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康知有道”,作者:解忧君
检查完房间,开了医嘱后,拿着听诊器,准备接诊新病人。只听到病房里一声清脆的呼叫:医生!Xx床患者说注射后不舒服,心慌,胸闷!过来看看!
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患者输液时有不适,如何识别输液反应是否是疾病本身引起的?
什么是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是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包括热原反应、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引起的反应、静脉炎。其中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较为常见,但难以区分,治疗方案不同。
热原反应还是过敏反应?
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均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症状。
热原反应较冷,寒战更突出。10~15分钟左右就可以变成冲水了。发冷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分钟内临床发展相对于后者相对稳定。
过敏反应的本质是即刻过敏性休克,症状——为淡灰色,恶心呕吐,冷汗淋漓,虚脱,气短,脉搏急促,频繁死亡,晕厥,甚至休克,心脏骤停。与前者相比,临床过程在几秒钟内迅速得多,没有寒战和高烧。
两种治疗方案也不一样。热原反应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过敏反应以抗过敏为主,必要时需要抢救治疗。
区分药物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的要点如下:
下面,让我们再看几个病例,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区别。
病例1
一名38岁的女性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她接受了口服保肝药物和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的治疗。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约20分钟后出现寒战、高热和头痛。最高体温38.9,血压:/75mmHg,血压:90次/min。
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静脉注射5mg地塞米松后,患者病情好转。送检患者的液体和输液器具,发现10%葡萄糖注射液内*素检查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位患者,病房里另一位接受静脉滴注葡萄糖的患者也有类似症状,治疗方案同上。
分析:患者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后出现寒战、寒战、发热等症状,经激素和对症治疗后好转。本案为群体性疾病,输液中内*素检查阳性,热原反应诊断明确。
病例2
30岁女性,诊断为“活动性乙型肝炎”,用胸腺肽50mg+10%葡萄糖溶液治疗。病人没有过敏史。使用药第6天后,患者在输液后约10分钟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
体检:体温37,血压60/37mmHg,心率次/min,肺部听诊听不到干湿罗音,脉搏微弱。患者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l,50%葡萄糖注射液4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症状改善,血压升高。
分析:病例中患者的特点是静脉输液后5~10分钟内突然休克,均伴有支气管哮喘,无寒战和高热。其他同期用药患者无类似症状反应,与病例1明显不同,表现为寒战高热,多个患者同时出现症状。
严重过敏时要注意立即抢救,注意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的发生。通过对这两组病例的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热原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的区别,有利于及时采取临床措施。但要注意与疾病本身引起的寒战、高热区分开来。
输液反应还是疾病本身?
发生速度:的发展一般更为缓慢,病程为10分钟,很少突然发生。但输液反应发生相对较快,时间进程以分钟为单位记录。
症状体征:病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在它发生之前,大多数人会有寒战或其他伴随相关部位感染的严重症状(如肠道感染引起的严重腹痛)。输血反应引起的寒战和高烧比疾病本身更严重。然而,在一些严重的感染中也会出现严重的寒战和高热。
如果患者在输液前没有寒战、高热等症状,但在输液前15~30分钟内出现,则很可能被诊断为输液反应。此时需要进一步鉴别是热原反应还是过敏反应。
—THEEND—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