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评议组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程瑜教授,医院护理部主任覃惠英主任护师,医院护理部方蘅英主任护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云康医学与健康管理学院赵爱明教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美芬教授,护理与健康学院名誉院长方海云主任护师,护理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华丽副主任护师,护理与健康学院古宏文副教授、谭坚铃副教授、赵飞英副教授组成。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校长喻世友教授,常务副校长、校*委唐燕副书记,副校长*南松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我院全体青年教师参与了本次测评。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副校长*南松教授为本次大会讲话。*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他强调,学校一直非常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岗前培训、第二课堂、教学大赛等多种举措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他希望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及资深教授能给青年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副校长*南松教授讲话)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常务副校长、校*委唐燕副书记为本次大会讲话。唐书记谈到,护理与健康学院在教学方面有着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此次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测试会的举办是一个好的开头,为学校各个学院树立了榜样,她预祝护理与健康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能力水平测试顺利开展。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副校长、校*委唐燕副书记讲话)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院长张美芬教授为本次大会讲话。张院长代表护理与健康学院全体师生对莅临本次大会的领导与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她说到,护理与健康学院的青年教师都非常的有活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次测试不仅是考核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是一次教学能力的培训,旨在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并全面提升我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她希望青年老师能通过本次测试,找出教学短板,并加以完善。她恳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我院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护理与健康学院院长张美芬教授讲话)
紧接着,正式进入测试环节。测试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参加测试的教师根据自己承担的授课课程,提前准备2学时教案、讲义、课件,并进行15分钟的现场完整讲授。
各位老师授课内容如下:
陈灵慧——《老年人的临终关怀》
马嘉谊——《心理过程》
陈秋铃——《药物效应学》
周丽仪——《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吴圆荣——《压疮的护理》
孙振华——《脑血病的概述》
叶景云——《饮食与营养》
罗立娜——《职业生涯发展概论》
林思婷——《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卢青云——《白内障》
王*医——《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张汉荣——《肝炎病*》
李文睿——《休克》
蔡新健——《心肺复苏+AED》
韩婷——《胆碱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
付雪——《新生儿内容》
景晨——《消化性溃疡》
殷果——《护理程序》
*敏——《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青年教师风采
陈秋铃老师
马嘉谊老师
*敏老师
罗立娜老师
叶景云老师
林思婷老师
孙振华老师
吴圆荣老师
周丽仪老师
殷果老师
陈灵慧老师
蔡新健老师
景晨老师
韩婷老师
李文睿老师
张汉荣老师
付雪老师
王*医老师
卢青云老师
评议组专家对我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进行测试打分,并对每位老师的讲课过程逐一进行点评,普遍给予内容熟练、知识准确、思路清晰、信息量饱满的肯定评价。针对青年教师授课经验不足的特点,专家们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授课对象、教学目标等要素,对青年教师从授课风格、语言语速、肢体动作、PPT的构图和配色,到课堂设计、案例选择、启发性问题的导入、与专业和临床的结合以及备课要求等方面,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护理与健康学院名誉院长方海云主任护师更是结合自身经历对青年教师们给予指导和鼓励。
专家点评指导张美芬教授
程瑜教授
覃惠英主任
古宏文副教授
方海云主任
方蘅英主任
陈华丽副主任
谭坚铃副教授
赵飞英副教授
赵爱明教授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张美芬院长作总结。张美芬院长对青年教师积极认真准备本次测试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授课内容要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难易点的分类,总结教学失误等。张院长特别强调临床经验的分享以及教学活动新动向、新问题的发现,她鼓励青年老师多下临床,主动利用闲暇时间“补漏”。张美芬院长表示,护理与健康学院十分重视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为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了许多积极的工作。学院将以此次测试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通过组织示范课、研讨会、专题培训、学术沙龙、比赛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努力建立一只思想好、业务精、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校长喻世友教授讲话)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校长喻世友教授发表讲话。喻校长首先对各位专家与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说到,教师能力测评不仅使青年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和路径,更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学院对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成长的关心。他希望护理与健康学院的年轻老师能做到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反思、并积极创新,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他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喻世友校长对护理与健康学院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赞扬此举在学校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接下来学校也将在全校推广该经验和做法。最后,喻校长对各位专家不留余力地指导我校青年教师,助力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表示真挚的感谢。
至此,中山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测试圆满结束。(全员大合照)
END图文编辑:邹卓成
拍照:刘小鹏、周沛兴
审核:林晓兰、田珍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无形杀手—CO中*
冬季来临,人们经常会使用煤炉进行取暖。在暖融融的室内,经常会藏着一个无形的杀手-CO,稍有不慎,就会对您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无形的杀手吧!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引起一氧化碳中*的原因有哪些?一氧化碳俗称煤气,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均可产生。人体吸入空气中C0含量超过0.01%时,一氧化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致使机体各组织尤其是脑组织缺氧,严重者可因为心、肺、脑缺氧衰竭而死亡,临床上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
中*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轻度中*: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10%-30%,出现神经系统一般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无昏迷。
中度中*: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30%-50%,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呼吸及脉搏增快,多汗、烦躁、走路不稳、困倦,嗜睡等,皮肤粘膜“樱桃红色”。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等浅昏迷的表现。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重度中*: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50%,病人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常并发脑水肿、肺水肿、休克和严重心肌损害、惊厥、皮肤黏膜苍白或者青紫,严重者可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留有后遗症,如迟发型脑病等并发症。
抢救措施:(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3)神志不清的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生命体征情况,根据情况进行紧急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有昏迷或抽搐者,在头部放冰袋,减轻脑水肿。呼叫,迅速送往有医院。
(4)及时有效给氧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氧流量5-10L/min,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即使是轻中度中*,也应进行高压氧治疗。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呢?(1)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2)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不使用淘汰热水器。
(3)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