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在这本最新回忆录中,曝光权力角逐真相,揭秘苏联解体全过程,破解历史谜团,披露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对新思维、公开化、戈式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等*治事件进行了思考。
书中,戈尔巴乔夫详细叙述了他与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叶利钦等风云人物之间的交往和恩怨。作者对一生的总结性回顾以及大量首次曝光的珍贵图片,使本书成为研究苏联*治较可靠的一手资料。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维尔纽斯事件
进入年,国家没有得到预算的批准。俄罗斯行*当局阻止了预算的通过。制造业的下降速度加快了(与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5%)。新成立的苏联*府也犯了错误。苏联企业进行的零售价格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被中央*府将财*杠杆交给加盟共和国的做法所抵消。由于不平衡的工资上涨,加盟共和国的通货膨胀迅速加剧。不过,当时苏联层面的货币和财*改革并没有采取“休克疗法”,并没有取消对于大部分民众的最低生活保障。但是,左右翼激进派继续争权夺利。
1月12日夜里发生在维尔纽斯的事件,对于国家的*治和情感都是极大的考验。*队拒不执行苏联总统下达的命令,而是听从了据称是驻地指挥官的命令,攻占了由支持独立的民众守卫的电视台。而苏联总统的命令是要用*治方式而非武力来解决立陶宛首都日益加剧的冲突。十四人死亡,更多的人受伤。这个令人极为遗憾的悲剧性流血事件被用于纯粹的*治目的。很难让人摆脱这样的想法:有人非常想让苏联总统对这次流血事件负责。我竭力避免危机的升级,拒绝对立陶宛实行总统直管,因为我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我重申不能允许有人不经宪法程序,而是使用武力或通过*方“未经授权”的行动去夺权。
与此同时,叶利钦立即飞到塔林,与波罗的海国家的领导人会面,在发给联合国的一份通报中将维尔纽斯事件称为“苏联对立陶宛的侵略”。在号召驻扎在波罗的海国家的*人保持克制的时候,叶利钦发表了体现其固有的挑衅风格的宣言,称“很显然已经不可能在没有俄罗斯*队的情况下捍卫主权”。在苏联最高苏维埃,我强烈谴责这个前所未有的、意义深远的宣言,这实际上是提出分裂*队的威胁。
在莫斯科和其他几个城市,激进反对派组织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示威游行,要求苏联总统辞职,指责苏联总统制造了维尔纽斯悲剧。民主俄罗斯运动领导人直接导演了这场反戈尔巴乔夫的运动。年2月,叶利钦在电视上直接对戈尔巴乔夫宣战:“我断绝与总统本人及其*策的一切联系,要求他立即辞职。”随着3月17日苏联公投日期的临近,叶利钦领导的反对派势力急剧提高了反戈尔巴乔夫和反苏的调门。3月初,民主俄罗斯运动支持的*治罢工再次在库兹巴斯矿山和其他地区发生,要求苏联*府下台。整个国家的经济,特别是钢铁工业和农业再一次遭受重大损害。五个炼焦炉组和二十座高炉在年的最初几个月被关闭。
规模浩大的反戈尔巴乔夫抗议集会在莫斯科市中心的马涅什广场举行。类似的示威游行在俄罗斯城市举行,号召公民们在公投中反对保留苏联和改革苏联。当时的很多媒体都掌握在反对派手中,没日没夜地播出苏联历史上最为困难和悲剧性的事件。
传单、招贴画和电台广播都在不停地号召人们不要去参加公投,或者是投反对票。叶利钦授意的反对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口号标语更是到处散发。但是,由反对派挑唆的矿工大罢工并没有达到其组织者所期望的目标,反对派未能破坏公投,也未能争取到超过半数的反对保留苏联的票数。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民众参加了公投,号召保留和改革苏联。
这个成功是在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面临国家崩溃的威胁的条件下取得的。利用这个成功,我邀请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领导人一起召开一次参加人数受限的秘密会议,以起草一项落实专门的建设性行动计划的方案。
会议是在我的提议下召开的,于4月下旬举行,被称为新奥加廖沃9+1会议。叶利钦也参加了会议,他那个时候希望为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新奥加廖沃这个总统郊外住宅,我们通过了一项联合声明,决定立刻采取措施来稳定国内形势和克服危机。我们明确声明:主要的稳定方法就是尽快签署新《联盟条约》。
新奥加廖沃达成的协议起到了抵挡攻击总书记行动的作用,当时*内的官僚集团正在筹划此事。他们在表面上接受*的二十八大做出的决定,同时并没有放弃从*的领导层中驱逐戈尔巴乔夫和所有改革派的计划。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将在4月中央全会上展开。以筹备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五十周年为掩饰,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布列斯特、刻赤、摩尔曼斯克、新西伯利亚、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和图拉的市委第一书记和第二书记在斯摩棱斯克开会,达成了撤销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职务的协议。在确定了这些目标之后,俄罗斯共产*再一次策划了召开紧急*代表大会的主张。
作为回应,我宣布将辞去总书记职务,以腾出空间来。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我会采取这个行动。有超过七十名中央委员刚刚准备好了一份声明,宣布支持总书记和要求召开紧急*代表大会。经过三个小时的辩论,*治局要求我从讨论议程中撤掉关于我辞职的请求。
新奥加廖沃协议的达成有助于帕夫洛夫领导的*府与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道起草一个综合性的反危机方案。波罗的海的加盟共和国也表示要非正式地参与方案的落实。6月5日,我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个名为“关于苏联内阁与主权共和国*府将摆脱国家经济危机作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部分的联合行动方案”得到公布。下一个月,这个反危机方案已经在贯彻落实之中。
《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与联邦共和国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将作为经过改革的苏联的一部分。这个宣言被采纳一年之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选举于年6月12日举行。叶利钦获得了较大幅度领先的多数选票:有百分之四十拥有选举权的俄罗斯联邦公民投了他的票。苏共支持的候选人在所有的主要城市全*覆没,而城市是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这是伊凡?波洛兹科夫的俄罗斯共产*和每一个负责指导工作的*治局委员的失败。
但这里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有关“退出苏联”,更不用说解散苏联的问题并没有在投票支持叶利钦的绝大多数人那里听到过。我不记得在总统候选人本人的竞选计划或演讲中听到过这样的口号。既然人民合法地选举叶利钦为俄罗斯联邦总统,我感到有必要承认他的当选,与他就签署新的《联盟条约》的程序问题达成协议。我们最终同意了新条约的文本,将8月20日定为条约的签署日期。
叶利钦的目标与美国领导层的目标正相符
谈到这个问题会令我们的一些民主“教师”和“导师”感到不舒服,但我不能回避另一个涉及面更大的问题——西方对于我国改革的争议问题。
我们国家和改革的命运当然首先并主要是在苏联国内决定,首先并主要取决于我国社会和经济所处的条件以及各种国内*治势力的平衡——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苏联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国际形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与邻国和大国的关系以及我国在整个世界的地位方面都是如此。改革满足了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紧迫变革需要,肯定会引起整个国际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