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腹痛到癌症仅一周这个误诊的病例为所有
TUhjnbcbe - 2021/4/15 17:33:00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01:前置胎盘大出血

正常妊娠时,胎盘附着在子宫体的前壁、后壁或侧壁,胎盘部分或完全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口上,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多发生于高龄产妇,是妊娠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前置胎盘由于大量出血,往往引起产妇贫血,并影响胎儿头部入盆,使胎位异常,导致产妇难产,还会引起产后出血和感染。前置胎盘还可引起胎儿畸形,其发生率高于正常的3~5倍,这可能与妊娠早期血液供应不足有一定关系,严重的可引起胎儿缺氧和胎儿死亡。

急救办法:孕妈妈一定要定时做产前检查,通过做B超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对于流血量多且短期内不可能结束分娩的孕妈妈,或者阴道大量流血已陷入休克状态的孕妈妈,为了降低母婴死亡率,赶快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

02:胎盘早期剥离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妊娠20周以后的产妇都有可能发生。胎盘依附于子宫壁,是母亲供给胎儿养分、氧气的通道。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通过口鼻自主呼吸,胎盘从子宫壁剥离,而如果胎盘在胎儿娩出之前剥离,极易引发产妇大出血危及生命,而且胎儿也会因为被掐断氧气和营养供给通道,造成早产、窒息和胎儿死亡的危险。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国外1%~2%,国内0.46%~2.1%。

急救办法: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立即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取左侧卧位,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及时送检血常规和DIC,做好交叉配血,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一旦确诊,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迅速终止妊娠。

03:胎儿宫内窘迫

宫内窘迫是由于胎儿缺氧所引起,多数发生在临产后,但也可发生在妊娠期。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围产期死亡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常见原因,发生率约为3~5%,是围产儿死亡原因的首位。急性症状主要发生于分娩期,多因脐带因素(如脱垂、绕颈打结等)、胎盘早剥、宫缩过强且持续时间过长及产妇处于低血压休克等而引起。临床表现在胎心率改变,羊水胎粪污染胎动过频,胎动消失及酸中*。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胎儿宫内窘迫,通过高流量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病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时应当终止妊娠,越快越好,以免引起胎儿宫内死亡,或引起严重新生儿窒息。终止妊娠的具体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能够引产的尽量实施引产,否则就应及时剖宫产,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04:产前产时产后子痫

妇女怀孕以后出现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最严重的阶段。是世界范围内构成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迅速抢救。子痫发作时,孕妇或产妇有抽搐发作,或伴有昏迷,抽搐发作时牙关紧咬,全身及四肢肌肉僵直,如果抽搐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患者可陷入深昏迷状态。发生在分娩前的叫产前子痫,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的叫产时子痫,发生于分娩后的叫产后子痫。

急救办法:产前、产时子痫需尽力保护产妇和胎儿,产前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产时需要尽快结束分娩。一旦发生子痫,还需要预防产妇视网膜剥脱,以及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肺水肿、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

05:产后24小时内大出血

产后出血是妇女分娩后的一种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学上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毫升,称为产后出血。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严重的可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经抢救成功能够存活的产妇,往往出现席汉氏综合症、重度贫血,造成子宫切除,严重的影响生命质量。

急救办法:抢救原则为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胎盘因素造成的出血,应人工剥离胎盘,清除胎膜组织,诊断为胎盘植入的,应立即停止剥离,考虑行子宫切除术,若出血不多,需保留子宫者,可保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软产道裂伤出血,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地止血。

06: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它是羊水,特别是胎粪污染的羊水进人孕产妇血循环中引起肺血管栓塞、呼吸循环障碍、过敏性休克、血管内凝血,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急救办法:原则上产科处理应在改善母体呼吸循环功能、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后进行。

①发病时羊膜尚未破裂,则应迅速破膜,以阻断羊水继续进人母体循环;

②第一产程,胎膜已破,宫口仍未开全,胎儿不能立即娩出者,应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因为即使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病因未除,病情仍可能恶化;

③第二产程,宫口已开全,宜及早产钳助产,或胎头吸引,或臀牵引娩出胎儿;

④凡产后发现无法控制的阴道出血,均应尽早行子宫切除术,即使在休克情况下,也要果断进行手术。最好作全子宫切除术,消除宫颈管血窦出血及血窦中羊水内容物由颈管静脉进人母体循环,使病情继续恶化。手术后应置腹腔引流条,以便观察内出血量及凝血情况。

