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少年时的高*丽曾有一个医学梦,这个梦想激励她医学院毕业后如愿成为了一名医生。然而,在行医初期,面对纷杂的医患纠纷,她心里彷徨过,甚至一度对自己当初追逐梦想的决定产生了怀疑。不过,经过审慎思考,她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源于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不够强,从而毅然决然决定继续深造,并于年考入南华大学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业。随着深造的结束以及思想转变,她对医学和医患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真正从心底爱上了医生这一职业。年,高*丽医院应聘时,面临重症与急诊岗位的选择毅然选择了急诊。做出这一选择是因为她内心喜欢急诊的短频快,而且觉得急诊及时抢救可为生命创造更多机会。医院急诊科扎下了根,一干就是12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12年间,高*丽始终秉承这个从医理念,在急诊道路上砥砺前行。12年来她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临床工作中,在繁忙的急诊急救工作之余,经常去床旁看望留观患者,沟通交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她越干越觉得有意义,对职业的热爱由此而生。凭借着对生命无限的敬畏和尊重,她把自己生命之中最美的时光都献给了这个与死神较量的竞技场。1
2
1
如今,作为急诊科负责人,她不但要负责组织制定急救中心的工作计划,还要负责急诊科的医疗急救、教学、科研、行*管理等工作,以及各项质量管理控制等规划。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是一个九岁男孩的母亲,跟普通母亲一样,要亲力亲为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维持家庭,努力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同时,她还是一对平凡老人的女儿,工作之余,还要抽出时间照顾年迈的父母,努力为两位老人家营造幸福晚年。她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她外貌温柔贤淑,但作风雷厉风行,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把自己奉献给工作、孩子、父母……她说“选择付出,无怨无悔。”在医患关系处理方面,她如鱼得水,她能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综合疾病本身、社会、家庭各方面因素,从患者角度为患者提供诊治方案,“为患者选择,不是仅仅为疾病选择,这样为患者着想,没有沟通不透彻的。”就这样,经过12年的摸爬滚打,她成为了急诊科的主心骨。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干工作要经得起回头看,回头看没有遗憾、不后悔,就足够了。年4月30日凌晨4时,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划破夜空:“快!救救孩子!”忙碌了一夜的高*丽刚坐下休息片刻,听到呼叫迅速冲到抢救室。患者竟然是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患儿吃奶后突然出现抽搐、颜面紫绀、口吐白沫、呼吸微弱。高*丽迅速判断病情:患儿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因为时间紧迫,患儿病情危急,高*丽连基本防护都未来得及做,在胸外心脏按压后直接为患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经过紧张地抢救,患儿恢复了自主呼吸,但心脏搏动仍不正常。经麻醉科、儿科、电生理科多学科合作,明确诊断“室颤猝死”,继续积极进行生命支持治疗。由于抢救及时得当,多科合作协调顺畅,该患儿终于转危为安。更让人欣慰的是,因为高*丽急救措施得当,患儿缺血缺氧纠正及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未遗留明显后遗症。能让一个濒危的小生命,重新恢复活力,健康成长起来,这是高*丽作为一名急诊人的自豪、骄傲和期盼。1
3
1
“作为医生,我们要像侦探一样,守在患者床旁,守住第一现场。”高*丽经常告诫年轻医生,同时以身作则。因为导致生命猝死的真相往往就在蛛丝马迹之间,只有及时发现患者细微的病情变化,才能正确诊断、精准治疗疾病。记得有一位剧烈胸痛的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心电图有动态缺血变化,双上肢血压90/60mmHg左右,濒临休克状态,接诊医生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正准备启动急诊介入团队。高*丽当时在抢救室帮忙,看到患者满头大汗,听到患者痛苦呻吟,就上前查看。仔细触摸双侧脉搏,发现双上肢脉搏微弱,但双侧股动脉搏动强有力,测双下肢血压达/mmHg。再次询问患者症状,患者除胸痛症状,还有后背撕裂样疼痛。高*丽当即怀疑患者很可能是主动脉夹层!有医学常识的人知道,这种疾病极为凶险,主动脉夹层随时可能破裂,一旦夹层破裂将无力回天!情况紧急,需尽快明确诊断。高*丽当即向接诊医生说明情况,协助患者行主动脉CTA检查。