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多学科成功抢救肩部电锯伤一例
TUhjnbcbe - 2021/3/17 18:09:00

年8月12日上午11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急诊室通知有一名急性大失血的患者将紧急送往手术室。此患者在三小时前被电锯打伤左侧肩部,离断伤,流血不止,现左肱动脉、桡动脉搏动减弱。急诊外科检查后决定通过绿色通道直接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止血,抢救患者生命。

接到电话后,麻醉科急诊班罗中华主任迅速安排人员快速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十分钟后患者进入手术室,表情淡漠,皮肤苍白,心率次/分,血压80/40mmHg,SPO%,餐后饱胃,循环极度不稳定。罗中华主任、单涛主治医师和朱丽丽主治医师三人分工明确,迅速建立深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有创动脉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后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建立气道。同时,骨科蒋纯志主任团队快速上台探查止血,行“清创缝合外固定+血管神经探查修复手术”。因患者受伤时间久,出血量大,术中红细胞压积(HCT)一度小于15%,血红蛋白检测不出,循环很难维持,随时有生命危险。麻醉团队紧急取血,快速大量补液,同时持续泵注血管活性药物,稳定循环,为止血争取时间。

术中共输入红细胞悬液6.5U,血浆ml,补晶体溶液ml,胶体溶液ml。经过两个半小时的不懈努力,出血成功止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转入ICU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

创伤导致的失血,有效血循环量减少,使组织灌流不足,细胞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成人急性出血超过总血容量的15%(ml)即可引起休克。临床上多见于肝脾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股骨或盆骨骨折,宫外孕破裂出血等疾患。失血性休克分为两个阶段:即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当丧失血容量尚未超过20%时,由于机体代偿作用,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表现为精神紧张、烦燥、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过度通气等。血压正常或稍高,反映小动脉收缩,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少。这时如果处理得当,休克可以很快得到纠正。如病情发展,则进入抑制期。?休克抑制期:病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差更小。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四肢冰冷,脉搏扪不清,血压测不出,无尿,还可有代谢性酸中*表现。皮肤、粘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情已发展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DIC)。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补充血容量和积极处理原发病两个方面。补充血容量时估计失血量并不容易,一般可根据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虽然在失血性休克中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在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1.?立刻建立多路输液通道。?2.?补充血容量的原则:在充分补足晶体溶液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输血。因为,在休克时微循环内血液迟缓,血液粘稠成倍增加,此时如先输血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先输入晶体溶液,能使微循环的血液粘稠度下降,有利于增加微循环的血液灌注。3.?已知出血量的输血及输液量的估计:血容量的补充,应按输血ml,同时补充细胞外液ml即1:2.5进行输血、输液。输血量:一般出血量ml以下可以不予输血,只给林格氏液。出血-ml可酌情输血,出血-ml,应输注出血量的70%以上,同时给林格氏液0ml左右。出血ml以上,应输出血量的80%-90%,同时给林格氏液0ml左右。病因治疗:止血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

按照创伤处理的原则,处理骨折、软组织损伤、内脏损伤及血管损伤等。处理时机是休克初步纠正后进行。严重者一面治疗休克,一面治疗原发病,应毫不迟疑地边抢救休克边进行急症手术。辅助治疗:1.保证呼吸道畅通,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时供氧。2.防治心功能不全,输液量接近失血量,复苏效果不显著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能迅速提高血压,改善心脏和脑血流灌注,且改善肾和肠道等内脏器官血流灌注。静滴5%NaHCO3-,纠正酸中*,或使用西地兰,以改善和增强心肌收缩力。3.快速补液后尿仍少可用速尿、甘露醇,同时碱化尿液,给5%NaHCO3-,使成人每小时尿量保持在30ml以上。4.输血超过ml者宜用新鲜血。每输血ml-ml补充钙剂1g,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以避免枸橼酸中*和出血倾向。5.?应用止血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学科成功抢救肩部电锯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