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感冒、流感高发季,很多人认为,对付小小感冒,吃几种药就能好!但有人却因为吃错药丢了性命!到底怎么回事?
广东江门的一名18岁女孩同吃两种感冒药后离奇死亡,据报道,女孩服用的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会致人茶碱中*。
科普提醒
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扑热息痛(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同时吃退烧药和止痛药,造成扑热息痛摄入过量,会造成急性肝损伤,严重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事实上,除了不同感冒药混着吃有风险外,以下常见药品、物品两两作用,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威胁人体健康!
科普提醒
同时使用两种清洁液,女子中*身亡——家住丰台的王女士在打扫卫生间时同时使用了洁厕灵和84消*液,而后突然晕倒,因抢救无效最终撒手人寰。
84消*液和洁厕剂混合反应后产生氯气,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对上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使组织受到强烈氧化,粘膜发生炎性肿胀,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致死。
科普提醒
服用藿香正气水和头孢,老人不幸身亡——宁波60岁王大伯中暑后,喝了两支藿香正气水,又服下两粒头孢。结果,面色潮红血压下降,医院抢救。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在体内消化产生乙醇,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醇在体内的代谢,造成乙醇蓄积,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呼吸暂停甚至死亡。
科普提醒
吃完降压药和柚子,老人血压骤降——湖北一个老人为了降压,吃了2片降压药,之后又吃了小半个柚子。半个小时后就感觉头晕得厉害,心跳也很快,医院的半路上晕了过去。
柚子当中的西柚(葡萄柚)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能促使药物迅速进入血液,等于加大药量,如与降压药同服,会使药效增加几倍到几十倍,引起头晕恶心,比较危险。建议在服药前72小时和服药后6小时内避免或谨慎食用西柚。
科普提醒
喷完驱蚊液又抹防晒霜,女子过敏晕厥——台湾的王女士因喷完驱蚊液后涂抹防晒霜,大腿和手背出现过敏红肿现象,还发生了昏厥。
驱蚊液中的主要成分为避蚊胺和酒精,而防晒霜中含有二苯甲酮,大量的避蚊胺、酒精和二苯甲酮混合,在高温下被皮肤加速吸收,在过敏体质人群中易引起过敏。
除此之外
以下情况也应尽量避免
1、感冒药如泰诺、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遇到蜂蜜会形成一种复合物,减弱退烧作用。同理,凡是含蜂蜜的中成药,如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等都不宜和上述感冒药同服。
2、维生素C属酸性物质,而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及其代谢产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磺胺结晶盐,而形成泌尿系统结石,导致肾脏损害。
3.碘酒中含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形成碘化汞,会沉着在皮肤表面,汞本身就具有*性,对身体有害。
除了头孢
服这7类药物饮酒也致死
都说“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但经常有人不当回事。
上个月一同事感冒吃药后参加了一个饭局,喝了点酒,结果当晚半夜就感到身体极度不适,胸闷气短。被医院抢救了一个晚上,终于从死神怀里把他拉了回来。说起此事,这个同事便后怕不已,自此以后彻底戒酒了。
严格意义上讲,只要是吃了药,就不再适宜饮酒了。不管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只要吃了药,在停药的一到两天内也是不适宜喝酒的。
其中有几大类药物对酒精的反应特别致命的,服用了这几类药物再饮酒的话,就会引发一系列医学上称为双硫仑反应的极度不适,进而危及生命。
什么是双硫仑反应?吃药后喝酒引起的反应称之为双硫仑反应。双硫仑本身是是一种戒酒药物,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
第一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痢特灵、氯霉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
头孢类+酒=*药
在吃过头孢类的药物,或是打了头孢类的消炎针之后,再喝酒,就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它又称为戒酒硫样反应,主要是因为口服头孢类药物后食用酒精,导致体内乙醛积蓄产生的中*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