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路径研究
TUhjnbcbe - 2020/12/22 16:26:00
1面对疫情引发的股市和金融危机,美股道琼斯指数从接近3万点的高位到跌破2万点,在3月9日到3月19日10天的时间里熔断四次,为了避免金融危机传导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出现类似于年大萧条重现,美联储连出大招。3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1个百分点到0%至0.25%之间,同时启动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为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此举意味着重启“零利率+量化宽松”这一非常规货币*策工具组合,是美联储自年金融危机后再次回到零利率时代。3月19日,美国与与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瑞典等央行签订规模分别为亿美元,与丹麦,挪威,新西兰央行签署规模为亿美元、期限至少为6个月(到年9月19日)的货币互换协议,避免市面上出现美元荒。国内的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美联储反应过激,一步把利率降到零,开启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是“把子弹打光了”,下一步再无牌可打云云。然而3月23日,美联储更进一步推出无限QE,称从3月23日起每天都将购买亿美元国债和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日和定期回购利率报价将重设为0%。为确保市场运行和货币*策传导,将不限量按需买入美债和MBS(证券化的抵押支持债券),除了不直接购买股票外,美联储购买市场上的一切信用产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3月31日,美联储推出了临时回购便利工具(FIMA回购工具),该工具可以为日本、沙特等持有美国国债的央行提供流动性,各国可以不必抛售美国国债,以美国国债作为抵押即可获得美元,避免各国因为美元荒大幅度抛售美国国债造成市场动荡。可以看出,美联储是吸取了历次金融危机,特别是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救助市场时行动缓慢采取了“添油”战术,直到雷曼兄弟倒闭后才开始大规模救市。在年金融危机时期,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的设立和货币市场基金的纾困行动都是等到雷曼兄弟破产之后才实施的,这些基金购买了大量的商业票据,而一旦商业票据的流动性出现问题,货币市场基金也面临赎回和挤兑风险;而第一次量化宽松(QE1),则要等到年11月25日,导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将市场稳定下来。这次美联储在危机爆发之初就采取了迅速的行动,用无限QE恢复了市场信心,避免了因为恐慌导致美元荒进而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股市超跌、大量银行破产,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从救市后果来看,美联储果断出手,采取无限QE提供流动性和之后3月27日美国国会通过的2万亿救治刺激经济计划——包括给低收入居民发放现金、失业救济金和受疫情影响企业获得贷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市场信心得以恢复,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从18点低位反弹至20点之上,涨幅超过20%,从技术层面上看,已经走出熊市。网络上一些经济评论员还是一如既往地抨击美联储的救市措施,说无限QE就是大印钞,消耗美元信用,用印刷的纸张换取实实在在的产品,薅世界各国的羊毛等等。在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东南亚各国泡沫破裂,美元回流、美元指数大涨,美联储没有采取行动缓解美元荒,导致东南亚各国股市、房地产价格大跌、汇率贬值,也被一众经济评论员批判是有意而为之,好抄底薅东南亚各国的羊毛,总之,在阴谋论者看来,无论美联储是否采取行动,一切都是美帝阴谋,怼就对了。2说美联储无限QE是大印钞、消耗美元信用的,无法回答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大印钞,货币应该会大贬值,为何美元指数在美联储救市期间不降反升?从3月初美国股市大跌开始,全球对美元的需求陷入疯狂,进入美元荒的局面,美元指数从94.63升到.95的高位,如果不是美联储果断出手,很有可能出现年系统性金融危机引发大萧条的局面。所以,美联储无限QE是在市场上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之后采取的救市措施,并非是大印钞,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为何市面上会出现美元荒?这是因为金融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跟市场经济初期阶段不同,是一个高度证券化的信用社会,以美国为例,各种抵押债券证券化、保险再保险同样证券化,股市是最重要的融资和创造货币的渠道。而股市受到预期影响很大,在疫情冲击下股市发生暴跌,美股10天内四次熔断之际,大量创造出来的货币被消灭,导致市面上陷入了美元荒。从大跌的过程中避险资金*金都发生了暴跌,就可见流动性的缺乏到了极致。各基金公司不得不抛售*金来应对赎回和追加股票、期货保证金避免爆仓被平仓。如果美联储再不救市,则有可能会出现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银行金融系统崩盘,至于一些想隔岸观火看美国笑话的,更是会遭受池鱼之殃。美元占世界世界外汇储备60%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美国金融系统崩溃引发经济大萧条之前,世界新兴、外围国家一定会先崩溃,从美国股市大跌,各国投资者纷纷抛售新兴国家资产换取美元引发外围各国股市暴跌就可见一斑。所以,美联储无限QE只是向市场上提供流动性,弥补因美国股市暴跌消失的美元,并没有大水漫灌,这就是为何美联储向市面上提供美元,美元指数并没有下跌、美元没有贬值的原因所在。美联储无限QE也并非是大印钞,跟其他各国央行不同,美联储是无法直接印刷钞票的,美元的发行,主要是依靠美国国债,美国财*部需要美元,则需要发行国债,向美联储换取美元,可谓是以债为锚。无限QE也仅仅是给市场提供信心的一种手段,意思是无论市面上抛售多少美债、一定评级以上的企业债券,美联储照单全收,稳定市场信心而已;并非是像某些人望文生义想象的那样“无限印钞”,如果真是像津巴布韦、委内瑞拉那样无底线地印钞,货币的币值会崩溃的,不可能还会出现上涨。在市场信心得到初步恢复后,美联储已经减少了购买美债和MBS(证券化的抵押债券)数量,也就是说无限QE是一种稳定市场的应急措施,如果出现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现象,美联储应该会退出QE,转向缩表和提高利率。跟美国主要依赖股市创造货币、进行融资不同,中国则主要依赖土地财*和房地产市场创造货币和融资。美国股市下跌30%即可能造成金融系统性危机,美联储连连推出救市措施。相应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如果在危机中下跌20-30%,也必然会推出类似于无限QE的救市措施。

