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旗文稿》/22
年11月9日,举世瞩目的年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深陷“录音门”、“税单门”以及时常口无遮拦、毫无执*经验的纽约地产商唐纳德·特朗普作为共和*候选人击败了深陷“邮件门”、“信誉门”、克林顿基金会丑闻以及时常在国际社会上指手画脚的民主*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让美国人民终于在“两个烂苹果中选出了一个不太烂的苹果”。历时一年多的这场“民主”闹剧,不仅让美国国务卿克里觉得“此次大选令美国在世界舞台上蒙羞”,“影响了其他国家对于美国的看法,场面时常十分尴尬”,也使国际社会惊呼此次美国大选的结果会给世界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纵观年美国大选,本质上仍然是一场权贵的游戏、民主的闹剧,但其跌宕起伏的过程、出其不意的结局折射出美国国内社会的一片乱象,可以说这是新自由主义的恶果在美国国内的集中展现。
众所周知,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多次包装和变形,在上世纪90年代经过所谓“华盛顿共识”之后粉墨登场,由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推销。新自由主义具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经济上推行绝对自由化、彻底私有化和全面市场化,认为市场经济是与私有制匹配的唯一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制度;*治上实施所谓的“宪*民主”,认为西方的**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等*治制度完美无瑕;价值观上主张“个人主义”,认为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国际战略上推销“全球一体化”,主张将整个世界纳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体系之中。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策在一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动下,迅速向拉美、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发展中国家蔓延开来。
虽然一些国家一度恢复了短暂的经济增长,但它带来的问题更多、矛盾更严重,并很快以不同形式先后在各国爆发。比如,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药方推行“休克疗法”,一度造成货币飞速贬值、国际资本外逃、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实体经济不断衰退、宏观经济动荡不安,经济出现负增长,被俄罗斯人视为一场“俄罗斯的悲剧”。再如,拉美国家在实施新自由主义*策后,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出现高失业率与经济萧条相伴,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如今,连美国自身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一、新自由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于年3月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GDP增长率现在基本上就是零。”“我们有19万亿美元的债务,我们就像坐在一个大气泡上,如果破了,结果会非常惨烈。”“我们美国也并不是世外桃源,美国在崩塌,看看那些内陆城市,我们的内部正在崩塌。”对于美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特朗普说:“我们美国自己也有很多贫困现象,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工作。”“看看年轻黑人的失业问题,甚至达到58%—59%,太难以置信了,而且不只年轻人,所有美国黑人的失业率都非常高。”特朗普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自由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相关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新自由主义在美国经济上结出的最大恶果,是始于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对于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来说,其恶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复苏乏力。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28%。除去年和年的负增长,—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也仅为2.23%。因此,这次美国经济复苏是二战后最疲弱的一次,低于以往2.8%的增长速度更低于年至年经济上行期3.6%的增长纪录。虽然美联储在年12月启动近10年来首次加息,正式确认美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多数观察家认为,美国经济并未完全恢复危机前的全部动能。
二是虚拟经济膨胀。这是金融垄断的畸形发展导致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相脱离所致。据统计,虚拟经济和服务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从年的11%上升为88%;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的利润占到总利润的70%;金融衍生品总量在年为72万亿美元,年增长到万亿美元,10年中增长了9倍,而经济总量只增长了不到1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必定造成泡沫,而泡沫一旦破裂就会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三是美国贫富差距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一度超过10%。大量的工人丢失工作,也导致了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并使中产阶级进一步萎缩。皮尤研究中心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和美联储的数据所做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中等收入家庭占所有家庭比例已经从年的61%减少到年的49.4%,也就是说美国家庭的结构正在从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球”状逐渐向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变化。此外,则是实际家庭收入最近24年停滞不前。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复苏比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快,但普通家庭的处境没有明显改善,与整体经济活动的表现形成明显的反差。
可以说,美国经济陷入困境,是经济上推行绝对自由化、彻底私有化和全面市场化的结果,是减少*策干预、放松金融监管、倡导金融创新、膨胀虚拟资本的结果。只有抛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策,才能逐步扭转这种困境。
二、新自由主义对美国*治的影响
年美国大选在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间举行了三次电视辩论,每次辩论中双方均进行了相互的人身攻击,沦为对骂闹剧。特朗普在年3月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我想国家已经分裂就是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无论你承不承认,事实如此。在这个国家,种族之间有很深的隔阂,情况并未好转。”希拉里在11月9日发表败选演说时也承认:“我们都有目共睹,我们国家的割裂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特朗普则在胜选演说中呼吁:“现在是美国从分裂的伤口中重新捆成一团、团结在一起的时候了。”由此可见,美国*治分裂是多么的严重。
首先是美国**的分裂。民主*人奥巴马虽然在年连任总统,但共和*却在年中期选举中一举取得参议院控制权,同时继续保持在众议院的多数*地位,美国*治进入“分裂*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和共和*很难在*治上开展有效合作,国家机器运转举步维艰。实际上,过去10年间,*治僵局几乎成为美国*治的同义词。国会两大**往往立场相左、针锋相对,两极化背景下的“府院之争”不断恶化,甚至在地方层面,州级立法机构里**间也很难真正妥协,整个国家机器常常面临“停摆”,僵局难破。
其次是选举制度遭受挑战。按照美国选举制度的规定,不论大选竞争有多激烈,权力平稳过渡、输者向赢者承认败选是美国的一项传统,也是美国引以为傲的制度。但是,特朗普在年10月19日第二场总统辩论结束时回答主持人提出的是否接受大选结果时称:“到该说的时候就会说。现在,先保留一个悬念。”特朗普的此番表态震动了美国媒体。舆论认为,如果特朗普真的拒绝承认大选结果,这将是对美国运作了多年的民主制度的挑衅,是对美国现有*治制度最核心理念的否定。结果,特朗普如愿以偿地当选总统了。但是,希拉里的支持者却不买账,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多个城市举行示威游行活动抗议特朗普当选总统。这是对美国选举制度的莫大讽刺。
再次是种族之间有很深的隔阂。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平仍旧是美国社会的恶魔。年8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在民权运动结束即将50周年之际,不到4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在种族平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49%的美国人认为还要“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实现种族平等,而持有这种观点的黑人为79%,35%的黑人称他们在过去一年中因为种族或族群身份受到了歧视或不公平待遇。年以来,由弗格森事件引发的对种族歧视和执法不公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