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谈判之后,张进连续在家住了四天。 赵姐确实动摇了,因为太久没有感受过他的温柔。 可装出来的东西总会露陷。 第一天,很温柔。 第二天,就有些敷衍了。 第三天,小馄饨没有了,家务也不做了。 第四天,说给他点时间把问题处理好,结果一去不返。 赵姐开始后悔。 后悔自己没控制住情绪。 后悔没有离开现场。 后悔对张进心软。 现在算什么? 知道他有私生子,然后闹了个情绪? 赵姐不知道该用张进的解释来麻痹自己,还是该继续准备下一次战斗。 那几天,她*不守舍,一边后悔,一边纠结。 差不多一周之后,金敏给她打了个电话,委婉表明一件事:张进托人找过她,但是她没搭理。 赵姐的心立马凉了半截。 “乐子,张进可真贱啊!” 明知他没句真话,还是愿意去信他。 可他呢? 口口声声说“没有一天不想回家”,背地里却托人找金敏。 我说:想必是看到那张名片,被他给记住了。 不过你为什么会把名片和离婚协议放一起? 赵姐说:“我怕网上下载的离婚协议有问题,亲自去了金敏那一趟。她让前台帮我打印出来,小姑娘打完顺手放了张名片进去。我当时也是脑袋卡壳,想着要拿出来结果又忘了。” 我说:这也不算坏事,现在看来反而是件好事。 万幸的是,金敏恪守职业道德,还把这事告诉了你,换个人可能就不会这么做了。 就算没理张进,也犯不着把这事告诉你。 赵姐说:“我一定会好好谢谢她的。乐子,下面该怎么办呢?” 我说:现在你浪费了一次谈判机会,可张进并不想再给你机会,他已经托人找金敏了。 就算金敏不理他,他也会找个好律师帮他谋划。 你的感情牌没了,还是被他打出的假感情牌给赢掉的。 赵姐问:“我可以再去找他,再跟他谈一次吗?” 我说:他恐怕不会愿意再跟你谈了。 赵姐说:“那我只能坐以待毙?等着他来起诉我?” 我说:起诉你倒不至于。 他以为你是为了私生子的事,一怒之下想要离婚。 但看你文件夹里掉出的律师名片,想必你已经跟律师咨询过了。 那他当然好奇,你去咨询了什么。 毕竟你是他的合法妻子,是要跟他分财产的人。 请律师吃饭,不过是一件小事。 既然金敏没理他,他多半也不会轻举妄动。 赵姐问:“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我说:那要看你怎么想。 退一步,到此为止。 往前一步,就回不了头。 我跟踪过不少情感案例,真正参与离婚谈判的却并不多。 这是律师的事,不是所谓“情感专家”有能力管的。 事到如今,我也害怕自己多事,最后反而害了你。 赵姐说:“乐子,我一直把你当朋友,而不是什么情感专家。我跟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朋友说的心里话。 婚是一定要离的。一次又
白癜风吃什么好一次的错信,更加让我确信张进不可信。我知道自己糊涂,可我也难免被迷惑啊。” 我说:如果你确定要离婚,那现在只能奔着起诉去。 在此之前集中火力谈一次。 可越往前走越不能回头,你得接受最坏的结果。 这次谈判就要动真格了,很可能真的要去起诉。 你得做好“只能分到最低限额财产”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走到半路不走了,那就是前功尽弃,且后果难料。 赵姐说:“我接受,乐子。我承认我玩不过张进,已经不指望能怎么样了,能顺利离婚我都觉得不容易了。” 我说:那你想想看,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双方都熟悉。为人靠谱一点,口才好一点,情商高一点,最好是张进比较信任的。 现在光靠你一个人不行了,你得再找个人,从第三方角度进行协调。让他去跟张进分析利弊,促使张进愿意再跟你谈判。 赵姐说:“乐子,我父母去世,哥哥老实,姐姐教书,家里没人能帮得上我。亲戚里跟张进有来往的不多,我也不敢确定人家一定愿意管。” 我说:那朋友呢? 赵姐想了想说,倒也有个人,名叫徐茂。 是张进的大学同学,曾被张进称为好兄弟。 徐茂毕业时,正好被分在赵姐父亲的老单位。张进和赵姐托父亲帮徐茂打点过,还安排他老婆李颖进了同一单位。 这个单位薪资福利好,他们一家人心怀感激。 逢年过节,徐茂和李颖都会登门拜谢。父母去世时,夫妻俩也亲自过来帮忙。 论人品,论关系,都是不错的。 但自从张进做生意以后,和徐茂的来往就越来越少。他身边常年围着一群狐朋狗友,没空跟旧友打交道。 也不知徐茂的话,他是否还愿意听。 我说:既如此,你先接触一下吧。 离婚谈判的发展,并没有计划得那么顺利,但也在意料之中。 赵姐越来越后悔,当初在张进逼离时,没果断把婚给离掉。 到最后,竟然变得这么复杂。 每当想起这些年来的经历,就忍不住叹息。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赵姐登门拜访徐茂夫妇。 李颖做了一桌子菜,徐茂跟在后面帮忙打下手。 “张进怎么又出差了?我还以为你们一起来呢。这不,我菜做多了
在家咋治白颠疯,你得放开吃才行。”李颖是个热心肠。 赵姐说:“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你忙成这样,我都过意不去了。” 徐茂说:“哪有什么菜,你听她显摆,再说都是我弄的,她就负责炒一下。” 夫妇两感情很好。 赵姐说:“这年头愿意做家务的男人可不多。” “我们家徐茂没进取心,跟张进不能比的。”李颖一边端鱼一边说:“但我呢,也就图他个会做事,照顾家庭。” 气氛很和谐,和谐得赵姐都不知该怎么开口。 一直到吃完饭,两口子把菜撤了,坐在沙发边听她诉说,赵姐才把张进的事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