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通讯员马晓群
有这样一群人,在万家团圆的佳节里,他们依旧坚守在自己每日奋战的岗位上。从大年除夕以来,医院妇科的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为了让病区的病人们感受过年的氛围,他们将病区装点一新;他们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守护生命、点亮生命之光。
春节在岗,坚守一线
除夕之夜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医院妇科病房里却活跃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该院妇科主任毛东伟却没有选择回家与家人团聚,她除夕当天24小时值班、初一门诊+手术、初六还有门诊。除夕当晚,医院与医护、病人们一起迎接新春佳节。今年已经是她连续三年在科室里度过的春节了。
“春节期间肯定是要有人值班坚守岗位的,我作为科室主任,更要坚守在岗位上,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在入行时就做好了准备。”她说。
除夕当天早上,她带领团队急诊抢救了一个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当天的门诊中,她接待了近20个患者。除夕的晚上,她和科室里的医护人员一起包饺子,慰问在院的患者和值班的医务人员。
“患者的病情一刻也不能耽搁”
病痛的来临往往不会挑时间。就在除夕前两天,69岁的冯女士在儿女的陪同下,忐忑地来到医院。此前,冯医院。
冯女士已经绝经19年,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近半年来,她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但未引起注意。最近几天,由于阴道流血增多,几乎像以往的月经一样,冯女士才开始紧张起来。医院建议她春节后再就诊,冯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广医院(福田)妇科门诊,门诊李磊主任接诊后立即给她行彩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有个直径约5公分的混合性回声团。
李磊十分负责,马上请示妇科主任毛东伟。毛东伟表示,患者的病情不能耽搁,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很大,需要住院治疗。
住院当天,冯女士进行了盆腔核磁等各项检查。同时,治疗团队当天就给冯女士安排了分段诊刮,并且将清出的宫颈、宫腔组织物送去检验。第二天病理结果出来时,提示宫颈组织、宫腔内容物符合子宫内膜样癌改变。根据冯女士的具体情况,安排在大年初二进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
读创新闻+
一、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绝经后的阴道流血,以及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晚期更是会出现一个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子宫内膜癌分为两类:
Ⅰ型是雌激素依赖型,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失去了孕激素的拮抗,使得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继而癌变。
Ⅱ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这类子宫内膜癌较少见。
其中,手术是首选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式,全子宫及双附件的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病理分级等情况加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二、怎么样预防子宫内膜癌?
对于日益高发的子宫内膜癌,医院妇科主任毛东伟提出如下建议:
1.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不育、绝经延迟、长期应用雌激素及他莫昔芬等,应加强自我监控和定期体检。
2.重视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妇女月经紊乱和异常的阴道流血的诊疗。
3.对林奇综合征的妇女,应做好自我监控,建议可在30-35岁后,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经阴道超声和内膜活检,甚至建议在完成生育后可预防性切除子宫和双侧附件。
4.有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的家族病史,应定期做检查。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