07:产科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的危急重症,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严重的止血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病理产科易并发DIC,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科DIC可发生于正常或异常的妊娠后期、分娩期或产后某一短暂的时期,主要诱发原因为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与子痫),其它如感染性流产等亦可发生DIC。

急救办法:治疗原发病,力争去除病因,如控制妊高征及各种感染,积极处理大子宫产后宫缩乏力,采用按摩子宫及应用缩宫素等方法加速宫缩,如一般方法难以有效止血而发生休克者,应及时行全子宫切除术。积极有效地抢救失血性休克,呼吸支持,维持好必要的氧供,补充凝血成分与血小板,加强各脏器功能的监测。

08:宫缩剧烈致子宫破裂

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裂伤叫子宫破裂。子宫破裂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母儿死亡。子宫破裂多由于产道、胎儿、胎位的异常如骨产道狭窄、巨大儿、脑积水、忽略性横位等引起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强烈收缩而发生。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个别可发生在妊娠晚期,如疤痕子宫的疤痕破裂。

急救办法:医务人员一旦发现子宫破裂的先兆,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宫缩,使子宫放松,尽可能快速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如吸入乙醚、肌肉注射度冷丁等。对已有子宫破裂的产妇,多伴有出血性休克,即便是死胎也必须尽可能就地快速剖宫取出死胎,并快速输液输血,纠正休克。如果破口较大或有多处撕裂,且感染可能很大者,应考虑作次全子宫切除术。

09:产褥感染

医院妇产科-年30例产褥感染病例分析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发病率为6%,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大多数产褥感染的产妇均存在原发病、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而且多由手术及分娩损伤引起,这些因素有些是相互关联的,如产前贫血、体质下降、易出现宫内感染,而宫内感染易发生羊膜腔感染,从而导致胎膜早破发生,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而致产后出血。由于体质下降,易受病原体侵入,从而发生产褥感染。

急救办法:为了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应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及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妊娠相关合并症并及时纠正处理。对于已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应积极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轻症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有效足量的抗菌药物后,可在短期内控制症状和体征并痊愈。尽量清除宫内残留物及感染病灶,高热患者尽量做血培养加药敏试验,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0:臀位合并胎膜早破脐带脱出

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之一,发生率为0.4%~10%,易导致严重的胎儿窘迫。脐带血循环阻断超过7~8分钟则胎死宫内,如不及时处理可致围生儿死亡高达20%~30%。胎方位异常对前羊膜囊压力不均匀,常致胎膜早破,发生脐带脱垂是头先露的10倍,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是头先露的10倍,臀先露导致围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增高。

急救办法:产妇一旦发生胎膜早破,第一时间先拨打急救,并让产妇躺下,以防止胎儿的脐带脱垂,同时采取把臀位抬高的体位,减慢羊水流出速度,待羊水流出量减少后,再将医院。

不可认为预产期未到,不必送医,只要在孕期发生破水,不管有没有子宫收缩,医院就诊,在送院途中,也要保持臀高的躺卧姿势。同时还要注意安抚产妇的情绪,以免情绪紧张加剧宫缩。如破膜时间超过12h,仍无宫缩,应考虑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来源:蝌蚪五线谱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15 17:33:00
刘文斌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s://m-mip.39.net/nk/mipso_8505680.html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62岁男性患者,叫老*吧,刚退休,正准备享天伦之乐。

但这两个月来身体出现了问题,觉得闹心,主要是右上腹疼痛,断断续续地痛,有时候痛得厉害些,有时候又没啥事,在家自己配点草药煲水喝,医院看。

一个星期前,情况有些不妙,因为开始发烧了,最高体温到38.4°C,以为感冒了,买了些感冒药,吃药能退烧,没多久又烧起来。经不住老伴催促,医院看。

因为是在乡村,不远处就有卫生院。所以老*直接奔卫生院去了。

医生问了老*许多问题,老*都如实告知了,就是右上腹不舒服,闷痛,时好时坏,胃口也不是很好,有反酸、腹胀等,厌油腻,吃不得肥肉。

有恶心、呕吐么,医生问。老*说没有。

那头痛、头晕、胸闷、胸痛等等有没有?医生再问。

都没有,就是肚子不舒服。老*有些不耐烦了,我一个肚子痛,扯那些干啥。

医生让老*躺下来,简单做了个体格检查,主要是肝胆方面的,因为老*有右上腹痛、食欲不好、腹胀等,可能是肝炎、胆囊炎等疾病。

认真检查了,肝脏好像有点大,而且墨菲征是阳性的。我们之前反复讲过了,墨菲征阳性意味着胆囊发炎。墨菲征怎么做呢?看下图:

如果胆囊有炎症,胆囊增大,那么当病人深吸气时,胆囊上移,如果这时候我们用力压住胆囊位置,可能会让胆囊触碰到壁层腹膜,从而引起疼痛。这就是所谓的墨菲征。

其他检查没什么了,全身没有出血点、蜘蛛痣、肝掌(这些提示肝硬化),皮肤黏膜也没有*染。从体格检查来看,患者应该是个胆囊炎。尤其是当医生听老*说自己有十几年的慢性胆囊炎病史时,医生更加怀疑是急性胆囊炎了,胆囊炎发作时会有右上腹痛,还会有发热,而且墨菲征也是阳性的。

做个腹部B超吧,同时抽个血,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等。医生建议。老*都同意。医院了,检查肯定是免不了的。

腹部B超看到有肝内低回声,提示肝囊肿。胆囊壁增粗,但是没看到胆囊、胆管结石。抽血结果也出来了,血常规看到白细胞计数偏高一点,而乙肝两对半都是阴性的,证明老*从来没有感染过乙肝,也没有乙肝。肝功能则看到转氨酶偏高一些,ALTU/L,AST80U/L。这些都符合胆囊炎的表现。

有了上述结果,医生就更加倾向于胆囊炎、肝囊肿诊断。

诊断搞明白了,那就治疗吧。

胆囊炎是感染引起的,细菌在胆管、胆囊兴风作浪,引起腹痛、墨菲征阳性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有损伤,因为这些转氨酶平时都是储存在肝脏细胞内的,当肝脏细胞破坏时这些转氨酶就会流出来,我们抽血化验就能看到它们升高。

所以抗感染治疗是必须的,医生给用了抗生素。患者胃口不好,吃东西不多,所以也要适当补充些液体。由于患者有腹痛,医生也用了些解除胆道痉挛的药物,山莨菪碱,能解痉止痛,是医院常用药物。患者转氨酶升高,也用了一些保肝降酶药物。

就这样治疗了一个星期。

然而效果并不好。

1个星期后,患者在病房发生精神错乱了,说胡话,而且感觉整个人很欣快激动,吐词不清。

医生还是有经验的,立即怀疑会不会是肝性脑病了。毕竟患者转氨酶是升高的,肝脏是有损伤的,肝脏损伤到一定程度,肝功能障碍严重了,就可能导致体内代谢异常,要知道肝脏是人体的加工、代谢工厂,一旦肝功能障碍,人体很多代谢出来的有害物质是无法代谢排泄的,比如会出现氨中*,各种有*物质会影响神经系统,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比如性格改变、智力下降、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这就是肝性脑病。

要进一步确认是不是肝性脑病,医生选择做一个很简单的检查。

那就是让患者站立,伸出双臂放平,如果腕关节上下震颤类似鸟翼扑动时,就是扑翼样震颤。扑翼样震颤,往往提示肝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大脑神经病变。

医生这回吓坏了,本来情况还不错的一个患者,治疗一个星期,竟然越来越差,今天甚至还出现精神错乱。即便家属不闹,医生心理也是忐忑不安了。

更何况,家属已经质问起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用药有问题?如果有什么差错,你们得负责。家属已经撂下狠话了。

先不追责,我们先把原因搞清楚,好么。领导出面解释了。

赶紧抽血,重新化验肝功能、肾功能,复查腹部B超等。院领导给管床医生安排任务。

卫生院所有人都胆战心惊,连检验科的人员都提心吊胆,这回大家惹事了。

结果出来了,转氨酶比之前明显升高了,B超提示有腹水,而且似乎看到肝内占位,这个东西跟之前一样,但换了个人看的B超,他给的诊断是肝内占位,至于是什么性质就不好说了,肝癌?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还是其他?不知道。医院检查。

这次的B超结果显得异常谨慎了。

医生决定,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肝占位。患者目前这个情况,真考虑肝性脑病了,而要诊断肝性脑病,需要借助血氨检查、脑电图、头颅CT/MRI等检查,医院并没有开展这些项目,所以没办法确认。