3

在危机发生时应该救市吗?现在看来这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在古典经济学盛行的上个世纪初期,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市场能够自发达到均衡,不需要采取人为干预和救市措施。—年大危机是由一场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大萧条,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导火索,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大萧条发端于年10月29日的美国股市暴跌,由于胡佛领导的美国*府信奉古典自由主义,在危机来临时推行不干预*策,导致危机引发大量银行破产,传递到实体经济形成大萧条。而美、日、英、法、德等各国在面临大萧条时纷纷采取以邻为壑的大幅度提高关税、退出自由贸易的*策,导致国际分工和产业链遭到破坏,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最后成为一场世界性的大萧条。以美国为例,由股市大跌、银行倒闭引发大萧条引发了可怕的连锁反应: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当时流传的一则故事说明大萧条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妈妈,天好冷,为什么不生火?”“因为咱家没煤了。”“为什么没煤了?”“你爸爸失业了,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销售不出去。”到年,美国超过13万家企业倒闭,经济水平倒退到年,失业人数从不足万上升到万以上,占当时美国劳工人数的1/4以上。大萧条导致美国罗斯福新*和日本*国主义、德国纳粹上台,并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4关于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有几种说法和解决方案,一种是老马的资本主义贫富分化严重,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灭亡的解释。解决的办法是采取计划经济来取代市场,但之后的实践证明,用计划的手段来代替市场,虽然消灭了经济危机,但却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另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凯恩斯也认为经济危机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导致,他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从心理和预期的角度分析了由于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等原因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经济失衡。而由于工资刚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市场也无法像古典自由主义宣称的那样,在短期内自我实行均衡。至于长期,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在长期,我们都死了(Inthelongrunwearealldead)。关于凯恩斯的这句名言,在经济学界有一个笑话:新自由主义的大佬米塞斯活了92岁,哈耶克活到93岁,弗里德曼活了94岁,而凯恩斯仅仅活了63岁,所以他不在乎长期后果。凯恩斯的解决之道是依靠财**策,靠国家实施大规模的投资来弥补总需求的不足,解决失业问题。至于货币*策,凯恩斯认为,在大萧条中,货币*策无效。这跟罗斯福的“新*”相契合,因而凯恩斯主义在罗斯福上台后得到了大力推行,在二战后也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接受,取代主张自由、不干预的古典经济学,成为新主流经济学。然而,依靠财*投资增加需求也有其副作用,例如投资效率低下、加大财*赤字、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等等。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大规模推行,最终导致了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高企的“滞涨现象”,引发了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的改革。以哈耶克的伦敦学派、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再一次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提倡私有化和发挥市场的作用,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通常被称之为新保守主义,像苏东地区的“休克疗法”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作,在年形成的“华盛顿共识”可谓是新自由主义的*策纲领集成。简而言之就是:经济贸易自由化、由市场决定价格和配置要素、致力消除通货膨胀和明晰产权实施私有化。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货币主义的领头人弗里德曼对大萧条的原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认为,由于美联储在大萧条期间采取不恰当的货币*策,导致货币供给量急剧下降,从而经济严重衰退。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货币存量骤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由于*府和联邦储备体系对当时的经济形势估计不足,延误了阻止经济大萧条的爆发的时机,最终造成了对经济的严重破坏。在危机来临时,美联储并没有按照市场期望的那样,在严重萧条时期及时放松货币*策刺激经济复苏。