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跟慢性肝炎在病情发展和治疗上有很大的不同,了解急性、慢性肝炎的成因及预防之道,才能自保,远离肝病。
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洪俊铭、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执行长、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杨培铭,曾在接受《好心肝》会刊咨询时表示,引起急性肝炎的原因相当多,病*引起的急性肝炎主要是A、B、C、D、E等肝炎病*,其中A型、E型是经口传染,B、C、D等病*则是经由血液及体液传染。值得一提的是,D型肝炎病*是一种缺陷病*,必须有B型肝炎病*才能感染人体,无法单独感染,只会感染B型肝炎患者。
除了病*感染引起的急性肝炎外,这几年,随着生活型态的改变,药物与保健食品引起的急性肝炎有增加的现象,一些口服药物如抗霉菌药物及部分的抗结核药、抗生素、某些抗痉挛药、治疗心律不整的药物等,都有可能引起药物性急性肝炎。服用过量的止痛退烧药物乙酰胺酚也是造成急性肝炎的元凶之一,因此,服用这类的药物务必遵照医师、药师指示。此外,服用来路不明的中草药及保健食品,也可能造成急性肝炎。
一些先天性代谢疾病如威尔森氏症或是疾病引起的感染休克,也会发生急性肝脏损伤。有些血液疾病,患者需长期输血,铁质堆积在肝脏,也会造成急性肝炎。病*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炎,多是采取支持、症状治疗;对于急性B型肝炎,若病情急速恶化为猛爆性肝炎,除给予口服抗B肝病*药物外,必须同时评估肝脏移植的可能性。急性C型肝炎患者可以考虑直接使用近几年研发出来的、强效全口服抗C肝病*药物。
至于药物或其他原因如酗酒、先天性疾病造成的急性肝炎,须先找出引起肝脏发炎的原因,若是药物则会建议患者先停掉正在服用的药物,同时采取支持、症状治疗。若大量服用止痛退烧药物乙酰胺酚所造成的急性肝脏发炎,目前已有相对应的解药。然而大多数药物所引起的肝损伤目前还没有解药,只能停药或换药,像服用治疗肺结核的抗结核药物,有部分患者会引起急性肝炎,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先停药或换药,并采取症状治疗。其实,多数急性肝炎患者,虽然不治疗也能自行痊愈,但有少数的患者会演变成慢性肝炎,甚至恶化成致死率极高的猛爆性肝炎,不可不慎。
临床上,对慢性肝炎的定义是指发炎的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指数高于正常值上限。台湾的慢性肝炎患者以B、C型肝炎患者为主,D型肝炎也会引起慢性肝炎,但它无法单独感染,须有B型肝炎的人才会被感染。至于A、E型肝炎多半不会转变为慢性肝炎。
除病*引起的慢性肝炎外,自体免疫疾病、服用来路不明的中草药、保健食品或是长期酗酒,都可能引起慢性肝炎。此外,饮食不当所造成的脂肪肝,已是现代人的文明病,也会导致肝脏慢性发炎,发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关于慢性肝炎的治疗,医师会依据患者的病因与临床状况,给予不同的处置,如开立抗病*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若患者病情稳定,只要遵从医嘱,定期回诊追踪即可;如果肝脏没有严重发炎或纤维化,甚至只要追踪观察,不见得需治疗。
资料来源:来自台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