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磅发布bull骨盆损伤的处
TUhjnbcbe - 2020/10/24 19:55:00
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23.html
Pelvictrauma:WSESclassificationandguidelines

PublishedonlineJan8

翻译:江利冰,蒋守银

审校:赵小纲

引言

骨盆损伤是创伤救治中最为复杂的外伤之一,约占骨骼损伤的3%。骨盆骨折的患者通常较为年轻,有较高的ISS评分(ISS25-48)。因为大量失血及相关的损伤,骨盆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尤其是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对此,多学科团队处理复苏、控制出血以及尤其是受伤后h以内的骨科处理至关重要,需要“24/7”运作模式的创伤外科医师、骨科医师、放射介入医师、麻醉医师、ICU医师、泌尿外科医师等团队通力合作。

事实上,临床实践中对于骨盆损伤的处理初始决策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损伤,其次才是解决骨盆环的问题。最终,创伤的处理需要对解剖损伤及其生理效应进行评估。年以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基于证据分级的骨盆骨折处理指南(专家共识除外)。本月8日,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在其官方杂志在线发布了首个基于证据的骨盆损伤处理指南,这也是一项重大的突破。急诊医学资讯火凤凰翻译组依据WSES指南全文对其推荐意见及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并邀请浙江大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中国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处理专家共识执笔人之一赵小纲教授对翻译内容进行质量把关,现发布如下:

.受伤机制

骨盆环骨折主要的受伤机制是由于高能量撞击所致,包括高处坠落、运动、道路交通事故。0-5%的骨盆骨折患者被送到急诊室时表现为休克,这部分患者死亡率高达32%,死亡原因主要是不能控制的出血以及患者生理耗竭。

2.骨盆解剖与出血来源

骨盆环是由骨所组成的一个闭环形腔隙,内含泌尿生殖器官、直肠、血管及神经。骨盆骨折出血80%为静脉来源,20%为动脉来源。主要受到损伤的静脉包括骶前静脉和前膀胱静脉,主要受到损伤的动脉则是髂内动脉前支、前方的会阴动脉及闭孔动脉、后方的臀上动脉及髂外侧动脉。其他的出血则包括骨折来源。

3.病理生理

骨盆环平面的损伤造成骨盆环本身的不稳定,增加其内容积。这种结果尤其是“翻书样”损伤伴随软组织和血管破坏,有助于腹膜后腔隙内的血液堆积,严重时影响血流动力学。对严重创伤和出血患者的处理中,最基本的是早期评估和纠正创伤性凝血病。对于大出血患者应执行大量输血方案。

一些作者认为血流动力学正常时,患者不需要接受液体或血液治疗以维持血压,并且没有低灌注的征象。相对来说,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患者处于经液体治疗后血压维持稳定或得到改善的状态。其中,收缩压90mmHg,心率00次/分。

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定义为收缩压90mmHg,心率20次/分,并存在皮肤血管收缩的证据(湿冷、毛细血管充盈减少),患者意识水平改变和(或)呼吸急促。WSES当前则使用ATLS上述定义。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可90mmHg,或虽然收缩压90mmHg但需要给予较多的液体/输血和(或)血管加压药物支持和(或)入院时碱缺失6mmol/L和(或)休克指数和(或)最初24h内需要输入至少4-6单位浓缩红细胞。

4.WSES分类

WSES根据骨盆环损伤的解剖分类与血流动力学状况,将骨盆环损伤分为三类:

A.轻度(WSESI级)

血流动力学以及骨盆环均稳定的损伤。

WSESI级对应于Young-Burgees分类中的APCⅠ、LCⅠ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骨盆环损伤(见下图)。

图:骨盆骨折的Young-Burgees分类

B.中度(WSESII、III级)

血流动力学稳定但骨盆环不稳定的损伤。

WSESII级对应于Young-Burgees分类中的APCⅡ-Ⅲ,LCⅡ-Ⅲ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WSESIII级对应于Young-Burgees分类中的VS(垂直剪切)和CM(混合机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C.重度(WSESIV级)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损伤,不管骨盆环是否稳定。

WSESIV级对应于Young-Burgees分类中的所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

总表:WSES骨盆损伤分类及相应处理

5.诊断

.为改善预后,应尽量缩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到达急诊室后至确切止血的时间(Grade2A)。

2.血清乳酸以及碱缺失可以作为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严重程度以及监测复苏反应的敏感诊断指标(GradeB)。

3.对于血流动力学及骨盆环均不稳定的骨盆损伤,均推荐在急诊室进行骨盆平片以及E-FAST检查以发现需要早期骨盆固定、早期血管造影、快速复位及剖腹探查的损伤(GradeB)。

4.骨盆损伤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应该进一步行诊断性CT增强扫描以排除骨盆出血(GradeB)。

5.骨骼CT三维重建可减少有创操作时软组织损伤,降低外科固定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减少手术时间以及射线暴露(GradeB)。

6.如果存在会阴部血肿以及骨盆平片提示骨盆毁损,推荐行逆行尿道造影和(或)逆行尿道膀胱造影(GradeB)。

7.如果高度怀疑直肠损伤,必须行会阴检查以及直肠指检(GradeB)。

8.如果直肠指检阳性,推荐行直肠镜检查(GradeC)。

6.治疗原则

骨盆损伤正确的处理原则是:

①控制出血;

②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

③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④恢复骨盆环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⑤预防并发症;

