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说:“鲍威尔是个真正的死硬分子,他应该为我们卷入灾难性的中东战争负责,今天鲍威尔宣布将票投给另一个死硬分子,昏昏欲睡的乔.拜登。鲍威尔不是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他们没有,而我们还是去打仗了。”
乖乖!可知这给全世界带来多么巨大的震撼吗?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任美国总统公开承认所谓“情报失误”,也从未承认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特朗普的小商人心态尽展无疑。为了攻击共和*内的建制派*客、科林·鲍威尔,特朗普已经无所不用其极。捅破“国家秘密”的窗户纸不说,也让美国从只能被道德谴责升级为有可能在法律上承担责任——小布什*府要员可能被判战争罪。
西方世界一片哗然。曾经跟着美国积极出兵的英国更是如此。为了维持对伊战争名义上的“正义性”,西方对国内民众表示:消灭萨达姆*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其实是捍卫国家安全,保卫民众。
现在,美国*府公开承认——发动这场让十几万伊拉克平民死亡,万人失去家园的战争,把伊拉克搞得四分五裂,沦为一个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没有工作,只有“民主”的地方的战争,完全基于谎言。
而且,当年的*客,特别是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大概率明知谎言却坚持开战,耗费巨资,士兵死伤,却偏偏不为了保家卫国。
西方民众会不会沸腾,会不会用选票搞*治清算?美国内讧就内讧吧,怎么一不小心把西方的老底给揭了?
伊拉克战争完全是一次肮脏的分赃战争。满足了美国的地缘*治利益,以及极少数的*工、石油财阀和*客的连任资本。所谓的“安全威胁”、“生化武器”、“散播民主”完全是无耻谎言。
美国之所以选择摧毁伊拉克,是因为:*事上,伊拉克位置险要,足以充当美*控制中东的新基地,美*早在海湾战争中已将其完全摸熟;经济上,伊拉克已探明石油储量全球第三;*治上,萨达姆自海湾战争开始便是西媒口中“臭名昭著”的暴侰。这些被民主、共和两*看在眼里。扩张美国的地缘影响力是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最大的*治正确之一。民主*的克林顿炸垮了南联盟,轮到共和*的小布什拳打中东了。新世纪初正是美国冷战后国力巅峰,中东的另一大玩家——俄罗斯疲软不已,欧洲和中国更不足为惧。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
唯独缺少一个开战理由。
年2月,CIA局长特尼特就在国会宣称:萨达姆正在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对此有着最严重的关切……萨达姆已经重建了几个关键的导弹生产联合企业。
年1月30日,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里首次提出伊朗、伊拉克和朝鲜是支援恐怖分子的“邪恶轴心国”(axisofevil):“(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的不单是美国,而是世界上所有热爱自由的人。”
“邪恶”具有很强的宗教含义,美国明摆着在意识形态上制造信仰层面的敌手,发动战争就有了神学的正当性:美国是“天国”,美*是“天*”。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萨达姆的战争视作耶和华与安拉之间的战争。
可见,美国早就开始布局,远早于事件。舆论上的、情报上的、*治上的、外交上的……谎言五花八门,一应俱全,要啥有啥,真实无比。
当时,英国工**府不仅知道美国的所谓“情报”是谎言,更参与编写谎言。年9月,伦敦发布一份重量级*府文件:英国确信萨达姆一直在不断生产生化武器,并努力开发核武器,弹道导弹射程正在扩大。英国认为,伊拉克竭尽全力将核武器藏了起来。
英国情报机构在捏造情报上,一点不逊于美国情报机构。国安机构的*治性炔远超其安全性的基本职能。有了英美特殊关系下的言之凿凿,那个西方国家敢说一句不是?年底,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伊拉克有大杀器已经成为西方“共识”,无论是伊拉克平民的牺牲还是美国的高昂*费预算都很值得。
彼时,联合国核查小组屡次深入伊拉克,均一无所获。