他们不但没有降低利率,反而为了防止资本外逃和维护金本位制度,从年开始把利息从1.5%提高到了3.5%。同时,在银行已经发生挤兑风潮时,美联储也没有及时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而是听任银行倒闭。由于美联储不作为,导致年美国银行和美国联合银行这些大型银行倒闭,引发了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恐慌。最终,银行倒闭潮席卷美国。据统计,在大萧条期间,美国有超过5千家银行相继倒闭。这使得危机从金融系统传导到了实体经济,从而引发大萧条海啸。在这方面,当时美联储负责人的更替也有一定影响,美联储老负责人在年10月离世,新上任的负责人难以服众,导致美联储12个储备银行自行其是,无法对危机作出反应。所以,造成大萧条的真正原因是货币*策的失误,是由于货币供给量不足和人们对货币体系产生了信任危机所造成的。弗里德曼并不认为大萧条是“自由放任”造成的,反而是*府对市场过多的干预和管制造成的。他描述当时美国*府在大萧条之前就已经对经济进行了沉重的管制,而对银行的管制造成银行无法对货币的需求做出反应。而且,美国联邦*府限制了货币兑换*金的汇率,起初这种限制导致了大量*金过剩,但之后这种限制又降得太低,导致大量*金流出美国。弗里德曼认为这种无法对货币需求做出反应的限制造成银行丧失了处理能力,在对*金和货币的汇率进行限制的同时却没有修正通货紧缩的压力,结果导致了经济大恐慌,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和大萧条。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跟凯恩斯强调财**策相反,认为货币供给的改变是影响经济生产的首要原因,但长期的影响则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美联储受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影响甚深,美联储的前负责人伯南克就是弗里德曼的忠实信徒,在年庆祝弗里德曼90岁生日时说道:“有关大萧条,你是正确的,我们(美联储)当时的确做错了。”所以,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美联储采取迅速行动,有受到弗里德曼货币理论影响,避免出现年大萧条局面的因素在内。而为了应对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在总结日本近二十年来为了刺激经济,持续扩大财*支出力度,并用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收入的不足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现代货币理论(MMT),也就是在降低利率、量化宽松对刺激经济无效时,将财*赤字货币化,来应对经济危机。现代货币理论跟凯恩斯主义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零利率或者负利率下,靠发行国债来扩大财*支出,长期实施同样难免陷入滞涨。日本没有出现通货膨胀是因为一系列特殊原因所致,中房、美股、日债是三大最坚固的泡沫,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5老马对于经济危机的需求和供给失衡的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是开出的药方难以施行。就像人类的欲望,如果放松将会导致糟糕的后果。但是如果真像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存天理、灭人欲,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欲无求,那么社会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变得死气沉沉。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一直存在,无法消除,我们能够做的是利用和控制。应对危机也不能像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什么都不做,让其自然平衡。繁荣和萧条都是经济的自然现象,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换一样,萧条也有合理性,可以淘汰落后产能,市场出清进行平衡。所以,一有小的危机就干预市场,想要完全、彻底消灭危机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不过是将危机一次次累积,最终全面爆发。但是如果危机有可能发展成大萧条,危及整个系统稳定还不采取措施的话,也是不对的。这个就像面对疫情威胁时不采取行动,而是搞“群体免疫”一样荒唐。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发烧,是免疫系统在清除病*,一发烧就吃退烧药并不能治本,只会让病情反复;但是如果到了高烧39—40度,还不吃退烧药非要靠自身免疫力硬抗,那就是不智了。高烧会严重损害人体的脏器最终导致死亡,不管怎样,先把人救下来再说。凯恩斯主义是在实体经济大萧条、产业分工破坏的极端情形的急救措施,就像救心针一样,不能滥用,长期使用会造成依赖症,效果越来越弱,并最终会陷入滞涨陷阱。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虽然跟古典自由主义一样反对*府干预,但跟古典自由主义仅仅把货币看做交易的工具不同,弗里德曼考虑了多种因素,特别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即价值储藏功能。现实中,在危机时,大量的民众储藏美元应对危机导致市面上出现美元荒即是货币的资产功能体现。跟古典自由主义面对危机时无所作为不同,弗里德曼强调在危机时期应该根据市面上货币总量的改变,加大货币的供给来应对金融危机,而在长期应该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应率以避免通货膨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策在短期能够避免金融危机扩大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美联储本次采取无限QE*策加大货币供给,避免了金融危机的扩大,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在长期,货币是中性的,对于实体经济危机和债务高企,货币主义依然无能为力。一国要应对危机,最终只能靠制度改革、科技革命、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进步、劳动生产率提升来走出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大江宁静

你的鼓励是我写作的动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