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A1型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有关一般系统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系统是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B.系统是由各组成部分罗列和相加构成的整体
C.一个系统的基本目标是维持内部的稳定和平衡
D.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并且不等于各组成部分之和
E.系统具有边界,使每个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周围环境分开。
2.护患关系基本模式中,“护士帮助患者自我恢复”属于()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并列-协助型
D.联合-参与型
E.共同参与型
3.护患关系基本模式中,主要适用于对慢性病患者护理的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并列-协助型
D.联合-参与型
E.共同参与型
4.以下哪项不属于一般性自我照顾需要的基本要素()
A.空气
B.水
C.预防接种
D.食物
E.社交
5.罗伊认为遗传因素、年龄、自我概念等是属于()
A.主要刺激
B.相关刺激
C.次要刺激
D.固有刺激
E.重要刺激
6.奥瑞姆认为婴幼儿期的需要,包括养成良好的进食,排泄习惯等,应考虑是属于()
A.发展的自理需要
B.健康欠佳时的自理需要
C.一般自理需要
D.治疗性自理需要
E.健康偏差性自理需要
7.以下关于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
B.加强防喷溅的防护管理
C.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及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D.可以回套针帽
E.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8.“我感觉越来越疼了”属于()
A.既往资料
B.健康评估资料
C.实验室检查资料
D.主观资料
E.客观资料
9.对于意识清楚、表达清晰的病人,护士收集资料的最佳来源是()
A.病人本身
B.家属
C.重要影响人
D.医务人员
E.病历
10.“母乳喂养有效”属于()
A.现存的护理诊断
B.潜在的护理诊断
C.健康的护理诊断
D.综合的护理诊断
E.危险的护理诊断
11.以下哪项不属于护理学的任务()
A.恢复健康
B.预防疾病
C.减轻痛苦
D.促进健康
E.治疗疾病
12.以下不属于现代疾病观的说法是()
A.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B.疾病是人体内部活动的偏离和破坏。
C.疾病不仅是体内的一种病理过程,而且是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调。
D.疾病是身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E.疾病是*神附体。
13.解决自主对羞愧的发展危机是哪一期的发展任务()
A.幼儿期
B.婴儿期
C.中年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14.婴儿先会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走,体现了人的成长发展顺序性中的()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级到高级
C.由上到下
D.由近到远
E.由粗到细
15.关于发展的概念,正确的描述是()
A.身高、体重等均为发展的客观指标
B.是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C.是生命中可预期的功能改变
D.是可测量的
E.表现为机体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
1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出现初步逻辑思维的时期是()
A.感觉运动期
B.前运算期
C.形式运算期
D.客体永恒期
E.具体运算期
17.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急危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多少时间内补记()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2小时E.24小时
18.我国《护士条例》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A.年3月26日
B.年5月12日
C.年3月18日
D.年5月12日
E.年5月12日
19.根据我国最新法律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有可能被判有期徒刑的最长期限是()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20.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护士必须取得()
A.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证书
B.高等医学院校学士学位证书
C.护士执业证书
D.护士执业考试合格证书
E.护士资格证书
21.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是()提出的
A.霍姆斯
B.马斯洛
C.奥瑞姆
D.恩格尔
E.贝塔郎菲
22.关于公元前后的护理,说法错误的是()
A.宗教与医护药不分
B.多采用巫术或其他迷信的方法治疗疾病
C.医、药、护分工明确
D.人们认为疾病由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致
E.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将医学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3.“收集病人资料及传递信息”这一方面体现了护士的角色是()
A.计划者
B.教育者
C.决策者
D.沟通者
E.权威者
24.以下关于“以病人为中心阶段"护理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护理的服务对象开始涉及群体保健和全民健康。
