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概论
●休克定义:是机体受到强烈损伤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一种危机状态,是涉及临床各科严重威胁生命的病理过程
●中心环节: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在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及休克或休克复苏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无病理关联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失血与失液
●烧伤
●创伤
●感染
●过敏
●急性心力衰竭
●强烈的神经刺激
●分类
●按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分类
●低排高阻型:最常见
●高排低阻型:
●少见,又称“暖休克”,可见于感染性休克
●低排低阻型:常见于休克晚期
●分期和发病机制
●休克早期
●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甚至无灌流,组织微循环呈缺血性状态;
●微循环缺血的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其他体液因子的释放
●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动脉血压的维持
●回心血量增加:自身输血和自身输液;
●心排出量增加;
●外周阻力增高
●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主要临床表现:
●因皮肤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冷
●因汗腺分泌增加而出汗
●因交感神经心率和缩血管作用使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脉压减小
●因肾脏缺血而尿量减少
●休克期
●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多灌少流,灌多于流,微循环呈淤血性缺氧状态;
●微循环淤滞的主要机制
●酸中*
●局部扩血管物质增多
●内*素的作用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微循环淤滞的后果
●微循环淤血的根本原因是缺氧和酸中*
●此时休克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
●主要临床表现
●血压进行性下降
●心脑肾供血不足,患者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心搏无力
●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皮肤苍白→发绀,出现花斑
●休克晚期
●微循环的变化特点:不灌不流,灌流停止,甚至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微循环凝血的主要机制
●血液流变学变化
微循环淤血加重,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凝血系统被激活
●促凝物质增多
●TXA2-PGI2平衡失调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微循环衰竭的后果
●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大量输血补液,血压回升,毛细血管血流不恢复
●临床表现
●病危
●休克时器官功能障碍
●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休克肺)
●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休克肺的形态学特征为严重的间质性肺水肿
●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肾)
●休克时最易损害的脏器之一
●临床表现少尿、无尿,伴氮质血症,高血钾和代酸
●肝功能障碍
●心功能障碍
●脑功能障碍
●胃肠功能障碍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肺是休克引起MODS时最常累及的器官;肾脏是休克时易受损害的器官
●定义: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主要是指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相继或同时发生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形式
●单相型:创伤与休克直接引起的速发型
●双相型:创伤休克后继发感染引起的迟发型
●常见休克的病变特点
●低血容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