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评定
本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有疑问和意见可直接联系小编,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批评。
我们一起探讨吧!
1、脊柱由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5块骶椎合成)和尾骨(4块尾骨合成)组成。
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共有31个节段,包括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尾节一个。其对应关系如下:
C1--C4:与同序数的椎体相对
C5--T4:与上一个椎体相对应
T5--T8:与上两个椎体相对应
T9--T12:与上三个椎体相对应
L1--L5:与T11和T12椎体相对应
S1--S4:与LI椎体相对
脊髓损伤的特点
1.C1--2:死亡;
2.C3以下:四肢瘫,呼吸障碍
3.胸腰髓:截瘫;
4.马尾神经:下肢部分运动、感觉障碍。
神经平面的评定
神经平面是指身体双侧感觉和肌肉抗重力功能均正常的最低脊髓节段。
1.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T2--L1节段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
2.运动损伤平面和感觉损伤平面是通过检查关键肌的徒手肌力和关键感觉点的痛觉
(1)确定运动损伤平面时,该平面关键肌的肌力必须≥3,该平面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必须正常。
C5肘屈肌群(肱二头肌、肱肌)
C6腕伸肌群(桡侧伸腕长短肌)
C7肘伸肌群(肱三头肌)
C8指屈肌群(中指屈肌)
T1指外展肌群(小指展肌)
L1髋屈肌群(髂腰肌)
L2膝伸肌群(股四头肌)
L3踝背伸肌群(胫前肌)
L4趾长伸肌群(足母长伸肌)
L5踝背伸肌群(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2)感觉的检查:每个关键点测针刺觉和轻触觉,按三个等级评分:0=感觉缺失;1=障碍(部分障碍和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正常;NT=无法检查。
C2枕骨粗隆外侧至少1cm
C3锁骨上窝且在锁骨中线上
C4肩关节顶部
C5肘前窝外侧横纹
C6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T1肘前窝内侧横纹
T2腋窝顶部
T3锁骨中线第三肋间
T4锁骨中线第四肋间,乳线
T5锁骨中线第五肋间,T4--T6的中点
T6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剑突
T7锁骨中线第七肋间,T6--T8的中点
T8锁骨中线第八肋间,T6--T10的中点
T9锁骨中线第九肋间,T8--T10的中点
T10锁骨中线第十肋间,脐
T11锁骨中线第十一肋间,T10--T12中点
T12腹股沟韧带中点
L1T12与L2中点
L2腹股沟韧带中点和姑姑內髁连线中点处
L3股骨內髁处
L4内踝
L5足背第三跖趾关节处
S1足跟外侧
S2腘窝中点
S3坐骨结节
S4-5肛门1cm范围内
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SIA分级
A完全性损伤=骶段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
B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
D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或以上
E不完全性损伤=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脊髓休克的评定
(1)球海绵体反射--反射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的再出现表示脊髓休克结束(极少数正常人不出现该反射,脊髓圆锥损伤时也不出现该反射);(2)损伤水平以下出现任何感觉运动或肌肉张力升高或痉挛提示脊髓休克的结束。
检查方法:用戴手套示指插入肛门,另一手刺激龟头,阳性时手指可以感觉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
1.肌张力的评定--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
2.呼吸功能的评定--呼吸模式,最长呼气时间、呼吸频率;
3.肌力的评定--徒手肌力评定;
4.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SCIM量表评定;
6.心理功能评定--震惊期、否认期、抑郁焦虑期、对抗独立期、适应期;
7.疼痛的评定--VAS;
8.平衡功能的评定--三级平衡;
9.步行能力的评定--Holden步行能力分级。
长
按
解
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