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此时的苏联早已不是我们的老大哥了,而是继承沙俄大国沙文主义的霸权国家。
随着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等一系列事件爆发,导致中苏关系急转直下。
苏联当局为了尽快恢复劳动力,便明目张胆煽动我国新疆居民外逃,严重地扰乱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而此次事件被称为伊塔叛逃事件。
令人感到愤怒的是,这起事件的幕后策划者,竟然是中国的两位开国少将。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位开国少将是谁,为何要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举动呢?
而这些叛逃到苏联的人民,最终迎来了怎样的下场呢?
伊塔事件
年4月23日,在这一天毛主席跟平常一样,早早就来办公室批阅文件。
当毛主席刚要坐下时,一位秘书就拿着一封紧急电报,急匆匆的赶来。
并将紧急电报交给了毛主席,当毛主席打开一看,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只见电报上写着,少将马尔果夫,祖农太也夫带领六万新疆边境居民叛逃苏联。
这两人虽然是少将,但是十分年轻且资历一般,前者只有32岁,后者为36岁,并没有太大的功勋。
放眼望去,在新中国授勋的所有少将中,这两位显得格格不入。即便是这样,两人贵为少将,如果一直发展下去,两人前途将会是一片大好。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经得住诱惑,被苏联策反,做起了叛徒。
中国的两位开国少将,联合苏联克格勃特工策划了伊塔叛逃事件
年4月,这两位少将以深入牧区为由,进行了大量策反工作。再加上一些克格勃特工渗透到我国境内,在伊犁,阿尔泰,博尔塔拉等地,大肆宣扬鼓吹苏联的优越。
此外,苏联方面更是利用哈萨克广播电台,不间断播报对苏联的赞美。
与此同时驻新疆伊宁,乌鲁木齐的苏联领事馆,违规向当地居民派发苏侨证以及护照。苏联的种种举措可谓是用心险恶。
随着苏联不断渗透,外加在年,新中国出现三年困难时期。新疆地区的许多居民被苏联成功洗脑。
在同年4月份初,伊塔叛逃事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爆发了。
从最开始几十个居民前往苏联,到了中旬就有上千,上万人开始聚集在霍尔果斯口岸,要求前往苏联。
此时中苏关系交恶,两国之间根本没有来往的交通工具。但这些被洗脑的居民,根本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冲过关卡。
我国的边防战士见状,拿出大喇叭喊道,乡亲们,今天没有前往苏联的国际公共汽车,还请大家明天再来。
话语刚落,就听见人群中爆发一阵声音,我们有苏联的护照,我们要回到自己国家。
当成百上千的人纷纷拿出苏联违规发放的护照后,我们的边防战士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于是便询问道这是从哪里获得的,面对战士们的询问,这些居民根本不愿意回答,大喊道我们是苏联人,赶紧放我们回国。
就在事态进一步升级时,苏联边境出现几十辆汽车,使得这群叛徒变得更加激动,并朝人群中大喊道,快看苏联来接我们回家。
与此同时,苏联为了让此次叛逃计划,顺利进行。还怂恿新疆人民,对伊犁地区的党政机关,发起攻击。这也是为何在伊塔叛逃事件发生后,中央迟迟得不到消息的原因所在。
直到4月23日,毛主席在得知此次事件后。便让秘书把周总理喊来,说有要事商量。
周总理也是急匆匆赶来,询问主席发生了什么事情。毛主席便说道,新疆几个地区的居民,围攻当地党政机关,然后逃往苏联。
而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也给中央写了报告,申请要求去苏联。
之后,毛主席便望着窗外,十分沉重的说,人家都把手伸到我们军队当中,依我看想走就让他走,我们不能强留,我就不相信那边是天堂。
周总理在听完后,略加思索后说道,要不要派人去做做思想工作。毛主席便说道,我看没必要了,既然拥有了叛逃之心,怎么劝说都是白费口舌。
相信在二三十年后,所有人都应该会明白了。紧接着毛主席泰然自若的笑着说道,愿意走我们还可以进行欢送,对于想走的军官,也一并放行。
短短几分钟的对话,让我们看到毛主席宽阔的胸襟。
但后来也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中国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经过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新中国走向国富民强的道路上。
不过令人很难理解,两位开国少将,为何会被他国策反?