但不确认肝性脑病,也要治疗啊,总不能干瞪眼。院领导说了。

于是按照肝性脑病原则给了些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用了乳果糖、继续抗感染治疗等。为什么用乳果糖呢?解释一些,简单来讲,口服乳果糖到达结肠后会被分解为乳酸、乙酸等,这是酸性物质,能够减少肠道细菌产氨,氨是碱性的。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是疗效确切的,卫生院这个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但一个危重症疾病的治疗,远没有这么简单。

到了第二天,患者出血了,吐血,还有*疸,并且出现短暂昏迷。

这可吓坏了大家,也包括医生。

鲜血从患者口中涌出,家属惊*失色,赶紧呼唤医生救命。医生过来后,也没有很好的止血办法,只能用些止血药,别的手段没了。为什么会吐血呢,究竟是呕血(消化道出血)、还是咯血(呼吸道出血),没人知道。大家估计是消化道出血,因为似乎吐出来的血液里面有些食物残渣。

医生忙前忙活,几波人出出入入抢救室,所有院领导都回来了。

家属这时候问,医院转?

医生这才反应过来,医院,说有危重病人,要转过去。然后把大致情况告知了对方。

医院时,已经是接近凌晨了。

这里的医生接诊病人后,迅速收入了ICU。一边用止血药,一边请胃镜过来判断止血,一边抽血化验。没有人敢拖沓。

抽血结果又出来了,转氨酶更高了,将近U/L,终于可以查血氨了,血氨μmol/L,这个值很高了,医生说要高度怀疑肝性脑病,或者说,患者就是肝性脑病。

问题是,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肝性脑病呢?

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有肝硬化,或者肝癌。所以甲胎蛋白也查了,卫生院没有得查,医院,就给查了,之前应该查却没查的一次性都给查了。甲胎蛋白ng/ml,这个数值超出正常范围了,但不算太高。

一般认为甲胎蛋白超过以上,就要警惕肝癌可能了。但甲胎蛋白升高,不代表就是肝癌,大家要知道。肝癌细胞会分泌甲胎蛋白,其他一些生殖系统肿瘤细胞也会分泌甲胎蛋白,就连慢性肝炎的肝细胞也可能分泌甲胎蛋白,所以不能把甲胎蛋白升高等同于肝癌。医院的医生当然知道这点。

但甲胎蛋白还是有很大意义的,必须要警惕肝癌啊。医生说。

马上再做一个B超,本来可以直接做CT的,但是B超太方便了,而且无创、快捷、方便,还是选择做了。B超看到腹腔大量腹水,肝内占位。

糟糕了,腹水比之前更多了,要么是肝硬化导致的腹水,要么可能是肝癌破裂导致的出血。最可能还是腹水,因为患者的血红蛋白没有下降,不像出血。患者也没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再说,如果真的是有肝癌,并且肝癌破裂的话,B超应该看得出来的。

为了进一步看清楚这个肝内占位是什么,病人被转运过去做了CT。

一开始卫生院的B超认为是个肝囊肿。后来病情进展后,复查B超认为是个肝内占位(不一定就是肝囊肿,可能是别的,比如肝癌)。

患者又似乎不像肝癌,为什么呢。因为患者乙肝两对半都是正常的,没有乙肝。要知道,中国多数肝癌患者都是乙肝进展来的。没有乙肝单独有肝癌的病人不是太多的。而且甲胎蛋白不算太高,不大支持肝癌。

但患者短期内病情进展迅速,即便不是肝癌,也可能有严重的肝硬化,否则不会有呕血、腹水、肝功能持续转差这样的表现。

为了明确诊断,腹部CT是必须做的了。

终于,CT发现肝内实质性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并且,有肺转移了。

家属怼这个诊断不大能接受。我父亲只是肚子不舒服,在卫生院治疗了一个星期,怎么就治出了肝癌呢?而且,如果是肝癌,为什么现在才发现呢。这是不是耽误了治疗?

卫生院确实理亏。因为他们没有CT机子,也监测不了血氨,也检测不了甲胎蛋白,凡是跟肝癌沾边的化验,他们都做不了。还当做胆囊炎来治疗,耽误了时间。患者或许同时也有胆囊炎,但胆囊炎并不是主要的矛盾。

我父亲一定是肝癌了吗?不会有错了吗?家属质疑。

按理来说CT就能做出肝癌的诊断了,很多癌症都是需要病理检查才能明确的。但是肝癌有点特殊,CT就能基本做出诊断,因为典型的肝癌CT表现太特殊了。再加上,你如果给肝癌做病理检查,那就要肝穿刺,肝穿刺是有创伤的,而且可能在穿刺的过程当中导致肝癌局部转移,一般情况就不做肝穿刺了。

