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把休克、昏迷、晕厥混为一谈,但其实这三种情况是分别不同的三种危险状态。不是独立的疾病、不是疾病的名称,更不是一种相同的疾病。这三种情况的病因、临床表现、危险程度、救治方法也完全不同。今天小编先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休克?如何辨别?如何应对?
休克,就是机体由于严重出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血压急剧下降、身体循环血量减少,导致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患者出现脸色惨白、四肢冰冷和虚脱等表现。休克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并发症严重,甚至可引起死亡,所以必须给予及时抢救。
根据休克的原因,可以分为5类:
心源性休克:心脏病突发时,心脏不能有效泵血,或心律失常引起循环血量减少而导致休克。
低血容量休克: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后的体液渗出,长期腹泻或呕吐导致体液过度丧失而引起休克。
感染性休克(中*性休克):由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中*会使血管异常扩张,血压下降而引起休克。
过敏性休克:如对青霉素药物过敏,使血管舒缩障碍,回心血量突然减少,导致休克。
神经性休克:由强烈精神刺激、剧烈疼痛、脊髓麻醉意外等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有效血容量不足而导致。
休克的诊断标准——“1+2+1”原则:
“1+2+1”原则:凡是符合以下第一项,第2、3、4项中的两项,以及第5、6、7项中的一项即可判定为休克。
⒈有诱发休克的原因,如大出血、心肌梗死等。
⒉意识异常。
⒊脉搏细速,大于次/分,或者无法触及脉搏;甲床(即指甲覆盖的那块皮肤)充盈时间延迟,大于2秒。
⒋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征呈阳性、皮肤花斑、黏膜苍白或发紫。
⒌尿量少于30毫升/小时,或无尿。
⒍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30毫米汞柱以上或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
⒎收缩压小于80毫米汞柱,脉压差小于20毫米汞柱。
休克判定四大诊断流程:
一看:看意识、肤色、颈动脉和甲床。
二摸:摸肢体温度、湿度和脉搏。
三测:测血压和脉压。
四察:观察尿量。
休克的现场急救:
采取舒适的体位:让患者呈平卧位,下肢稍抬15°~20°,利于静脉血回流;当合并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适当提高,减轻肺部负担。
保持呼吸道畅通: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入呼吸道。
针对休克的原因进行救护:如因外伤引起失血性休克,应采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填塞止血法等进行现场救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意识、呼吸、心跳、血压和尿量情况。
及时求救,注意保暖:及时拨打,并告知病情,呈交病情记录。全程陪伴患者,注意保暖。
就地施救,坚持到底:当患者呼吸停止时,应马上开展人工呼吸、徒手胸外心脏按压,一直持续到医务人员到场为止。
编辑:陈灿
学急救,找健安
欢迎报读美国心脏协会(AHA)
5月28日急救证书课程
我们专注于:普及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靠谱的急救技能!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