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紧急救治
3.1救治原则与目标
救治原则: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护功能第二,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基本治疗措施包括控制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液体复苏、止痛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同时重视救治过程中的损伤控制复苏策略,如损伤控制外科、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允许性低血压、输血策略、预防创伤凝血病等。3.2气道与呼吸管理
有效的气道管理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呼吸支持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如果自身不能维持其气道通畅及有效通气,快速诱导麻醉插管(RSI)是保证气道安全的确切方法。
3.3循环通路建立与液体复苏
1、循环通路选择①院前循环通路的选择:首选外周大静脉通路,如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失败,有条件应考虑骨髓腔通路。②院内循环通路的选择:首选建立有效的外周静脉通路,并尽早建立中心静脉通道。2、输血与液体治疗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通常出血量较大,及早进行快速输血维持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灌注,保证主要脏器的氧供。3、容量复苏策略
建议对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使用限制性的容量复苏策略,直至已确定完成早期出血控制。在院前环境下,一般以维持收缩压80mmHg或者可触及桡动脉搏动为目标。如果达不到,可降至触及颈动脉搏动或者维持伤者基础意识。通常情况下收缩压(SBP)达到60mmHg可触及颈动脉、70mmHg可触及股动脉、80mmHg可触及桡动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