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可能引发麻烦的抗抑郁药关键点上
TUhjnbcbe - 2021/1/3 13:2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让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医生自己也要保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抑郁药,尤其是新型抗抑郁药,一般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然而对于医生而言,药物本身的某些硬伤,配合庞大的使用基数,如果再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再好的药也难保不出问题。视具体情况而定,轻者可能是医患之间的貌合神离,或者诊室内的高分贝争吵,重者甚至可能是一场官司。

医生在制定药物治疗决策时所能做的,是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抓住主要矛盾,针对特定患者群进行特定的药物信息共享,不要让患者被动承受治疗决策,这样才能共同分担获得治疗收益所需承担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存在潜在隐患的抗抑郁药关键信息点,建议医生针对特定人群加以告知,仅供参考。

治疗理念篇

1

抗抑郁药起效速度:实在没那么快

针对人群:初发患者,尤其是焦虑情绪突出的患者

由于涉及到受体脱敏及谷氨酸能抑制等多重机制,主流抗抑郁药的起效往往存在延迟,能在1-2周内显著改善抑郁核心症状(“见好”)已算理想,2周甚至再晚起效也属正常。

对医生而言,以上这些都是常识。然而,对于平时使用PPA治疗拉肚子远多于使用精神科药物的初发患者而言,哪怕是1-2周也不容易接受。如果患者在缺乏有效告知的情况下,内心以PPA或其他常用药物的标准要求抗抑郁药,就算把安慰剂效应也算上,恐怕也难以达到那种药到病除的程度;如果早期副作用再强一些,焦虑激越较前还有所加重,患者将作何感想?如果患者同时人格特点突出,经济状况不佳,或是就医不易呢?

因此,针对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建议医生有一个客观但有人情味的告知。事实上,对医生而言,抗抑郁药的这一硬伤反而是一个较好的“示弱”、与患者共情的切入点:医学有限,在疾病面前,你作为患者毫无办法前来求助,我作为医生也只有这些小米加步枪,但我一定会尽全力想办法帮你;医患本就是一条战线的,我们要好好配合。除了药物自身难以改变的硬伤,其他同时困扰医患的元素也可用于建立治疗联盟,如医保开药。

另外,也可以结合患者的人格特点,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或希望,同样可能有助于病情的早期改善。

2抗抑郁药副作用:出现较早,且可能比较重

针对人群:初发患者,尤其是焦虑显著及共病躯体症状者

从专业上讲,药物进入体内后可产生广泛的受体效应,进而导致副作用;用老百姓的话讲,是药三分*。因此,在药物具有副作用这一点上,医患双方完全可以达成共识。问题主要在于两方面:在抗抑郁药起效存在延迟的背景下,抗抑郁药副作用捷足先登,而且强度远高于平时常使用的非处方药,可能令未被充分告知的、无思想准备的患者无所适从。

此外,抗抑郁药早期副作用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服药初期焦虑、激越及易激惹症状的一过性加重,即Jitteriness综合征。这一现象与抗抑郁药针对5-HT2A及2C受体的效应相关。大约一半的患者会或轻或重地出现这一状况。相比于其他副作用,Jitteriness综合征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能引发麻烦的抗抑郁药关键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