⑥确定性骨盆稳定治疗。

7.骨盆带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作用

.在早期复苏阶段,推荐使用无创骨盆外压迫作为早期稳定骨盆及减少骨盆出血的策略(GradeA)。

2.对于控制骨盆出血,骨盆带较布单包裹更有效(GradeC)。

3.只要生理情况容许,应尽早移除无创骨盆外压迫装置;如果有指征,应该更换为骨盆支架外固定或者更彻底的骨盆内固定手术治疗(GradeB)。

4.对于孕妇以及老年人,使用骨盆带进行固定应更加谨慎(Grade2A)。

5.使用骨盆带的患者,尽可能早的将患者移离脊柱固定板,以减少皮肤压疮(GradeA)。

8.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REBOA)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作用

.在严重大出血对复苏无反应的极端情况下,采取复苏性开胸以钳闭主动脉是一种临时控制出血的紧急措施(GradeA)。

2.REBOA是一种有效替代主动脉钳闭的革新技术(Grade2B)。

3.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可疑为骨盆出血的患者(收缩压90mmHg或者对直接输注血制品无反应),应考虑在III区实施REBOA,以桥接后续的确定性治疗(Grade2B)。

4.严重创伤可疑为骨盆损伤的患者,经股动脉导入器建立的动脉通路可作为最终实施REBOA的第一步(Grade2C)。

5.在考虑减少阻断时间和缺血性损伤时,可使用部分REBOA和(或)间断REBOA(Grade2C)。

9.腹膜外骨盆填塞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作用

.对于骨盆骨折相关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都应考虑进行腹膜外填塞,尤其是医院(GradeC)。

2.对于骨盆环毁损出血导致的低血压患者,直接腹膜外填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早期止血策略(GradeB)。

3.应将腹膜外骨盆填塞与其他骨盆稳定策略结合起来使用,以期最大化控制出血(Grade2A)。

4.对于骨盆骨折相关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在行血管造影栓塞后仍持续出血时,都应考虑进行腹膜外填塞(Grade2A)。

5.对于需要行C形钳骨盆外固定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腹膜外填塞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出血策略(Grade2A)。

0.骨盆外固定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作用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环毁损的患者,骨盆外固定起着临时稳固骨盆环的作用,是早期辅助控制其出血的策略(GradeA)。

2.骨盆外固定是腹膜外填塞的一项必要辅助措施,以便为实现有效填塞提供一个稳定的反向压力(Grade2A)。

3.骨盆前环支架外固定可以为APCⅡ/Ⅲ级以及LCⅡ/Ⅲ级损伤提供临时稳定。垂直剪切损伤伴骶髂关节毁损可以通过C形钳固定后环从而控制出血(Grade2A)。

4.对于粉碎性骶骨骨折、髂骨翼骨折以及LC类型的骨盆环毁损者,禁忌使用骨盆C形钳固定(Grade2B)。

.血管造影/栓塞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作用

.血管栓塞对于动脉来源的腹膜后骨盆出血来说是一项有效的控制出血的策略(GradeA)。

2.CT扫描发现动脉造影剂在骨盆处出现外溢,以及出现骨盆血肿,是进行血管栓塞最重要的预测指征(GradeC)。

3.在实施骨盆固定、进行了积极的止血复苏以及排除骨盆以外的出血来源后,患者仍然持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存在持续出血的证据时,应该考虑进行血管造影/栓塞(Grade2A)。

4.无论血流动力学情况如何,如果CT扫描发现造影剂在骨盆处外渗,实施血管造影/栓塞可使患者获益(Grade2A)。

5.排除骨盆以外的出血来源后,骨盆骨折患者虽已行血管造影/栓塞,但是仍存在持续出血的征象,应该考虑再次行骨盆血管造影/栓塞(Grade2B)。

6.老年骨盆骨折患者,无论血流动力学状态如何均应该考虑动脉造影/栓塞(Grade2C)。

2.骨盆环损伤实施确定性手术固定的指征

.骨盆后环的不稳定是需要进行解剖复位和进行稳定的内固定手术的指征。典型的需要手术干预的损伤类型包括旋转不稳定(APC-II,LC-II)和(或)垂直不稳定(APC-III,LC-III,VS,CM)的骨盆环毁损(Grade2A)。

2.一些侧方受压型伴旋转不稳定(LC-II,L-III)的骨折患者,可以从联合使用临时骨盆外固定和骨盆后环固定中受益(Grade2A)。

3.耻骨联合钢板固定是骨盆前环固定“翻书样”骨折(耻骨联合分离2.5cm)的代表性方法(APC-II,APC-III)[GradeA]。

4.骨盆后环固定技术目前还存在争议,具体决策主要取决于主刀医师。脊柱骨盆固定可以使垂直不稳定的骶骨骨折的患者即刻获得承重(Grade2C)。

5.对于血流动力学与骨盆环均稳定、没有其他需要紧急处理的损伤以及CT提示阴性,则可以直接进行确定性固定手术(Grade2B)。

3.进行确定性骨盆内固定的最佳时间窗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极端状态)在进行确定性骨盆骨折固定之前应复苏成功(GradeB)。

2.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临界状态”的患者可以安全地在伤后24h内进行早期确定性骨盆骨折固定手术(Grade2A)。

3.对于生理功能严重紊乱的多发伤患者,应该推迟进行确定性骨盆骨折固定手术,至少应推迟至受伤4天以后(Grade2A)。

图:骨盆损伤处理流程

经典回顾: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处理专家共识

2.西部创伤学会关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重要决定——年更新

获取本文指南英文原文请在留言处撰写邮箱地址。

编辑:杰瑞

火凤凰翻译组『FirePhoenixTranslationGroup,FPTG』成立于年0月,致力于翻译整理国际最新发表的急危重症文章,这里能领略近周内所有数据库更新的关键文章,学到新知。目前会员已经将近50人,欢迎想锻炼和有志持续翻译提高自我的同道加入。

FPTG翻译组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发布bull骨盆损伤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