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患者主动脉夹层I型诊断明确,所有一切表现都得到了解释。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心电图缺血表现,夹层累及双侧锁骨下动脉导致双上肢血压微弱,夹层未累及下肢动脉,故下肢动脉血压高。诊断明确后,立即联系外科,紧急手术治疗,使患者生命得以保全。年4月23日,外院急救车送来一名突发昏迷、呼吸微弱的“三无”(无身份、无责任人员、无支付能力)老年患者。眼见患者生命垂危,高*丽立即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颅脑CT检查,明确诊断为大面积脑出血。经神经外科及ICU会诊,患者病情危重,已无手术机会。急诊科一边给与患者生命支持治疗,一边协助保卫科寻找患者家属。在积极寻找之下,患医院,但2天后老人还是不幸撒手人寰。这种情况下,其女儿却对医护人员非常感激。她说,“我非常感激并且敬佩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急诊科的重患非常多,医护人员经常忙的连饭都吃不上,但对我的老父亲,他们没有丝毫怠慢。他们没有因为未交住院费给我们不同等待遇,在父亲弥留之际,给予我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老人走的很安详。”患者女儿的话很朴实,但字字千钧,落在心头,沉甸甸的。高*丽禁不住跟年轻医生们说:“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患者,不论门诊、病房,不能对病患有丝毫懈怠,换位思考,善待患者,真正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所有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一位重度脓*症休克的大娘,生命垂危,在高*丽的悉心治疗下,最终脱离危险逐渐康复。当被通知可以出院时,大娘顿时热泪盈眶,激动地拉着她的手不舍离去,“说真心话,住这么长时间院,你就像我的女儿那么贴心,我还医院。”都说视患者如亲人,其实有些时候,医患之间的关系更胜亲人。1
4
1
随着业务精进,医院急诊科的声望、地位日渐提高。日益增长的门诊量,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高龄病患激增,病房爆满一床难求。在病房全部满床的压力下,急诊抢救室同时接诊4-5名重患成为常态,甚至经常同时接诊10名以上重症患者,医生护士个个忙得不可开交。在如此紧张忙碌的情况下,作为急诊新一代领*人物,高*丽用自己悬壶济世的仁慈之心,扎实的专业技术,踏实的工作作风,朴实敬业的态度,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认可。“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高*丽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5个专业中,医院急诊科与普外科、烧伤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作为急诊人,我们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义无反顾!因为我们双臂撑起的是生命的希望,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就一定会为威海人民夯实急诊急救这道生命保护屏障……”作为医院急诊科现任负责人,高*丽对科室发展充满了信心,更下定决心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急诊急救团队,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高*丽
高*丽,女,硕士研究生,急诊科副主任。急诊危重症小组医疗组长,滨州医学院临床教师,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主任,威海市急诊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威海市健康教育专家库成员。从事急诊工作15年,擅长急危重症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抢救工作。荣获“威海市金牌职工”、“威海市院前急救先进个人”、“威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全省改善医疗服务暨医师岗位技能竞赛能手”等荣誉称号。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心脏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灾难医学与应急救援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心血管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科研项目1项,发表中华级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著作4部,专利4项。
推荐阅读
喜报又来丨省卫健委发文,两项荣誉花落我院
志愿服务丨服务见真情,冬日暖人心医者故事丨孙治环:变的是称谓,不变的是医者仁心鲁威渔医号丨中药泡酒,却喝出了重症肝炎
撰稿丨杨小震周娜
摄影丨商承媛
编辑丨杨雪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