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家不传之密创伤现场急救四大神功秘籍
TUhjnbcbe - 2020/11/30 11:27:00
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5967.html

主讲汪*副主任医师

创伤出血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不论是刀割碰伤,还是车祸碰撞,都需要尽快处理。然而,传统伤科父传子子传孙法不外传,导致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未能被大多数人熟知。

本院自昨日推出创伤急救培训简讯后,很多朋友致电要求我系统介绍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以便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救死扶伤是医者的职责,鉴于此,我将《创伤现场急救四大神功秘籍》应邀一一公布,以期造福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秘籍一:《止血神功》

“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

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症状;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

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

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

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

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

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如怀疑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医院诊治。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

操作方法分为三步:

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

2.用消*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5—10分钟;

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

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

指压动脉法适用于手部、足部等四肢组织,但此法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所以只能短时间使用,不宜超过10分钟。

常用方法包括:

上肢出血时,一手握住伤者前臂抬高,另一手放在上臂中部,用力按压肌肉块下缘,感觉到血管跳动后,拇指和四指捏紧;

手指出血时,让伤者将手高举过胸,捏紧手指根部两侧;

下肢出血时,立即给伤者脱去或剪开裤子,屈起伤者大腿使肌肉放松,在大腿根部中点稍下方找到血管搏动处,用力下压。

此外,足部出血可按压足背动脉,小腿出血可按压膝盖后方血管搏动处。

止血带止血法:

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注意事项:

1、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

2、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3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4、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秘籍二:《包扎神功》

包扎的主要目的在于压迫止血,保护伤口。

常用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布块或衣物代替。无论使用什么材料进行包扎,必须注意松紧度。

受伤肢体会不断肿胀,因此,每隔10分钟就应检查循环情况。血液循环不好时,局部皮肤会发白或发紫,并伴有局部刺痛或麻痹。

自制绷带时可将布料撕成长条,包扎上肢时,绷带宽度以5厘米为宜,包扎下肢最好为7.5厘米。

包扎伤口的常用方法是螺旋形包扎法和人字形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最为简单,加压止血后,从放置敷料下方,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缠绕,每一圈应遮盖前一圈2/3,直至敷料被完全遮盖。此法适用于前臂、上臂、小腿等地方的伤口止血包扎。

人字形包扎法更适用于肘部、膝部、足跟部等关节处伤口的止血包扎。加压止血后,将肘部、膝关节做90度弯曲,绷带放在肘部、膝关节中央,先绕一圈固定敷料,再由内向外做人字形缠绕,每一圈遮盖前一圈的2/3,缠完3个“人”字后,最后缠绕一圈做固定。

注意事项:

(1)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

(2)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

(3)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4)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等。

三角巾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止血包扎的物品,固定骨折、抬高伤肢。自制三角巾时可将一块边长为1米左右的正方形纯棉布料对角剪开,成为两块三角巾。紧急情况下,可用围巾、皮带等长条状物品临时替代。

三角巾的常用方法是“大手挂”,步骤如下:

1.支起受伤前臂,手及手腕高于肘部,成80度角;

2.将三角巾全幅张开置于前臂和胸部之间,带尖伸展至肘部;

3.将上面的带尾从未受伤的肩部绕过颈后,将下面的带尾向上覆盖手和前臂,在锁骨上凹处打结。为减少摩擦,最好在打结处垫上软垫、毛巾等。

秘籍三:《固定神功》

骨折是在意外事故中相当常见的外伤,一般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两种。

发生闭合性骨折时,骨折部位外皮完好,受伤部位可能出现大面积淤伤和肿胀;

出现皮肤因骨折而破裂、伤口深入骨骼处或骨骼外露时,则是开放性骨折。

处理骨折的原则是固定并防止错位。

人体不同部位的骨折具有不同体征,辨别体征,确定骨折部位,判断骨折类型后再急救十分重要。

四肢骨折最为常见,处理方法是:

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活动;

如上肢受伤,应用绷带把伤肢固定于躯干;

下肢受伤,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也可用绷带、夹板包扎固定;包扎后需要立刻检查伤肢末端的感觉、活动能力和血液循环。

对于开放性骨折时,尽量别用水冲洗伤口,也不要上药;已裸露在外的骨折断端不要试图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纱布,适度包扎,等急救人员到场后处理。

如果患者受伤后昏迷,应怀疑颅骨骨折,伤者除了伴有呕吐、抽搐外,还可能并发耳鼻处流血或血性液体(脑脊液)。颅骨骨折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头部稳定,可将头部稍微垫高,让伤者安静平躺。如果伤者一侧耳朵有液体流出,应把头侧向那一方,切勿塞住耳孔。

颈椎骨折往往伴有颈椎错位,颈椎骨折者颈部疼痛,头部及四肢不能活动,张口困难。检查时,不可让伤者翻身,不能左右旋转头部,不要扶起伤者饮水或喂食,否则可能压迫脊髓。急救时应用颈托固定颈部,也可就地取材,将衣物等揉成两个团,填塞在伤者头颈两侧,使头颈部不能随便转动。特别注意的是,颈椎骨折处理不慎会有致命危险,如非不得已,千万别搬移伤者,要等医生前来施救。

肋骨骨折可能是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单根骨折时症状较轻,伤者仅感觉胸痛,随呼吸而加重;多根骨折时,呼吸困难,常见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胸部反而塌陷。此时,伤者应缓慢、轻轻呼吸,减少呼吸时的胸部运动,以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

(1)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

(2)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

(3)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

(4)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

(5)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6)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

(7)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秘籍四:《搬运神功》

搬运是创伤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在于带伤员脱离危险地带,减少痛苦和二次伤害。

特别提醒的是,要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情况不明时,切忌轻举妄动。

注意事项:

1.先急救,后搬动;

2.尽可能不摇动伤员身体;

3.随时观察呼吸、体温、出血、面色变化等情况,注意给患者保暖;

4.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善时,切忌随意搬动;

5.运送伤者最好乘坐救护车,途中必须保持平稳,不能颠簸。

紧急情况下常用徒手搬运法。

单人搬运适用于伤势较轻的伤员,背、抱或扶持;

双人搬运,一人搬托双下肢,一人搬托腰部;

三人搬运适用于疑有肋骨、腰椎骨折的伤者,一人托肩胛,一人托腰和臀,一人托两下肢,三人同时把伤员轻轻抬放到硬板担架上;

多人搬运适宜颈椎、脊椎受伤患者,搬运原则是使伤者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头颈不能弯曲,伤者如躺在地上,应有专人跪在伤者头前,双手扶住伤者下颌,缓慢直线牵引,保持头颈部处于中立位。

担架搬运适用于伤势较重,不宜徒手搬运,且需转运距离较远的伤者。

至此,创伤现场急救四大神功公布完毕,请朋友们踊跃点赞并于留言区留言指点!

免责声明:原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家不传之密创伤现场急救四大神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