4名医生分别赴当地挂职,开展为期1年的专业接力帮扶,提升精准帮扶成效。

这些合作帮扶,都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能量源。

生命的牵手,深沉的责任

张丽梅是第2批到达保山的援滇医生,同样从医院来到保山二院新生儿科。

年3月的一天,是张丽梅最煎熬也是最难忘的一天。这天,一名刚出生一天的危重新生儿,在她的抢救下重新拥有了崭新的生命。保山日报周末特刊曾这样记录这天的“天使”之吻:新生儿科主任蒋艳红因学术活动要离开3天,恰逢一名新生儿需要急救。该患儿上机情况下一直呻吟喘息,皮肤青灰,种种迹象显示感染性休克,张丽梅赶到科室时患儿已存在严重低血压。关键时刻,张丽梅在科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积极展开救治,一直到次日凌晨5点患儿呻吟喘息消失,肤色转红,血压趋于稳定。那一分钟,张丽梅真有亲吻患儿新生命的冲动。回忆那让人身心俱疲的10小时,张丽梅说:“我深切地感受到家属是因为我是上海来的专家才这么信任我,我没有理由辜负家属的期待。”

医院领导的嘱托与患儿家属的信任,一年中,张丽梅与科主任蒋艳红联合抢救了近20例危重患儿于生死间,给了患者家属无尽的希望。

黄沛彦是第3批到达保山二院的医生。他同样来自医院。

年4月,黄沛彦主动报名参加新一轮沪滇援助,5月,踏上援滇征程。黄沛彦曾在年12月至年5月参加医院第6批援滇医疗队,到医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援建工作。

在被问及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第二次来云南开展医疗援助时,他说,他与云南其实挺有缘分,因为他的姨妈年轻时便从上海来到云南怒江州当知青,直到退休才回到上海,两位云南表哥从小就给他讲述了很多关于云南的故事。5年前他第一次到云南援建时,期间来过一次保山,就深切感受到了云南人民的热情,感触颇深。因此,这次援建保山,他第一时间便向组织报了名。

“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国内目前较先进的骨科理念、手术方式、国内主流的治疗思路及相关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传授给二院骨科,帮助保山二院的骨科医生提高医疗技术,尽可能地让二院的骨科学科建设上一个台阶。”黄沛彦说。

来到保山二院的黄沛彦立即投入到对口援助科室的各项工作中,仅两周时间,就带领科室完成了数台脊柱及创伤的微创手术,基本每天都要上手术台传授手术技术。

由于胸椎手术相比腰椎手术技术要求更高,风险也更大,以往遇到这类手术,保山二院都会请省级专家下来做。黄沛彦来了以后,带领保山二院骨科医生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患者制定手术切口小,病人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的微创经皮内固定手术方案。在胸椎爆裂性骨折行经皮内固定手术中,黄沛彦示范做一侧,二院骨科赵波医生跟着做另一侧,一边做一边讲解技术要领,一场手术下来,赵波医生感到受益良多,技术得到了一定提高。“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让二院医生能够独立完成胸椎手术,不仅明白每一个步骤怎么做,还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黄沛彦定下的目标。

开展教学查房和业务讲课。围手术期病人管理、术前风险评估、镇痛、抗凝……也是黄沛彦传帮带的重要组成。“我们要把各项医疗规范做成科室的诊疗常规,形成一套医疗指南和制度体系,只有做规范了,我们才能真正降低医疗风险,避免医疗事故。”黄沛彦说。

东西部协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国家有这个政策,我们上海的医生应该为西部医疗水平的提高、为边疆人民的健康尽一份力。方加圆、张丽梅、王洋、黄沛彦、胡伟琦、罗婕萌……为了这件有意义的事,一批批援滇医生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先进诊疗技术播撒在大西南。

东西部协作:前景可期

上海市第11批援滇干部、云南省保山市沪滇扶贫协作联络专员徐承宇在闵行人民广播电台“扶贫日历”节目里说:“年8月,受组织委派,我来到保山市扶贫办挂职,开始了为期3年的沪滇扶贫协作工作,也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我所工作的地方,有徐霞客用脚丈量的山川河流,有军民拼死守护的寸土寸血,有杨善洲无比挂念的贫困群众。在保山近1年的时间里,我走过很多山路、看过很多乡村、访过很多农户,看到的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的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群众的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能够跟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我倍感荣耀、也倍加珍惜。”

保山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保山小组组长孙鸿宾这样肯定援滇医疗队的工作:“来自医院和医院的医生们,以严谨的作风、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赢得了保山人民的良好口碑。”

孙鸿宾说:“医院分工比较细,要求每位医生成为细分专业领域的行家,而到保山可能首先要做大科室领域的通才、全才,这个由专到通的过程需要学习。对援滇医生来说也是宝贵的人生历练、学习提升的机会。如果在上海碰到疑难复杂问题,我们这些医生可能是在前排操作的人,后排站着更大牌的专家,而在保山他们可能就是既站在前排也站在后排的人,这个责任和压力是不一样的。医院管理,如何在收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也是在上海难以接触的问题。所以大家都特别珍惜在滇的时间和平台,一起思考‘能做什么、做了什么’,思考‘该做什么、留下什么’,如何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正如这次驻点帮扶的队长王洋在座谈会上说的:“保山二院已经接受了闵行区三轮帮扶,我们前两届的队员,得到了大家的赞许,我也希望通过努力,在离开保山时,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表扬。每一位援滇干部也会把保山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回上海,继续促交流,多领域合作。”

时任保山二院院长何丽芬说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浓郁的情。我们通过请专家们帮我们“把脉”,从管理到学科建设,然后“对症下药”。通过一对一导师制针对性培养人才、突破一项技术难题、开展一项新技术等举措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让隆阳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上海专家的诊疗服务,努力在滇西医疗辐射中心建设中有为有位。

上海、保山,闵行、隆阳……万水千山难阻携手共圆“健康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