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恐合作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曾向红、李孝天,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本文来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合作迄今已取得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下,明确成员国参与上合以反恐为重心的安全合作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整体把握上合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在假设国家的行为动机只包含后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的前提下,比较分析不同成员国反恐遵循不同逻辑的权重,有助于我们对各国的行为动机进行整体判断。不同成员国在反恐过程中遵循适当性逻辑的情况明显不同,中国较高,俄罗斯次之,中亚成员国最低。与之相应,上合成员国在反恐过程中遵循后果性逻辑的状况为:中亚成员国权重较高,俄罗斯次之,中国最低。实际上,上合的整个安全合作领域情形都大体一致,换言之,成员国主要基于后果性逻辑参与上合的安全合作,合作程度仍然较低。当前,在秉承“上海精神”的前提下,上合应“放低身段”并“改变行为”,满足成员国在涉恐等安全事务上的合理利益需求,促使它们更多地由适当性逻辑而非后果性逻辑主导反恐等行为。以安全合作为基础和主导方向,与以“发展对接”为共识的经济合作并行,并以人文合作为纽带,应该成为上合今后的主要发展模式。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上海精神;行为动机;后果性逻辑;适当性逻辑;
年6月15日,“上海五国”协同乌兹别克斯坦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六国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维护地区安全作为上合的主要任务。此后,在安全合作的基础上,上合逐渐将合作领域扩展至*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目前,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已成为上合的两大支柱,并形成了安全合作优先、经济合作并行的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上合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都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在安全领域尤为显著。以反恐实践为例,为应对恐怖主义给地区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上合不断加强自身反恐合作建设,如召开关于反恐的官方或学术会议、成立地区反恐怖机构、发布涉及反恐的宣言和法律文件以及定期举行反恐*事演习等。目前,以反恐(或打击“三股势力”)为代表的安全合作业已成为上合的标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上合的反恐合作,讨论上合在安全领域合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上合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策启发。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安全合作都是上合的关键议题。通过“上海五国”框架内的合作,成员国在划界、边界裁*及加强*事互信等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为上合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后,打击“三股势力”及贩卖*品、武器和人口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上海五国”议程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随着上合的成立,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自然成为上合的核心议程,也是该组织最重要的合作方向。虽然在后来的发展中,上合在经济与人文领域的合作相继发力,但安全合作始终是上合发展的基础,其中,反恐又是上合安全合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以“伊斯兰国”的肆虐为典型现象,恐怖主义对全球和地区安全所构成的威胁有增无减。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在赋予上合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将中印边界问题、印巴冲突及印巴两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等安全问题纳入上合框架,对上合的安全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相比之下,上合的经济合作曾一度遭遇瓶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与“一带一路”的发展对接,将是上合经济合作的新方向。然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非常严峻的恐怖主义风险,这意味着,未来上合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