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跨入公元二O二一年
在每个周日
如期而至与您相约
高光时刻名院动态前沿解读广济之心
诸多特色版块
医院的大事记
又聚焦医学前沿
为现代医学讯息提供专业解读
讲解和百姓密切相关的科普
创栏至今发布三十三期
总阅读量超过百万
(点击查看33期全部内容)
新的一年
送自己一朵小红花
探寻生命真谛浙二人不负期待
Mako机器人辅助相比较
传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更精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关节炎等疾病高发。对于50岁以上人群,关节炎在导致长期残疾的疾病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二,我国膝关节症状性关节炎的患病率达到8%,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畸形和活动障碍,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全因病死率。
此前,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医院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表在骨科顶级杂志JBoneJointSurgAm.临床研究注册号(ISRCTN)。在英国和美国,所有膝关节手术中,单髁置换术约占8-10%。膝关节单髁置换优点包括更佳的本体感觉,步态和术后功能,早期恢复快,但术后高翻修率和单髁学习曲线使得此项技术应用受到限制。该骨科中心从年开始,入组位患者行随机对照实验,62患者接受Mako辅助单髁置换,58位患者行传统单髁手术。统计学同质性检验后,发现Mako辅助术后假体放置精确度远优于传统手术组,卡方值和中间误差小(p0.01),该研究设立假体位置2度以内为标准,Mako机器人辅助下股骨假体三维度精确性为传统手术1.7~2.5倍,胫骨侧假体为2.5~3.6倍。此项临床研究证实Mako机器人辅助极大提高了传统单髁手术的精确性。
浙二骨科创建于年,是浙江省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骨科专科,被誉为“浙江省骨科摇篮”,其髋、膝关节置换和椎间盘手术连续多年位居省内第一。目前每年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超过例。年7月浙大二院正式迎来一位特殊的新员工——Mako(迈可)骨科手术机器人,它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经美国FDA批准,可行髋、膝、单髁置换,在它的帮助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可实现精准化、微创化、个性化,治疗效果达全球顶级水平。
解读人:沈跃
骨科主治医师,临床博士后
浙江大学,美国哈佛大学Brigham医院联合培养博士
主要从事骨科运动医学,髋膝关节置换术以及各类创伤骨肌系统损伤,专注于骨材料研究,骨软骨组织工程,肌腱修复。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数篇SCI论文
插播一则机器人更多新闻:
浙大二院手术室的机器人兄弟们
安全生命线
永不塌陷的骨髓腔通路
疾驰的,划破长空的鸣笛声;医院的急诊室,灯火通明,人群穿梭,彷佛丝毫感受不到严冬的气息。当面对重度失血休克的创伤病人,看到心脏骤停患者塌陷的静脉,即使身经百战的医护人员们也会心头一紧,在院内外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约有10%的患者因严重创伤休克和心脏骤停等原因而无法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患者需要的液体或救治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体内,这也是目前临床护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骨髓腔通路(intraosseous,IO)是在紧急情况下以骨髓穿刺技术开放骨髓腔,通过留置的穿刺针给药、输液、采集血标本的方法,能够在急救场景快速开展,因此也被广泛称为“永不塌陷的输液通路”。该通路输液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静脉通路短板,具有迅速、安全、有效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及成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在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复苏委员会、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美国急诊医师协会的治疗指南中均有推荐。
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作为中国急诊医学发展基地之一,是浙江省创伤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尤其在严重创伤的综合救治上,急诊医学科在创伤急救科、心脏内外科、胸外科、神经内外科、烧伤科、外科、骨科、麻醉科等优势学科群的协同作战下形成明显优势,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全球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在一代电驱动式装置首次引入国内即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培训,通过创伤中心、胸痛中心等不断建设发展,国内首个本土认证中国创伤救治培训课程推广,骨髓腔通路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重要且关键的主流技术,对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其预后都有积极作用。
解读人:王飒
急诊室首席创伤护士
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青委秘书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护理学组秘书
CMIA护理信息学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研究型协会护理分会人工智能与信息化学组秘书
(点击查收小红花)我们真诚地期望
读者们可以透过
医院这扇窗口
看到中国科学技术的
日新月异
卫生健康事业的
进步腾飞
也能真切地感知
社会冷暖
医院对健康事业的
孜孜追求
↑↑最珍贵的礼物,致敬人间大爱
新年,他们等来生命奇迹!
责任编辑丨鲁青
第34期分享
期待你的点“赞”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