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8岁小伙因过敏死亡医生提醒这1致命过
TUhjnbcbe - 2024/10/20 16:28:00

可怕的过敏

年12月18日,患者张建峰到山海交医院看病,确诊为中耳炎,应用头孢曲松钠。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患者很快出现了过敏休克,但是抢救无效,90分钟后宣布死亡。

对于亲人的离去,家属非常不理解,应用头孢为什么不做皮试,平时应用青霉素和头孢不都是要做试敏吗?

家属质疑患者如果做了试敏,是不是提前知道过敏,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医院和医生明确指出:根据《中国药典》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还有药物的说明书,这个药物根本不需要皮试。

经过上海医调委的初步调查:医院死亡的考虑,医院承担约30%的责任。

医院是否有什么过错,医调委没有任何说明。

头孢要不要做试敏

其实头孢药物应用前做试敏,医院独特的现象,国外从来没有这一规定,也没有人做过。

而我国早年也没有做头孢药物试敏一说,它开始于你那浙江原卫生厅发布的文件,因医院发生一例头孢过敏死亡事件,医院纷纷都做起来了试敏。

就是现在,90%医院还在做头孢试敏,但是从理论上已经不需要了。

那么为什么我国还要做试敏,并且同样的药物,不同厂家,甚至是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生产日期药物也要做试敏。

一个是多年的习惯,同时对国产药物没有信心。

目前国内的医疗状况,很少有人不做试敏,为的是免责。

实际上从规定上讲可以不做试敏,但也不是谁都能用的,要知道患者是不是有过敏史,是不是过敏体质。

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过敏史,是进口的头孢类药物,没有必要做试敏了。如果是国产药物还是做一下。

因为从纯度,还有工艺上,进口的还是有保障的。

案例关键点是抢救是否及时

过敏性休克分急发型和缓发型,急发型急重,抢救不及时很快就会死亡,缓发型相对较轻。

急发型:占80-90%,发生于0.5小时内;诱因多为药物注射、昆虫蛰咬、抗原吸入+突发性休克;来势凶猛,预后差。

缓发型:占10-20%,休克出现于接触过敏原0.5小时以上,可迟至2小时以上;多为服药过敏、食物或接触物过敏;相对轻,预后较好。

这个28岁的患者就是急发型,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所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

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烦躁不安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儿童可表现为疲乏、无力。

4、其它过敏反应:皮肤粘膜表现是最早出现的征兆。皮肤发红,瘙痒,广泛的寻麻疹,血管性水肿;喷嚏、水样鼻涕、声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腹痛常是本病的早期表现。

凡在接受某种抗原性物质或药物后立即发生全身反应,而又难以用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来解释,均应马上考虑本病。

由于发病迅速凶险,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处理抢救。一定要立即就医,医院,因为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晚一点就可能抢救不会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28岁小伙因过敏死亡医生提醒这1致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