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微课堂暑假乐悠悠,这些健康安全问题要注意
TUhjnbcbe - 2024/5/18 16:28:00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期盼已久的暑假已经到了。

小朋友们,

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

健康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哦!

如何在假期中做好有效防护?

要注意哪些防护小知识?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气炎热也要坚持戴口罩

炎热的夏季,仍要对新冠病毒保持高度警惕。在湿热环境中,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在炎热环境下,仍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

①外出随身携带口罩,与人近距离接触、到人群密集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和电梯、进入医疗机构都要及时佩戴口罩。

②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者应主动佩戴口罩,就医时避免乘用公共交通工具。

③天热易出汗,口罩被汗水润湿后,应及时更换。

远离“烫伤小怪兽”!

烧烫伤是0-5岁儿童居家高发的非故意伤害之一。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周围事物好奇的种子逐渐萌芽,对于任何感到好奇的事物,都想去亲密接触。尤其是夏季,儿童穿衣少,皮肤外露,使得这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儿童极易发生严重的烧烫伤。

①加强“近距离、不间断、不分心”的成人看护。

②不玩弄打火机等明火器具、定期检查燃气、蚊香和蜡烛等,远离火源。

③装有高温液体的容器遮盖封闭,远离儿童;梳洗清理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

④安全用电;长时间外出切断电源;定期排查用电安全隐患。

⑤正确购买、使用烟花爆竹,购买合格产品;规定场所和时间燃放;远离加油站和易燃易爆物品。

⑥使用儿童安全电器插座;使用家用燃气和烟雾报警器。

⑦配备小型灭火器;定期检查消防设施。

假如孩子不小心被烫伤了

家长们千万不要用“土方法”处理

应遵循“冲、脱、泡、盖、送”原则

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使得皮肤快速降温,不可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使皮肤组织受伤。

脱: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帮忙剪开衣物,并保留有沾黏的部分。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

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钟,可缓解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孩子,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当孩子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医院。

盖: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以免伤口感染。

送:即使孩子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医院求诊。

暑期亲水游,谨防“吸血鬼”

夏季降水量逐渐增多

正值小盆友们最愉快的暑假

亲水游怎能不安排起来?

玩耍也要选对地方

要注意有些地方的水

不可随意踏足哦!

因为里面可能有“吸血鬼”暗藏埋伏

那就是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简称“疫水”)就会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10月。现如今,我国血吸虫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及云南6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外出旅游机会的增加,我们应该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对目的地的流行病情况作提前了解,有目的地进行预防。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

①到江边需注意观察有无防病警示标识,避免在有钉螺的环境接触江水,如洗手洗脚、游泳戏水、钓鱼等;

②因生产、生活确需涉水的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穿胶靴、涂防护油膏等,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水体;

③如有市民接触了江水,一个月左右出现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医院进行血吸虫病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预防溺水事故

天气越来越热,溺水事故多有发生,家长们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在无监护下游泳!

①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

②不捡拾掉入河道、湖泊等水域的物品。

③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

④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

⑤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⑥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外出记得避开客流高峰

①合理安排暑假出行计划,避免前往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②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者应主动佩戴口罩,就医时避免乘用公共交通工具。

③尽量避开客流高峰,与人交谈、排队、候车时保持1米社交距离。

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①勤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不随地吐痰、不摸眼口鼻、积极使用公筷公勺、减少对公共物品的触碰。

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减少电子产品使用,保护视力。

③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规律进食,千万别把早饭“省下来”。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④暑期游泳要选择正规游泳场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课堂暑假乐悠悠,这些健康安全问题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