B.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学科。
C.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护理人员是保健队伍中的专业人员。
D.护理服务只是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
E.忽视人的整体性。
25.临床上护士通过对病人症状体征的观察来判断病人体内可能的病变主要依靠的是()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间接性
C.思维的逻辑性
D.思维的物质属性
E.思维的深刻性
26.下列哪种证据质量最高()
A.专家意见
B.对照试验但未随机分组
C.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D.观察性研究结果
E.护理专家的临床经验
27.循征护理临床实践要求遵循的基本步骤,首先是()
A.全面收集有关研究证据
B.严格评价研究证据
C.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
D.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病人的护理
E.评价效果
28.善于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反映事物之间的固有、必然的联系体现了思维的()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逻辑性
C.思维的物质属性
D.思维的推理性
E.思维的概括性
29.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体现了()
A.抽象逻辑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再现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E.批判性思维
30.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是()
A.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B.成长与发展理论
C.应激与适应理论
D.一般系统理论
E.人际沟通理论
二、单选题A2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1.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长考虑到辖区内高血压患者较多,于是组建了高血压患者俱乐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这属于护理学哪方面的实践范畴()
A.临床护理
B.社区护理
C.护理教育
D.护理管理
E.诊断疾病
2.张某,女,36岁,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收住院。住院后因为担心工作,一直不安心治病,焦虑不安,病情控制不理想。该患者属于何种角色适应不良()
A.角色行为强化
B.角色行为缺如
C.角色行为冲突
D.角色行为异常
E.角色行为减退
3.张某,男,57岁。肝癌晚期,因大量呕血入院,临终前病人剧烈疼痛,护士小张遵医嘱为其注射一支派替啶,此项护理措施的目的是()
A.恢复健康
B.预防疾病
C.减轻疼痛
D.治疗疾病
E.促进健康
4.医院护士的离职率,护理部在全院护士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指出4个主要的职业上升空间:临床专科护士、临床教学护士、研究助手、护士长,以上护理部的做法属于护理学哪方面的实践范畴()
A.临床护理
B.社区护理
C.护理教育
D.护理管理
E.诊断疾病
5.李女士,因下肢瘫痪自理困难,护士小李为使李女士舒适,为其更换脏污的被单,此时护士小李的角色是()
A.护理者
B.计划者
C.促进康复者
D.决策者
E.咨询者
6.患者,女,32岁,由于过量饮酒产生酒精过敏引发过敏性休克而急诊入院,在入院初期,护患关系的模式应为()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服务-指导型
E.协作-合作型
7.患者,男,36岁,从事地质勘测工作,外出作业受伤,导致股骨骨折,住院治疗。此时护士应向该患者提供的护理系统是()
A.完全补偿系统
B.部分补偿系统
C.护理教育系统
D.护理支持系统
E.以上都不是
8.一名孤寡老人,患急性心肌梗死入院,随即出现心源性休克,此时护士应向该患者提供的护理系统是()
A.完全补偿系统
B.部分补偿系统
C.护理教育系统
D.护理支持系统
E.以上都不是
9.一因车祸受医院急救,因没带押金,医生拒绝为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当病人家属拿来钱时,已经过了最佳抢救时机,病人死亡。本案医生违背了病人应享有的()
A.自主权
B.知情同意权
C.保密和隐私权
D.基本医疗权
E.参与治疗权
10.一护士遵照医嘱给某病人服药,待病人服药后该护士才想起给病人服错了药,就漫不经心的站在走廊的一头对另一头的护士大喊:“老张头吃错药了!”此话被病人听到后,急忙自己寻来肥皂水喝下打算把错药呕吐出来,结果引发严重呕吐加上心力衰竭当场死亡。事后经查,吃错的药是维生素B6。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B6是有益身体健康的,吃错了无妨
B.病人喝肥皂水致死,这是他自己的责任,不关医护人员的事
C.医护人员的语言和行为都要从有利于病人和不伤害病人的角度出发
D.病人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而造成了这样的恶果
E.护士不应该把真相说出来
三、单选题A3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1-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0岁,因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造口术。
1.术后,该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废人”,因此不愿学习造口袋的更换技术,一直让护士及家属帮忙更换,这种表现属于何种心理反应()
A.焦虑及恐惧
B.依赖性增强
C.自尊心增强
D.猜疑心加重
E.害羞感
2.该患者出院以后,终日闭门不出,不愿见人,担心外人发现自己的造口。这种表现属于何种心理反应()
A.焦虑及恐惧
B.依赖性增强