没有证据,英美的结论更加坚实:你品,你细品,萨达姆为什么要把核武器藏得这么深呢?年初,小布什*府言之凿凿:萨达姆拥有“在45分钟内就能组装并发射”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美达成一致:阻止萨达姆野心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尽快*事干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战争爆发前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媒大量发布专栏、社论,认为伊拉克战争不可避免,布什总统“正在努力使世界变得更安全”,全力支持美国发动战争。《波士顿先驱报》、《达拉斯晨报》和《芝加哥太阳时报》等则强烈支持美国帮助伊拉克实现“*权变更”,只有这样才能让伊拉克解除武装。
CNN、FOX等电视台全天候滚动式报道,渲染“邪恶”的萨达姆*权“无恶不作”,推翻它极其“必要和迫切”,捏造萨达姆*权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恐怖主义的联系,对美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全球各地声势浩大的反战游行?要么只提一嘴,要么绝口不提。
NBC以“在战时有损公司公众形象”为由,封杀了菲多·多纳休的访谈节目,只因节目中邀请了不少反战人士。
在媒体渲染下,美国公众不仅认为伊拉克战争能很快结束,伤亡极低,甚至幻想不战而胜。3月22日,民调显示,72%的受访者支持伊拉克战争,比一周前高出13个百分点。布什的支持率则从58%升至71%,最终成功于年连任——上万条伊拉克人的性命,挽回了小布什下滑的支持率。
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坚决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部分原因是希拉克特使与萨达姆详谈,结合外围情报确证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的开战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时任法国外交部长德维尔潘在联合国安理会慷慨陈词,表明了坚定的反战立场,获法国民意大力支持。
美国*府和媒体指责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是落伍的“老欧洲”,波兰、乌克兰则是进步、积极的“新欧洲”。美国国内掀起反法浪潮,国会餐厅拒绝薯条(FrenchFries)和法式面包,不改名不能上菜。
即便如此,法国依旧无法阻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年3月20日,英美绕开联合国公然入侵伊拉克。一个月后,萨达姆*权崩溃,伊拉克一片混乱。
伊拉克战局已定,为了重建合同,法国低下头选择与美国合作。美国却一直记着仇。年12月9日,《华尔街旦报》指出:在伊拉克重建工程的招标中,法、德、俄三国不得参与。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布什家族在得克萨斯州靠石油产业挣了大钱。卡来利投资集团是美国最大的*火商之一,小布什是该集团董事,老布什是集团顾问。
副总统切尼手下的哈里波顿能源公司,股价翻了5倍;切尼的大女儿丽兹·切尼是“伊拉克重建委员会”的负责人,凭借俄罗斯“休克疗法”的经验,从伊拉克捞了不少油水,至今仍是美国国会众议员,共和*三把手。切尼的妻子曾在~年担任世界著名*火企业、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董事,但不参与公司管理,每年吃空饷12万美元。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任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旗下的兰德公司董事和生物科技企业吉利德公司总裁,手下持有大量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的股票,等到战后股价大涨才将全部抛售——按规定,联邦*府官员必须在任期开始前将其全部出售。此外,国防部空*事务官阿尔伯特·史密斯曾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副总裁。
佩洛西?当年她也是众议院议长,权力大的很。贪污腐败……不对!民主的贪污能叫腐败吗?那叫“*治献金“、“民主筹款”和竞选募捐。
自年以来,美国*工企业总共提供了8.8亿美元的*治献金,平均每个选举年(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约万美元左右,大多数流向共和*。阿富汗战争后的年国会选举时,美国*工企业提供的“竞选募捐金”高达万美元。
