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天学一味中药,艾叶
TUhjnbcbe - 2020/11/12 21:00: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01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艾的叶。

02别名

蕲艾、祁艾、大艾叶、艾蒿、五月艾。

03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2米。茎直立,密被茸毛,上部分枝。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深绿色,有腺点和蛛丝状毛,下面被灰白色茸毛;茎顶部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长约3毫米,直径2~3毫米,排成复总状;总苞卵形,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丝状毛;小花筒状,带红色,雌花长约1毫米,两性花长约2毫米,瘦果椭圆形,长约0.8毫米,无毛。花期7~10月。

04产地分布

艾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05采收加工

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06药材性状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07性味归经

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脾经、肾经。

08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温经止血药。

09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供炙治或熏洗用。主要用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近年对其药理作用有不少研究,如水浸剂对致病金*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增进食欲等作用。艾叶油有镇咳、祛痰、平喘、抑菌、镇静、抗休克等作用。

10药理研究

具有抗菌作用;能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性休克;抑制心肌收缩,抗血凝和高强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尚具有利胆、兴奋子宫作用。

11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0.2%~0.33%,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α-香树脂、β-香树脂、无羁萜、柑橘素、槲皮素与4个桉烷衍生物。另含2-甲基丁醇、艾醇、龙脑、顺式香苇醇、优葛缕酮、α-侧柏烯、甲基丁香油酚、魁蒿内酯等成分。

12使用禁忌

阴虚血热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13配伍药方

1、治产后泻血不止:干艾叶15克(炙熟),老生姜15克;浓煎汤。一服便止。(《食疗本草》)

2、治妊娠卒胎动不安,或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3、治妊娠心气痛:艾叶、茴香、川楝子(俱炒)等分。醋煎服。(《卫生易简方》)

4、治转筋吐泻:艾叶、木瓜各15克,盐6克。水盅半,煎一盅,待冷饮。(《卫生易简方》)

5、治癣:醋煎艾叶涂之。(《千金要方》)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道医问诊咨询,添加

⊙投稿合作: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学一味中药,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