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CMIT何新华对比剂致过敏
TUhjnbcbe - 2021/1/27 19:51:00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在冠脉造影过程中,术者往往需要为患者注射对比剂显影。然而,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耐受对比剂,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对于这类注射对比剂后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医师固然要事先甄别、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但更应熟练掌握处理和应对上述突发紧急情况的能力。年6月24日,在第六届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CMIT)/心血管急重症医学大会(AICC)第一季(急危重症专题)第四期线上直播会议期间,首都医科医院何新华教授针对碘对比剂引发的过敏/非过敏性反应临床处理策略发表了精彩演讲。

离子型对比剂诱发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更高

碘对比剂(IodinatedContrastMaterial,ICM)是一种由一个苯环和至少3个碘原子组成的碘盐。自20世纪以来,ICM已广泛用于临床,截至年统计结果,全球每年约有7,万人次使用ICM。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因使用ICM而出现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17万,即使用ICM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概率仅为0.05%-0.1%;当然,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就将引发不同程度的机体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按电离能力的差异进行划分,ICM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根据苯环的多少,ICM又可分为单聚体(单环)和二聚体(苯环共价键),粘附于苯环上的碘原子决定了他们的药理和理化特性。相对而言,离子型ICM较非离子型ICM渗透压更高;与此同时,离子型ICM(0.16%-12.66%)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也较非离子型ICM(0.03%-3%)要高一些。

ICM过敏反应通常最先影响患者皮肤

ICM过敏反应的常见诱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流动力学状况、用药情况、对比剂相关因素(图1)。通常来说,过敏反应一旦出现,最常累及的器官即为患者的皮肤。

图1.ICM过敏的常见诱因

ICM过敏反应可分为即时反应和非即时反应两类。即时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为红斑和荨麻疹(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严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最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和Kounis综合征,后者又被称为与过敏相关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过敏性心绞痛和过敏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分为I型(冠状动脉正常,表现为冠状动脉痉挛,且以右冠状动脉病变多见)和II型(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病史)。临床医师可使用Ring、Messmer或Brown量表评价患者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非即时反应多发生于给药后的前三天,从轻微到中度不等,一般在7天内消失;常见斑丘疹、迟发性荨麻疹(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接触性皮炎和固定药疹等情况;较为罕见且更严重的症状为中*性表皮坏死松解、多形性皮疹伴典型或不典型靶形损害(Stevens-JohndonSyndrome,SJS)、急性全身脓疱病和血管炎等。

除过敏性反应,ICM也可诱发其他一些非过敏性反应,但相对而言症状较轻。年CanadianAssociationofRadiologistsJournal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对ICM诱发的不同程度过敏/非过敏性反应进行了汇总,并将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层级,其中最为棘手、也是最易危及患者生命的就是重度级别的过敏性/非过敏性反应(图2)。

图2.ICM诱发的不同程度过敏/非过敏性反应汇总

ICM过敏/非过敏反应的诊断和检查

与任何药物不良反应一样,患者应用ICM后如出现不良症状,临床医师首先应认真收集其病史资料,包括ICM治疗、ICM治疗与症状发作的间隔时间、具体症状等,以及有无ICM治疗史或ICM耐受性等情况,而后根据发病状况采取适当的辅助检查、皮肤试验等手段行进一步诊断(图3)。

图3.ICM相关不良反应的诊断流程

为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不单单是急诊科,造影室、导管室内均应常备治疗ICM过敏的一线药物,院内也应配备专业的急救团队。同时,介入医师应对ICM引发的过敏/非过敏性症状和抢救措施了然于心,以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病情、施以恰当的救治措施。ICM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症状,临床医师应立即停止输注,并始终保持患者静脉开放,根据其病情走向谨慎予以干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始终遵循以下4大原则:

评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类别,包括血压监测、心电监测等;

是否需要呼吸支持或气道开放,并注意不同药物的拮抗作用;

即时或非即时反应分类,评估其对整体循环的影响程度;

确定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抢救完成后仍须紧密监测患者状况。

ICM不良反应处理细则

相对来说,轻中度过敏/非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较轻,处理起来也更为容易。对于低血压伴心动过速(过敏性休克)、低血压伴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癫痫、肺水肿等易于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度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予以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CMIT何新华对比剂致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