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典型病例头孢曲松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TUhjnbcbe - 2020/12/5 16:56:00

患者因冠脉综合症入院治疗,入院后因胆囊炎急性发作,经肝胆外科会诊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患者头孢曲松皮试阴性后,给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用药约1/3时患者感胸闷、憋气伴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头孢曲松输注,更换生理盐水维持,约半小时后患者胸闷、憋气症状缓解,血压逐渐回升,生命体征稳定。更换抗感染药物继续治疗过程中未再出现上述不适。

相关性评价:很可能。

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sodium)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因其半衰期长,一天一次给药,广泛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查询近3年数据,共检索到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例,其中不良反应名称包含“发热”为例,占报告总数的1.73%;不良反应名称为“过敏性休克”的为60例,占报告总数0.89%。

该药说明书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约3.45%(如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疸、味觉障碍、消化不良等);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如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肝肾功能异常为5%、1.4%;皮肤反应约1%(如皮疹、过敏性皮炎、瘙痒、荨麻疹等)。发热及过敏性休克为该药物罕见的不良反应。

检索文献,其中头孢曲松钠引起药物热个案报道7例,回顾性分析2篇。头孢曲松钠引起过敏性休克个案报道、文献综述多篇。

目前存在风险

1、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与感染疾病本身发热不宜鉴别。

文献报道,药物热发生率有升高趋势[2],其中以青霉素类致药物热比例最高(48.48%),其次为头孢菌素类(30.47%)[3]。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的药物热发生率高,但目前临床上还未给予较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典型病例头孢曲松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