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休克是机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强烈侵袭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使全身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不良,引起组织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欲必须给予及时抢救。
一、休克分型(病因分型)
1.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障碍,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能满足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而出现的休克,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
2.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又称为脓*性休克,它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素侵入机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且持续发展为循环功能衰竭。
3.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因失血或体液大量丢失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减少,最终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而出现休克。常见于创伤、出血、烧伤、剧烈呕吐或腹泻等,急性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30%即可引起休克。
4.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是因过敏源进入机体后引发变态反应,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回心血量减少,血液供应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5.神经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是由于血管神经调节障碍,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周围阻力降低,有效血容量骤减所致的休克。常见于精神突然受到刺激、剧烈疼痛、高位脊髓损伤或麻醉时。
二、急症特点
虽然导致休克的病因不尽相同,但可以表现出以下类似的临床症状:
1.自感头昏不适或精神紧张、过度换气。严重者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神志淡漠,嗜睡甚至昏迷。
2.血压降低,成人收缩压低于90mmHg。
3.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及肢端发绀,四肢湿冷,有时伴有大汗。
4.脉搏细速或未扪及。
5.尿量减少或无尿。
三、应急救护原则
1.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可盖上衣物或毛毯等保暖,维持体温。
2.对于无脊柱损伤证据的休克患者,可将双腿抬高超过心脏水平。
3.去除可能原因,如有外伤出血的患者应压迫止血,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心肺复苏。
4.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注意尿量情况。
5.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对于呕吐或昏迷的患者尤为重要。
6.有条件予以吸氧。
7.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地点及患者情况。医院近,可在现医院救治。
四、注意事项
1.休克是一种复杂的紧急情况,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需要高度重视。关键要做到尽早诊断、及时处理。
2.休克的早期,患者的血压可以正常或轻度升高,但有心率加快及休克的病因等。
3.患者平时高血压,如其收缩压下降超过平时基础血压的30%以上,尽管血压值属正常范围,仍然要考虑休克。
普及靠谱的急救知识,
培训靠谱的急救技术。
晋城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