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百花开,被蜜蜂蜇伤的患者越来越多了起来,如何处理蜂蜇伤造成的急性过敏反应,答案在这里——
案例
某医院急诊科,17:36,急诊室突然跑进来一个急诊病人。
患者,女,36岁,蜂蜇伤,急性面容,诉“被蜂蜇伤后胸闷、腹痛20分钟余”,无发热及疫区接触史,查体患者体温正常,腹部有皮疹。立即给予扑尔敏针10mgimst!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iv,st!静脉输入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急诊监护。约2小时后,患者症状渐缓解后自行离院。
临时医嘱单
点评
时值阳春三月,正值春暖花开时节,外界环境中盛开的花朵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蜜蜂等虫媒昆虫也越来越活跃,外出赏花不幸被蜜蜂蜇伤,这,才只不过是一个开端,以后,随着百花次第开放,门急诊遇到被蜂蜇伤出现过敏的患者,将会更多。
遇到蜂蜇伤的急诊病人,临床如何应对?是门诊、急诊医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遇到蜂蜇伤的急诊病人,如何应对?
1.局部处理
接诊被蜂蜇伤的患者,如果孩子未进行局部处理,值班医护人员要首先检查患处有无*针在皮内,可用镊子或止血钳夹出*刺。局部可用肥皂水清洗,或用苏打水冷湿敷。
2.对症处理
患者出现上述患者那样的全身反应,如胸闷、气喘、腹痛和明显的皮肤红肿,其他部位荨麻疹时,应立即应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如扑尔敏、地塞米松等药物对症用药。若患者出现心悸、虚脱、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表现,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
3.严密观察
在对症治疗期间,值班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四肢末梢等临床观察指标,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和救治。有条件者,应用监护仪,严密监护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各项生命体征。病人未脱离危险期间,不宜搬动。
4.心理疏导
蜂蜇伤患者由于局部疼痛和不断出现或加重的全身症状,常常导致患者/家属精神紧张,焦虑情绪滋长。因此,在患者治疗和观察期间,值班医护人员应严密做好监护的同时,还要勤巡视,多跑腿,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其提供热水、保暖等医学人文关怀措施,满足其合理需求,密切医患关系,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护措施,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蜂蜇伤出现过敏性休克者,如何急救?
蜂蜇伤过敏造成的过敏性休克抢救,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一样。
救治对策
发现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后,医护人员应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待其症状有所缓解后,妥善安置。具体救助措施如下:
①休克卧位立即给予患者中凹卧位,即头部抬高15°,下肢抬高20°-30°,此卧位有利于保障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和回心血量。休克患者四肢厥冷,医护人员还要注意为其保暖。
②氧气吸入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临床抢救措施。
③应用首选药物——肾上腺素按医嘱立即肌注0.1%肾上腺素,剂量为0.5-1.0mL,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病人脱离危险。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强血管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一定要监测血压,在血压下降,低于正常时应用,否则,肾上腺素强烈的升压作用,可导致患者血压迅速上升!这一点,笔者有几次临床体会,亲眼见证了两例因救治过敏,导致患者出现血压飙升,直呼头痛、难受的病例。
④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时,应立即应用呼吸囊辅助进行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急性喉头水肿影响患者呼吸时,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患者会出现强烈的、一种近乎窒息的频死感,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进行气管切开。
⑤及时正确给药及时跟进激素、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和抗组织胺类等药物的应用。做好抢救记录,实施正确、精准给药,确保患者安全。
⑥心脏骤停的处理立即CPR,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同时实施人工呼吸。
⑦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时跟进安慰、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家属的紧张、恐惧。
抢救流程
通常情况下,各级医疗机构的急诊抢救室墙上,都挂有这样的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图,这是需要留出一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并能快速实施的急救措施。
总之,蜂蜇伤易造成患者出现急性全身过敏反应,这属于门急诊常见的急症,医护人员要急病人之所急,立即反应,做出正确的应对处理,解患者于危急,严防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若出现,则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直至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
来源:基层卫生健康
责编:孙雪娇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