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弹指间
晚上19:00,正是华灯初上时分,骨科的医院大门,找了个就近的餐厅准备吃点晚饭,这时“闫主任,8床输血浆过敏,人快不行了!”闫主任立马起身,医院。患者因输注血浆出现头皮瘙痒、面部发热感,家属找到值班医生赵吴敌,赵医生听了症状描述后,立刻停掉患者正在输入的血浆,予以抗过敏治疗,同时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等。随后,患者症状越来越重,出现了紫绀、大汗淋漓、意识模糊、支气管痉挛、张口呼吸等反应。
急救措施连环上
“患者血氧饱和度降至40%(正常人为99%~%),血压70/40mmHg,立即予以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闫主任当机立断,给出急救方案;胡杨医生电话通知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张敏护士接上氧气袋后准备电梯,患者被送达重症监护病房;麻醉师已在ICU做好临战准备。此时患者危在旦夕,已出现喉头水肿、严重的支气管痉挛、血氧饱和度降至了15%。
麻醉师王翔迅速、专业,一次插管成功,孙凯医生迅速安接呼吸机,护士已经开通输液通道。护士长总值班范艳艳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王丽娟、骨科护士长费学娥也迅速赶到现场协助救护。
多科协作通宵战
ICU付国俊主任给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采取升压、扩容等救治措施。患者的面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也趋于正常。
医教科王兆生科长连夜组织我院检验科马建国副院长,血液科杨旭东主任,肾脏科高燕、佘海洋主任,心内科徐浩勇医生,ICU付国俊主任、胡艳红护士长,骨科闫*主任等,成立了临时抢救小组,进行病情分析和讨论,制订了完善的抢救措施。
随即进行亚低温治疗,采取保护脑组织、心肌组织、肾脏等一系列举措。
午夜零时,令人欣喜的消息终于传来,患者恢复了意识。
大家终于松了口气,但仍不敢大意,因为约25%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存在双相发作,即在初期成功救治后8小时可再发危及生命的过敏症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方能力挽狂澜。
第二天下午,经过头颅CT、胸部CT检查,患者没有因为缺氧导致脑水肿、肺水肿等,顺利拔除支气管插管、停掉呼吸机。
第三天,患者的升压药全部停掉,生命体征平稳,除仍有中度贫血外,所有检查指标均已正常,于是,患者被转回骨科病房。
目前,患者状况良好,等待后续的骨折手术治疗。
小编团队
校阅沈一祥编辑葛玲玲排版邱晨供稿骨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