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余永定中国的经济改革需要比较经济学评
TUhjnbcbe - 2020/12/27 2:00:00
海口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5.html
江春泽老师的这本集《比较经济体制研究文选》辑录了她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介绍比较经济体制学、研究东欧国家改革经验、依据比较经济体制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国市场化改革方向的一系列论文和文章。对今天对读者来说,这本论文集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可能是80年代江老师对“比较经济学”,或她所说的“比较经济体制学”的介绍与分析。江春泽老师论文集中包含了大量很有价值的关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或“转轨”)经验的调研报告,包括波兰大罢工的经济根源,波兰休克疗法的做法,尤其是对俄罗斯的转轨的方法、速度、途径及其效果曾亲临实地考察。这些报告的价值不仅在于江春泽老师通过第一手资料介绍的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本身,而且在于通过江春泽老师的叙事使我们得以窥见当年中国学者是如何看待这些经验教训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了40年的漫长过程,这是一个渐进但却不停顿的过程,即便是现在,我们依然在路上。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从40年前的公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到今天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保持了经济和社会稳定。这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无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邓小平的远见卓识。但是,不应该忘记,中国经济学家在这一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当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的见证,江春泽老师的《比较经济体制研究文选》,把我们带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的激情岁月。年邓小平第三度上台伊始就开始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年11月小岗村18户农民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决定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经济管理体制着手改革。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年邓小平提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年8月18日,邓小平提出要“改革*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经过试点,逐步推广、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年9月,中共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年10月*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全会指出,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全会还指出,随着企业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价格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显著,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更为急迫。全会还提出,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年12月5日,国务院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是中性,在外国它就姓资,在中国就姓社。”年10月*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建立涉外经济体制等领域。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市场”要在资源分配方式中起“决定”作用,要“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给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路线图。回顾文革结束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难看出,中国的改革进程是“撞击、反应式”的,是对当时经济问题的回答。最初推出改革措施就是为了解决当时所面临的最急迫问题。例如,在农村,通过改变农民的生产、分配方式(包产到户),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在城市,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改善企业激励机制,解决工人出工不出力、吃大锅碗问题。城市改革重点是在不触及所有制安排的条件下,给企业更大的自主经营权。随着企业自主权的增加,改革重点转移到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换言之,在初步解决企业的主体性后,*府开始着手建立产品市场。而后,所有制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营承包责任制、股份制、国有制、私有制、大中小微企业成为企业所有制的选择。在所有制改革的同时,企业开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先后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为中国经济改革扫清意识形态障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文革后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再也不能按照过去的老路走下去了”是全*、全民的共识。但是改什么?怎么改?当时的中国决策者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自洽、清晰、具体的概念。在这个时期,在年5月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年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精神鼓舞下,一批中国学者在开始帮助决策者寻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改什么、怎么改的答案。江春泽老师就是这批理论工作者中的一个。当年江春泽老师兴奋地向大家“透露”理论务虚会“小道消息”的情景,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江春泽老师的这本集《比较经济体制研究文选》辑录了她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介绍比较经济体制学、研究东欧国家改革经验、依据比较经济体制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国市场化改革方向的一系列论文和文章。年江春泽老师调离世界经济与*治研究所,进入*府部门工作,结合改革实践,继续从事比较经济研究。《文选》收入了她在*府部门工作时期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中《“九五”通胀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是江春泽执笔的同名课题的总报告。而这个课题则是我年从英国留学回国后参与写作的第一个重要课题。对今天对读者来说,这本论文集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可能是80年代江老师对“比较经济学”,或她所说的“比较经济体制学”的介绍与分析。原来学俄语的江春泽老师为了研究南斯拉夫特色的自治体制,在79年开始学习塞尔维亚语;后来,为了到美国研究比较经济学,江春泽老师又开始学习英文。我曾和江春泽老师一起跟一位美籍新加坡华人学习英语口语。在学习过程中,江春泽老师全无中国人惯有的羞涩和矜持,她永远是英语对话的最积极参与者。有意思的是,这位外教的公公恰好是美国著名的“比较经济学”权威、耶鲁大学经济系主任雷诺兹教授。江春泽老师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比较经济学或比较经济制度的学者之一,她和她的研究生张宇燕合写的《在经济学园地里拓荒》和《西方比较经济体制学概览》大概是国内最早详细介绍比较经济学的两篇文章。比较经济制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余永定中国的经济改革需要比较经济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