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血液循环障碍重点
TUhjnbcbe - 2021/3/9 19:52:00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好吗

更多考试资源淘宝店铺:泽成教育

1.充血:

(1)动脉性充血:即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血量增多的的现象。

(2)静脉性充血:即瘀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

①肝瘀血:右心衰竭。

急性肝瘀血时,在肝小叶中央静脉和窦状隙发生瘀血的同时,肝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瘀血性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呈灰*色,因此在肉眼观察,肝脏切面呈现暗红色(瘀血区)和灰*色(脂变区)相间的条纹,类似槟榔切面的纹理,故称为槟榔肝。

②肺瘀血:左心衰竭。

慢性肺瘀血时,肺泡腔中见到吞噬有红细胞含铁血*素的巨噬细胞,因为慢性肺瘀血常发生于心力衰竭时,因此被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③肾瘀血:右心衰竭。

2.出血:

(1)破裂性出血:可发生在心脏、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见于外伤(如刺伤、挫伤等)、炎症、恶性肿瘤的侵蚀,或发生血管瘤,动脉硬化时伴发血压突然升高,导致破裂性出血。

(2)渗出性出血:多见于某些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如猪瘟、猪丹*、炭疽、出血性败血病、鸡新城疫等),瘀血,*物(有机磷、灭鼠药、砷等)对血管的损伤,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等。

3.血栓的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称为血栓。

(1)白色血栓:由血小板、纤维蛋白、少量白细胞组成,构成血栓的头部。见于心脏和动脉系统内,如心瓣膜上。

(2)混合血栓:多见于静脉,主要由血小板、纤维蛋白和大量红细胞组成,构成了血栓的体部。

(3)红色血栓:主要由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组成,也多见于静脉,构成了血栓的尾部。

(4)透明血栓:在微循环内形成的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凝集而成。主要见于某些败血性传染病、中*、药物过敏、休克等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过程中。

(5)血栓软化:管中形成的血栓,一般可被白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以及血液内的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

(6)血栓的机化:不易被溶解吸收的血栓,由血管壁内的结缔组织和内皮细胞向血栓内生成为肉芽组织。

(7)血栓的再通:血栓机化后可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有时候也可以在已经机化的血栓中形成新的血管,使血流得到部分或完全恢复。

(8)动脉石/静脉石:少数没有机化的血栓,也可能有钙盐沉着而发生钙化,在血管内形成结石。

4.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栓子。

(1)血栓性栓塞:发生于脾、肾、脑和心脏的冠状动脉等处。

(2)空气性栓塞:多见于静脉破裂,或静脉注射时不慎注入空气。

(3)脂肪性栓塞:脂肪滴进入血液并阻塞血管。如骨折时移动骨折部位,易挫损血管,发生脂肪性栓塞。

(4)组织性栓塞:多见于组织外伤,坏死、恶性肿瘤。

(5)细菌性栓塞:见于细菌感染性病变。如在左心瓣膜上的细菌性栓子,可向全身各组织器官播散大量的细菌;在右心瓣膜上的细菌性栓子,可向肺里传入大量细菌,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

(6)寄生虫性栓塞:如旋毛虫、圆虫幼虫、血吸虫等。

5.梗死: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发生坏死。

(1)贫血性梗死:即白色梗死,常发生于心、脑、肾等;

(2)出血性梗死:即红色梗死,常发生于肺、肠等。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机体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以全身微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和相继出现止血、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1)发生原因及机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组织严重破坏、启动血细胞破坏、某些促凝物质进入血液、DIC的诱发因素。

(2)对机体的影响:出血、栓塞、休克、贫血。

7.休克

(1)临床表现:血压下降、脉搏频弱、皮肤湿冷、可视黏膜苍白或发绀、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2)休克的分期:

A.微循环缺血期:休克发生的早期阶段,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微循环瘀血期:特点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C.微循环凝血期:特点是不灌不流。

小试牛刀

1.动物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B.肝

C.脾D.肾

E.胃

2.“槟榔肝”的发生是由于()

A.肝淤血伴随肝细胞坏死

B.肝淤血伴随胆色素沉着

C.肝淤血伴随淀粉样物质沉着

D.慢性肝淤血伴随肝细胞脂肪变性

E.慢性肝淤血伴随肝细胞颗粒变性

3.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A.肝脏B.心脏

C.肾脏D.大脑

E.脾脏

4.发生淤血的组织局部()

A.温度升高,颜色鲜红

B.温度升高,颜色暗红

C.温度降低,颜色鲜红

D.温度降低,颜色暗红

E.温度不变,颜色暗红

5.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常见的类型是()

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

C.红色血栓D.透明血栓

E.败血型血栓

6.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和白蛋白

B.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小板和白细胞

E.纤维蛋白和白细胞

7.肺淤血的常见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肝功能衰竭

D.肾功能衰竭

E.脾功能衰竭

8.红色梗死常发生于()

A.心脏B.大脑

C.肾脏D.肝脏

E.肺脏

9.休克早期微循环的特征是()

A.灌少于流B.灌多于流

C.多灌少流D.多灌多流

E.不灌不流

10.在休克发展的微循环瘀血期,微循环的特点是()

A.灌少于流B.灌大于流

C.灌等于流D.不灌不流

E.灌流不变

11.从静脉注入空气所形成的空气性栓子主要栓塞的器官是()

A.大脑B.肺脏

C.肾脏D.肝脏

E.脾脏

12.休克早期机体微循环变化的特征是()

A.缺血B.淤血

C.凝血D.出血

E.充血

软件详细介绍

“兽课网”一款超好用的,执兽电子题库!!

(点击文字阅读)

1—5C、D、A、D、A

6—10B、B、E、A、B

11—12B、A

真题即将断货!欲购从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微店直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液循环障碍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