C.自尊心增强
D.猜疑心加重
E.害羞感
(3-4题共用题干)
王某,男,某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住院后常有亲友、下属来院探望,但仍常感孤独,无所事事,感觉人生没有目标。
3.患者产生孤独感的原因是()
A.生理需要
B.审美需要
C.尊重需要
D.求知需要
E.爱与归属需要
4.护士鼓励病人表达自己感受,教给病人适当的技巧,激励其重新树立目标,这是满足病人的哪种需要()
A.生理需要
B.求知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E.安全需要
(5~6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5岁。职业:家务,文盲,诊断:糖尿病。由于该患者不懂普通话,护士对其提出的问题未予以及时解答,因此,该患者入院后对周围的一切都茫然不知所措,不愿配合护士工作,护患关系紧张。
5.这一案例中的护患关系处于什么阶段()
A.观察熟悉期
B.理解配合期
C.合作信任期
D.配合治疗期
E.终止评价期
6.造成该患者不愿配合护士工作的原因主要是()
A.情绪反应
B.期望过高
C.动机不良
D.文化程度
E.心理因素
(7-8题共用题干)
王某,男,57岁,青光眼术后第2日。
7.适用于该病人的最佳护患关系模式为()
A.主动-主动型
B.主动-被动型
C.主动-合作型
D.指导-合作型
E.共同参与型
8.护士在和其沟通时应该注意不要()
A.出入病房时要用语言告诉患者
B.对护理操作发出的各种声音做出解释
C.有意识放慢语速
D.注意观察病人的非语言反馈
E.多使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9-10题共用题干)
病人男,35岁,因车祸伤导致下肢开放性骨折。手术修复后,病人带有留置导尿管,下肢石膏固。
9.术后当天,护士做出护理诊断为“有压疮的危险”,该护理诊断的类型为()
A.现存的
B.健康的
C.潜在的
D.合作性问题
E.综合的
10.术后第四日,护士计划指导病人护理石膏及止痛的方法,此时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有压疮的可能:与局部石膏固定有关
B.急性疼痛:与患侧骨折肢体负重有关
C.便秘:与缺少身体活动有关
D.知识缺乏:缺乏出院后自我照顾的相关知识
E.焦虑:与担心预后有关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环境:
2.健康:
3.文化休克:
4.评判性思维:
5.自我照顾(奥瑞姆的观点):
6.医疗事故: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患者角色特征。
2.简述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简述护理措施的类型。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7分,共14分)
1.患者男,56岁,因视物模糊、行走不稳21天入院。症状及体征:头晕、视物模糊、行走不稳,闭目难立征(+),四肢腱反射(++);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头颅MRI,结果均未见异常;视觉预发电位(P-VEP)示:右眼P潜伏期延长,振幅低,左右眼视通路传导受损。初步诊断:多发性硬化。医生对患者行诊断性腰椎穿刺术以明确病情,术后嘱其去枕平卧6h,以防头痛。然而,其同室病友告诉该患者“自己只躺了一会儿就感到腰酸背痛,因此起床活动,但并未出现头痛”。患者询问护士到底要不要卧床?如果需要应卧床多久?如果不卧床会不会出现头痛?要回答患者的此类疑问,护士不能凭经验作答,需要使用科学的循证方法,帮助护士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最佳护理决策。请写出循证护理实践的步骤。
2.病人苏某,男,44岁,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因为防护不当,从四楼脚手架坠地,当场昏迷,急诊收入院。请问:(1)此时护士应当选择何种护患关系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请说明理由。(2)除外此种护患关系模式,还有哪两种模式,其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A1(每题1分,共30分)
1-5BEECD6-10ADDAC11-15EEACC;16-20EBECC;21-25DCDCB;26-30CCEAD;
二、单项选择题A2(每题1分,共10分)
1-5BECDA;6-10ABADC;
三、单项选择题A3(每题1分,共10分)
1-5BEECA;6-10DDECD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环境:
答案:环境是人类生存或生活的空间,是与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内、外界因素的总和,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
2.健康:
答案: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3.文化休克:
答案:指人们在试图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群体时,因固有的文化价值观、信念和习惯而体验到的不适、无助和不知所措的感觉。
4.评判性思维:
答案:是在普通思维的基础上加上全面分析、评价、对信息的筛选、自主地收集证据等思维过程,是一种自主的、自律的、自我审查和自我改进的思维方式。
5.自我照顾(奥瑞姆的观点):
答案:也称自护。是个人照顾自己的活动,包括维持生命、健康及祥和安宁状态。
6.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六、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患者角色特征。
答案:患者可酌情免除正常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1分);患者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1分),他们有权利获得帮助(1分);患者有治好病的义务(1分)、有恢复健康的义务(1分);患者应主动寻求专门技术的帮助。(1分)
