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患者输青霉素第七天,药房发药突然换批号如
TUhjnbcbe - 2021/4/6 18:03:00

医护人员是注射液的终结者,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要守住最后的关口,为其把好用药安全关。

话题

某医院,一名“咽炎”门诊输液的患者,在其输了6天的80万U某品牌的青霉素之后,她还想再输一天,“巩固巩固”疗效,医生为其又开具了一天同规格同厂家的青霉素药物。值班护士门诊值班护士小韩,之前为其输过液两次,这次,又是她值班,今天,她竟然查对出,这次的青霉素与之前六天的青霉素,不是一个批号!

青霉素换批号,需要重新做皮试。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和开单医生,患者不愿意做,医生说,护士你看着办。药房打来电话,说是上次那个批号的青霉素发放完了,重新打开一件,批号就不同了,他们也无奈!

点评

《基础护理学》“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章节中,明确指出:(青霉素)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因此,尽管患者不情愿,医护人员还是耐心劝解,为其做通思想工作,最终,患者在做了这个批号的青霉素的过敏试验,皮试阴性后,护士才敢给患者输注。

静脉用药的临床应用问题,由此可见一斑。

医护人员每天都在跟各种药物打交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但是,切记,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无论如何忙碌、琐碎,也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对如何保障静脉给药过程中的临床输注安全,相信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心里也已经有个谱。

如何确保输液给药过程中的用药安全?

1、

创造安全的用药大环境

静脉输液给药,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医护人员)应接受过专门培训和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

新特药给药前要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

药物使用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临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医患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医护人员遇到拿不准的新特药,最起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认真阅读其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导临床医护人员认真、安全用药。

3、

严格对药物进行查对

用药、注射前,医护人员要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操作前、中、后查对,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有效期。

4、

使用前认真检查药物的质量

医护人员摆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5、

创造安全的输注条件

输液环境要符合感控要求。定期进行清洁,做好物品表面消*、处理,定期开窗通风,定时进行空气消*,保证输液环境符合规范。

6、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进行静脉输注的医疗单元,要备齐抢救用药(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必要的救护条件和设施,如氧气、抢救药、监护仪、救护车等,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7、

规范静脉用药操作

注意中药注射液、新特药的输注要求,除严格参照说明书用药外,还要注意上下药瓶之间,药物在续液的时候,在输液管内发生配伍禁忌。干预措施:输注中药注射液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8、

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护

医护人员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要严密监护,加强巡视,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严防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做好临床应对,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

9、

做好药物不良反应上报

对于临床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认真按照相关规定,对不良事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听取反馈,与时俱进,以改进临床工作。(纳洛酮)

来源:华医网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患者输青霉素第七天,药房发药突然换批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