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刷微博的时候,又收集到一个网络热词:被动废。 “被动废”指的是本来很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 一旦被催促,就会感受到被动的压力,从而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抗拒。 对于“被动废”人群而言,一催就慢,一点就炸。 现在觉得,这些网络热词简直是当代青年的真实写照。每个词语都像为自己量身定制。 仔细想想,自己好像就是“被动废”中的一员。 常态是,本来想好下午去健身,但因为某人一句:“你看你办的健身卡,都没什么用,身材还是老样子,浪费,还不赶快去锻炼。” 于是,主动变被动。 你催我锻炼,我偏不去,为什么非要听你的。 本来想好今天要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但是有人一催,数落你“呦,还没做完呢,我可早就完成了,你还不赶快做”。 顿时刚才那股冲劲消失殆尽,你让我做,我就不做,我的事情我说了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前一秒还热情澎湃,后一秒就躺尸装睡。 人生的约束和管教太多了,就是要做一个不一样的青年,那种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的爽感,才能证明自己存在过。
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被动废”人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叛逆的。 他们不喜欢被约束,也不喜欢被做决定,与其被别人推着往前走或干某件事情,还不如主动放弃,选择做一个“被动废”。 表面看,他们是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实际上,只是为自己的逃避和躲闪找一个完美的借口,“本来我要去的,但你一催,我偏不。” 不要骗自己了,从一开始,你就没想过行动,“被动废”也不过是你的一个替罪羔羊。 02 对于“被动废”这个词,我可谓是领悟深刻,青春的叛逆期总是喜欢和家长或老师对着干。 但是我的青春期却来得有点晚,上了大学才想着“做一回自己”。 大学学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更给我一个可以“废”下去的理由。 一开始还会强迫自己努力学习,可越到后面,想学的意念也就越淡薄,总喜欢跟着老师对着干。 今天要交的作业,总是喜欢拖着明天交,美其名曰忘带,其实是因为“谁让你前一天催我。” 小组一起要完成的任务,总喜欢在最后一个去,原因是“还没开始,小组组长就各种催。” 本来想主动完成的,最后一催,变成“被动废”。 以前以为跟着别人对着干,对方还拿你没办法,特别酷,后来才发觉自己特别幼稚。 打着“抗争别人,做自己”的旗号,不断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废下去,结果还丢下一句“谁让他催我”。 比起“主动废”,“被动废”好像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们都知道所有字词句,一旦加上“被”字,就意味着,不是本人意愿,从某种程度上讲,你可能还是强权下的“受害者”。 我想这是很多人甘愿做一个“被动废”的人的原因。 因为你可以心安理得“甩锅”给别人,虚构一幅自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画面。 03 在学生时代,你可以“甩锅”给别人,你可以责怪老师教得不好,抱怨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指责是因为别人催促你。 但工作后呢,你还能心安理得地“被动废”下去吗? 可能你也想,只是不敢。 工作以后,深刻意识到,紧迫这个词语的重要性。 如果你还以学生时代应付老师那招,应付你的领导的话,那么下场一定很惨。 大多数时候,领导才不会给你延长时间,他在开始催促你的时候,就意味着那是你最后的期限。 所以如果“被动废”出现在职场的话,你就可以选择卷铺盖走人了。 嘴上一边抱怨工作任务太重,一边拖着疲沓的身子加班加点才是职场的常态。 虽然我们身上都有傲骨,不喜欢被催促和强迫,但成年人的世界多的是情非得已呀,很多事情你不情愿做,也得去做的。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成年人之间心照不宣的规则,谁都不需要说破,你只需要认真去完成就好。 那些想活出自我,掌控自己人生的人,千万不要打着“被动废”的幌子,去做无谓的抗争。 生活从来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 当然不是主动废下去的,而是主动地去迎接生活给我们的挑战,去克服身上的惰性与贪。 去死磕和硬碰硬,去多抢一些人生的甜头握在自己手上。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 文:影子 编辑:刘又又 今天我们来聊聊 【你最讨厌做什么的时候被催?】 留言点赞第1名 获得【盖泡面】鼠标垫一套上期中奖者:做个有态度的吃货 - 你可能会错过 - 高校女生浴室被偷窥:姑娘,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六年级小学生暗恋作文:最理性的暗恋是什么样的? 不考公务员,你毕业后想干啥? 南昌红谷滩杀人事件: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实习委员关注一下我又不会死 别颓了 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