但现在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是选择做肝穿刺。

一切准备就绪,患者经过输血、抗休克、减少氨吸收、止血等等治疗后,血压也稍微稳定了,于是就进行了肝穿刺检查。结果肝穿刺的病理检查提示为胆管细胞癌。

对,你没看错,不是肝细胞癌,是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是肝癌么?家属问。

也是。肝脏里面除了有肝细胞,还会有胆管细胞。肝细胞负责解*、代谢等功能,而胆管细胞负责运输胆汁等。打个比方,肝脏就好比机场,肝细胞是主角,是各种飞机,而胆管细胞是摆渡车,专门接送客人。不管是飞机出问题,还是摆渡车出问题,都可以认为是机场出了问题。所以,他们都属于肝癌。只不过通常肝细胞癌是最多见的,占90%,而胆管细胞癌只占10%左右,我们平时所说的肝癌,也多数指的是肝细胞癌,事实上,还有这个容易被忽略的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经常发生在普通肝脏上,而不是有乙肝或者丙肝进展而来,所以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大家以为没有乙肝就不会肝癌,大错特错了。

甲胎蛋白呢?没有显著升高就不是肝癌了吗?也不是,研究表明只有70%的肝癌患者会有明显甲胎蛋白升高。

经过医生的解释,家属算是有些理解了。

患者后来又发生了大呕血,肝昏迷又加重了,经过ICU、消化内科的协力合作,仍然不能更改患者的进程,无奈,在住入ICU第3天就死亡了。

家属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回头找了卫生院。

赔钱。

你们耽误了治疗,而且,如果不是我们家属自己提出,你们都没有往上面转的意思。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家属这个指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必须承认这点。这么个“烫手山芋”,卫生院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医院,这的确是说不过去。但是,说道草菅人命又夸张了,毕竟卫生院也是一直在尽力,而且即便没有明确诊断肝性脑病、肝癌,他们的处理也不能说走错了方向,毕竟后来都是按照肝性脑病在处理了。

但无论怎么说,都是耽误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如果患者能在一个星期前诊断肝癌、肝硬化,会不会能够避免肝性脑病、呕血的发生呢?

这是有可能的。

但也不是说就能起死回生了。因为患者已经有肝癌晚期了,已经有肺转移了。这个预后肯定不会好的了。但不管怎么说,卫生院都有责任。所以判定赔偿了8万元。

只要你一天还在做医生,你每天都在走钢丝。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烫手山芋就会落在自己手上。我们治疗的目标绝对不是躲避这个烫手的山芋,而是想办法如何避免这个山芋变烫。当然,如果能让这个山芋重新生根发芽,那就再好不过了。

吸取教训吧。数据现实,超过30岁,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就会升高了,还是要留个心眼。

上述病例提到了胆囊炎、肝硬化、肝癌、胆管细胞癌等等专业名词,最终患者确诊是胆管细胞癌,这也是肝癌的一种。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病理类型可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癌(上述两种),其中肝细胞癌占90%以上,胆管细胞癌相对少见。

为什么会发生肝癌呢?主要与病*性肝炎(比如乙肝、丙肝)、肝硬化、*曲霉素、酗酒和某些化学致癌物质有关,普通人要想预防肝癌,最关键还是要治疗病*性肝炎、预防肝硬化、少喝酒甚至不喝酒,然后年过40岁后,每年或者半年就有一次体检,这样就能尽早发现肝癌,及早治疗,要知道早期肝癌是可以切除治愈的。

肝癌(包括胆管细胞癌)最常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差不多是右上腹位置),有时候疼痛可以牵扯到右肩背部。此外还会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但这些症状都不特异,很难联想到有肝癌,所以我们还是推荐大家每年有一次全面体检,如果已经知道有病*性肝炎的那就要积极抗病*治疗。

B超检查一般可以发现肝癌,进一步做CT检查基本可以明确。早期发现的肝癌可以直接手术切掉肿瘤,要知道,微小肝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0%,小肝癌约75%,这几乎意味着治愈了肝癌,所以我们强调要早期发现,而早期发现依赖经常体检。

没办法手术切除的肝癌,也可通过肿瘤消融、放疗、化疗栓塞、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但效果会差一些。总之,三甲想说,所有人都吸取教训吧,数据显示超过30岁,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就会升高了,还是要留个心眼。(供稿:听李医生说)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还想提醒大家,请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腹痛到癌症仅一周这个误诊的病例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