马尔果夫
两位开国少将叛逃苏联后,回国遭拒
这两位少将之所以被策反,很大原因是没有经得起诱惑。为了拉拢他们,苏联方面许诺给他们高官厚禄。
两人一开始是婉拒好意,但随着苏联给出的条件越来越丰厚,两人被成功策反,担起了苏联的说客。而导致六万多居民叛逃的原因,就是太相信苏联了。
我们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无偿对我国进行援助,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
所以出于对苏联的信任,我国新疆地区,在教育方面所用的是苏联模式,这就导致新疆地区的人民,缺乏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直到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位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外加当时中国迎来三年艰苦时期,全国上下的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这也让苏联找到了机会,为了补充本国的劳动力,便要求马尔果夫,祖农太也夫两位开国少将,去进行游说。
首当其冲的就是马尔果夫,他也是这场行动中,最积极的一位。他先是和牧民在一起吃吃喝喝,了解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之后便提出问题说道,大家想不想过更好的生活。
此时居民们的兴致一下被点燃了,于是马尔果夫少将趁热打铁,声称苏联这边拥有丰富食物,我们可以利用手中护照,免费去苏联吃喝。
刚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后,便迎来本地居民的质疑,这不是叛国吗?
马尔果夫也是不慌不忙的回答道,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今我们都拥有护照,一旦前往苏联,我们就成为合法公民。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根本不用再过这样的苦日子了。谁承想就凭马尔果夫的这一系列鼓吹的话语,竟然煽动了6万多居民叛逃苏联。
要知道新疆地区的人本就少的可怜,经过此次煽动,导致很多城市成为一座空城。四万多亩良田被荒废,20多万牲畜被带走。
这对当时我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但此事很快传到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立刻做出补救措施。紧急从新疆建设兵团调出2万人,对荒废良田进行代耕。
为了避免伊塔叛逃事件重新上演,维护我国边境安全。
我国对新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到几年的时间里,新疆地区就恢复正常发展,而我国也脱离了困难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相比之下,叛逃苏联境内的两位开国少将,以及6万多居民的下场可谓是十分凄惨。马尔果夫作为此次事件的功臣,起初受到苏联的高官厚禄,将其晋升为苏联中将。
当此次事件过后,毫无用处的马尔果夫,被苏联高层果断一脚踢开。而叛逃六万多的中国新疆居民,仅享受了一时的温饱。
等到全部安顿好了以后,这些叛逃人员被苏联送去各大工厂进行无休止的劳作。
正当他们进行反驳的时候,苏联军官却冷笑了一声,你们这些叛徒,还指望着苏联给你们什么优待吗?
这个时候他们虽然意识到被苏联骗了,但也无济于事。苏联方面不仅不承认他们是苏联公民,还把他们冠以偷渡者。
有一部分人侥幸逃了出来,也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直到年苏联解体,叶利钦使用的休克疗法,在一夜之间摧毁俄罗斯的经济。催生许多寡头,苏联人民生活异常艰苦,就更不用提这些叛逃人员了。
彼时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也让叛逃人员心生回归的念头。对于这些不能同甘共苦的叛逃人员来说,我国自然是拒绝的。
很多人更是聚集在中俄边境,叫嚣着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到我们的祖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边防战士,只说了一句话,就令他们哑口无言,羞愧不已。
你们早在30年前就放弃了中国国籍,已经不是中国人了,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国家。
而两位开国少将,其结局同样悲惨,马尔果夫曾提出回国申请,却遭到拒绝,晚年流亡到土耳其客死他乡。而另一位则流亡到阿拉木图最终病死。
对此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番,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