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俗称暑热,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的疾病。早期患者有头痛,眩晕,口干舌燥,出汗,疲劳等症状。病情进展后会出现肌肉痉挛疼痛或直立性晕厥,体温轻度升高,皮肤灼热,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重度中暑表现为高热,昏迷,惊厥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对于中暑,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发现中暑患者,应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减少或防止悲剧性事件发生。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使用电扇或空调降温。
2.促进散热让病人平卧,揭开衣扣,松开或者脱去衣服,按摩躯干和四肢的皮肤肌肉,加速外周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3.物理降温中暑高热患者服用解热镇痛药无效,应当用冷水或者用冰袋置于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处,或用酒精擦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处,都可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如无低血压或休克表现,可将患者身体浸入27摄氏度—30摄氏度水中15-30分钟,也可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对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23摄氏度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促进散热。
4.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清醒病人可饮用淡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对神志不清的病人,最好不要喂水,以防误吸。
5.严重者需拨打对于重度中暑的病人,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拨打,经患者迅医院门诊治疗。
6.人工复苏现场急救和转运病人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呼吸和脉搏。对h昏迷患者,将其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人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