据美国超*派机构“*治反应中心”的统计,包括个人、团体捐赠及“软钱”在内,美国各大*工企业在年大选中向共和*提供了至少万美元的竞选资金,助力小布什成功连任。诺斯罗普·格鲁曼、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公司等老牌*火商和“联合科技系统”等*火界新秀都是最大捐助者之一。
年7月16日,揭露伊拉克战争真相的《契尔考特报告》浮出水面。这份洋洋洒洒12卷万字的报告证明了一个公开的秘密:美*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全部不成立。正相反,此战打破了中东地缘*治格局,引起了“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兴起——恐怖分子反而越打越多。面对证据,英国*府称被情报机构“误导”。年,时任首相卡梅伦公开致歉并承诺加强对情报机构的约束。美国国会发布报告表达对“情报有误”的愤怒,要求加强情报改革和信息审查。年12月,接受CNN采访时,众议长佩洛西语出惊人:早在战前,美国*府便知道伊拉克没有核武器,情报机构也没有相应证据。虽说当时的美国共和**府的确恶意欺骗公众,但她却并不认为小布什犯下“值得受指控的过错”。至今仍没有任何西方*客,为当年的错误决策而被起诉。总之,发动战争的原因不是伊拉克确实拥有大杀器,而是因为英美吃定了伊拉克没有“大杀器”。稍微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特朗普不惜抖露机密也要破口大骂的人——科林·鲍威尔,正是小布什时期的国务卿,就是于年2月,在安理会上手持一小瓶洗衣粉,宣称“这便是对伊拉克开战的证据”的,张牙舞爪的外交官。鲍威尔是典型的建制派*客。早在老布什时期,鲍威尔就在*中任职,官至四星上将(战后和平时期美国最高*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至今仍在*队有巨大影响。既然是共和*的人,特朗普本应拉拢,可“懂王”偏偏是一个要求下属绝对服从,不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非主流*客,一路爆锤希拉里,靠的就是反建制、反精英。更何况,鲍威尔又是第一位公开支持民主*候选人的共和*要员。6月7日,鲍威尔接受CNN采访时称:“特朗普不是一位有效率的总统,而且一直撒谎,从就职典礼就开始撒谎,年我没有投票给他。”当被问及是否支持拜登时,鲍威尔肯定地说,“我将为他投票。”在大选冲刺阶段带头倒戈,鲍威尔直接戳破了其他共和*人物只批评不反对的立场,必然带来不利于特朗普选情的消极影响。特朗普能不生气?能不愤怒?这其中更深刻的逻辑是:特朗普的当选掀起了反建制、反精英的民粹主义浪潮,公务员队伍和国会议员被彻底、全面地清洗。民主、共和两*建制派的长期默契被打破,财团、企业再也不能以*治献金的形式两头下注,要么赢者通吃,要么满盘皆输。美国国内*治格局的改变,必然引起建制派的跨*派团结。布什家族深耕于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又在石油财团中有巨大影响力;罗姆尼家族则深刻影响着金融业,犹他州和马萨诸塞州也是其地盘。今天的主角之一——鲍威尔是黑人,也是前*务要员;特朗普的前防长马蒂斯与*火集团关系密切,前国务卿蒂勒森是美孚石油公司的前CEO。这些人都被特朗普狠狠骂过,更窝火的是,有些大佬只是在弗洛伊德危机中居中调停,劝劝架而已。小布什就因为“立场不坚定”,没能及时而绝对地支持特朗普而被挂在推特上指名道姓。特朗普也是目光短浅,前总统淡出*治,不多评论是*治惯例,好容易打破惯例,危难关头帮你灭火,特朗普还嫌火不够大。特朗普根本不讲斗争方法,非要强迫中间力量选边站。不支持就是反对,反对就要被怼。敌亼搞得多多的,朋友搞得少少的。因此,上述几伙人也步调一致地反击特朗普,支持民主*的拜登。这对特朗普而言是非常不好的信号——建制派的力量,无论特朗普再能折腾,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破除干净。这不,CNN宣布特朗普支持率大跌,拜登却罕见地超过50%。情形危急,*内大佬投敌,显然是两*建制派达成“赶走特朗普”的空前一致,联手绞杀即将到来。特朗普再也不能捡到两*不择手段击败对方的空子,民主*也不可能大意轻敌,放着“稳赢”的民调支持率而忘记刺激、呼吁选民投票。进一步地,受够了特朗普的欧洲盟友们,被关税和*费摊派而苦恼的日本、韩国,在开放市场上让步的印度,在看到大佬投敌、民调反转之时,很可能举棋不定,继续押宝。特朗普嘚瑟三年换来的利好,偏要在大选冲刺时难产,特朗普该如何证明美国已经再次伟大,如何证明“美国人将厌倦胜利”?江北烟雨人十分可取,辣么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