2.简述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答: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1分)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1分)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1分)指导服务对象采纳健康的行为;(1分)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2分)
3.简述护理措施的类型。
(1)依赖性护理措施:执行医嘱的措施;(2分)
(2)合作性护理措施:需护士与其他健康保健人员合作的措施;(2分)
(3)独立性护理措施:不依赖医嘱,护士能独立提出和采取的措施。(2分)
七、问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答案:
(1)寻找循证护理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1分)
(2)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1分)
(3)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进行审慎评价。(1分)
(4)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化为临床证据,并根据临床证据作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2分)
(5)实施该护理计划,并通过自评、同行评议、评审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2分)
2.答案:
(1)此时应选择主动-被动型模式。(1分)此种模式的特征是“护士为服务对象做什么”。(1分)选择的理由:患者昏迷,缺乏正常的思维与自理能力,需要护士主动处置与安排。(2分)
(2)另外还有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模式,(1分)指导-合作型模式的特征是护士教会患者做什么;(1分)共同参与型模式的特征是“护士帮助患者自我恢复”。(1分)
《护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A1(每题1分,共30分)
1-5BEECD6-10ADDAC11-15EEACC;16-20EBECC;21-25DCDCB;26-30CCEAD;
二、单项选择题A2(每题1分,共10分)
1-5BECDA;6-10ABADC;
三、单项选择题A3(每题1分,共10分)
1-5BEECA;6-10DDECD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环境:
答案:环境是人类生存或生活的空间,是与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内、外界因素的总和,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
2.健康:
答案: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3.文化休克:
答案:指人们在试图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群体时,因固有的文化价值观、信念和习惯而体验到的不适、无助和不知所措的感觉。
4.评判性思维:
答案:是在普通思维的基础上加上全面分析、评价、对信息的筛选、自主地收集证据等思维过程,是一种自主的、自律的、自我审查和自我改进的思维方式。
5.自我照顾(奥瑞姆的观点):
答案:也称自护。是个人照顾自己的活动,包括维持生命、健康及祥和安宁状态。
6.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六、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患者角色特征。
答案:患者可酌情免除正常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1分);患者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1分),他们有权利获得帮助(1分);患者有治好病的义务(1分)、有恢复健康的义务(1分);患者应主动寻求专门技术的帮助。(1分)
2.简述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答: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1分)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1分)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1分)指导服务对象采纳健康的行为;(1分)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2分)
3.简述护理措施的类型。
(1)依赖性护理措施:执行医嘱的措施;(2分)
(2)合作性护理措施:需护士与其他健康保健人员合作的措施;(2分)
(3)独立性护理措施:不依赖医嘱,护士能独立提出和采取的措施。(2分)
七、问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答案:
(1)寻找循证护理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1分)
(2)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1分)
(3)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进行审慎评价。(1分)
(4)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化为临床证据,并根据临床证据作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2分)
(5)实施该护理计划,并通过自评、同行评议、评审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2分)
2.答案:
(1)此时应选择主动-被动型模式。(1分)此种模式的特征是“护士为服务对象做什么”。(1分)选择的理由:患者昏迷,缺乏正常的思维与自理能力,需要护士主动处置与安排。(2分)
(2)另外还有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模式,(1分)指导-合作型模式的特征是护士教会患者做什么;(1分)共同参与型模式的特征是“护士帮助患者自我恢复”。(1分)
今日荐读
点击下方图片,看趣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