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与现实的离合
年元旦假期,好友推荐我看看大片《信条》(英文“TENET”),的确烧脑,有许多影评,我侧重虚幻与现实的关系:
1、时空转换。电影概括,为了阻止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摧毁人类,正义与邪恶两股势力借助正向世界、逆向世界、正逆切换装置、穿越、时间逆转等悬疑概念,以及高科技手段,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厮杀。
2、因果玄虚。电影宣扬“这是个混沌的世界,*昏时分无故人。”(“Weliveinatwilightworld,andtherearenofriendsatdusk.”),坚信因果关系,将科学技术衔接到宗教神秘上来。在未知的混沌世界,既定事实的因决定了未来的果,过去的因决定了现在既定事实的果。因果关系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算法,电影认为谁掌握了最终的算法,谁就掌握了人类的命运,未来不发生世界大战,那么就要改变对应的因。
3、爱憎分明。该片沿用了英雄拯救世界的美国式超人风格,正义战胜邪恶。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因为有博爱,即虚幻的“爱”赋能给真实的人。高科技一旦被邪恶的人所掌握,人自己创造的物质最终将毁灭人类,然而这个未来的恶果又最终被“爱”的英雄阻止。虚幻的爱转化成真实的爱,胜过现实一切的邪恶。
(此图来自百度图片库)
人的主观意识是精神上的虚幻。虚幻有正义和邪恶两个对立的势力,与现实中人性的善恶及由人所构成的各类组织结构发生作用。当现实是混沌的,而虚幻没有起到正义之光的作用,邪恶裹挟现实进入黑暗,有些人会抛弃现实去寻找正义,相当多的人会成为邪恶的奴隶;当虚幻预示正义战胜邪恶,现实在虚幻的指导下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人们会把虚幻上升到冠冕堂皇的主义、思想和理论等;当冠冕堂皇的虚幻不再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时候,有人会抛弃它们,当然也有彷徨的,还有不甘心的,试图再次检验。总存在一种虚幻去抨击另一种虚幻的对决。
苏联解体是虚幻与现实关系破裂的结果。一方面,冠冕堂皇的虚幻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风靡世界,一批精英和大众幻想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生活,一战、二战和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显示了资本主义罪恶和帝国主义腐朽的态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固步自封,之后经历了不断地被修正,走向反面,最终被抛弃的过程。
另一方面,苏联后期的状况陷入黑暗。一是苏联模式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腐败,扼杀了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二是僵化的计划经济和对科技新动态的迟钝,以重工业和*工为主的畸形经济结构,缺乏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限制了苏联经济发展;三是大量被专*的人群,大众生活的获得感与虚幻差距甚远,在对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后,由迷惑、反感转化为对苏共的强烈不满;四是精英层出现分化,一批高层掌握实权的精英背叛了苏联;五是各东欧卫星国和自身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主义、民族主义从抬头到高涨,最终到达需要的目的。
苏联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美好的虚幻像肥皂泡一样破灭,苏联人自己有深切的体会。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二手时间》采访了前苏联当事人,混合了民众的声音、报道的谈话和电视的片段:
---“在家乡,我的工资是一个月五美元,我要养活妻子,还有三个孩子。在村里,人们多少年都没有见过白糖……”
---“戈尔巴乔夫从罗斯福回来,说我们不会放弃社会主义的时候,我就决定出国了。我可待不下去了!我不想在这种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这里只有无趣的生活,从小到大,我们只知道将来要做十月*人、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第一份薪水是六十卢布,然后是八十卢布,生命结束时会是一百卢布……(笑)”
---“爸爸……他算什么爸爸?就知道看报纸和吸烟。他是一个航空团的*治副团长。我们跟着他从一个*营转移到另一个,住在*官宿舍里。那是长长的一排红砖营房,千篇一律。”
---“许多人盲目赞美改革,大家都对改革抱有期待。但是我爱戈尔巴乔夫并不是因为这一点。我还记得我们在住院部的一段对话:‘社会主义结束了,但之后会发生什么?’‘坏的社会主义终结,好的社会主义到来。’我们一边读报纸,一边等待着……不久,丈夫失去了工作,他们研究所关门了。失业者像海潮一样,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先出现了小摊位,然后有了大超市,里面应有尽有,就像童话世界一样,可是我们买不起。走进去又走出来。孩子生病时,我只能买两个苹果,一个橘子。这怎么能对付下去呢?”
在对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现实之后,苏联从精英到大众像大梦初醒似的,试图换一个活法。查看中外关于苏联解体的书籍和论文,发现一个共识: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许多精英和大众认为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和多*制、议会制、私有制、市场化等是拯救苏联的灵丹妙药。实际上,他们被虚幻蒙蔽了。戈尔巴乔夫改革,苏共的主要精英迫不及待地“休克疗法”,憧憬自由资本主义的虚幻,殊不知,自20世纪初的大萧条以后,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抛弃了早期的不受管制的资本主义,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国家干预*策,后来的“新自由主义”对经济的管制措施减弱,也没有回到早期的资本主义形态。戏剧性地再现了虚幻与现实的时空转换,即苏共执着于建国前自己否定的资本主义的虚幻,掉入曾经自己预言的崩溃结局;与此同时,美国、英国等现实中表现优越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借鉴了苏联经验,实施了国家干预主义,提前调整了虚幻,侥幸躲避了帝国主义必然灭亡的预言。因果关系导致美国强大,苏联解体。还好,在整个冷战期间,两大阵营中贯穿着共同的人道主义的博爱,没有因本国的利益或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疯狂地发动核战争。
(此图来自百度图库)
我们再把时空切换到中美关系上来。当今美国打压中国,是基于现实的又一种虚幻,源于“修惜底德陷阱”,即崛起大国挑战守成大国往往以战争告终。通俗地说是老大打老二。自苏联解体后,美国就在寻找威胁国家利益的“假想敌”,虽然因为“”事件把恐怖主义排在了中国威胁论之前,但是针对中国的担心越来越多,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的《致命中国》(年),美国兰德报告《与中国开战---想不敢想之事》(年),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格雷厄姆?阿利森的《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摆脱修昔底德陷阱》(年),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国防战略报告》(年)。自年起,美国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对华战略大辩论、大反思,涉及*界、学界、商界、*界,美国已经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对中国爱憎分明,爱中国自由化泛滥,发展市场经济,可从中国巨大的市场获取暴利,剥削中国青年才俊的劳动力和聪明智慧;恨中国共产*执*,国际地位飙升,可能取代美国的老大地位。
美国对中国打压的虚幻脱离了中美关系的现实。中国没有主动挑战美国:在思想上,中国探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根本的意识形态冲突,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资本投资,发展世界贸易,与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体制上的区别较大,中国坚持共产*一*执*,虽然与西方的多*制、议会制不同,但是中共倡导改革开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干涉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在经济上,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经贸活动,在为世界生产的同时成为世界市场,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越来越大,中国巨大的市场使得中国越来越自信,这是年麦肯锡中国报告---《中国与世界》公布的结论;在社会上,中国相对和谐稳定,是历史上难得的繁荣盛世,对外关系奉行邓小平“绝不当头”的理念,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往来。
此外,中国也没有挑战美国的实力,有关的研究文章很多,例如互联网上的文章《40年来,中美经济变化对比》(-01-07“业东盛供应链”)、《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中美差距比想象得还要大》(年6月7日“界面宏观”)等比较客观。
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没有对外侵略的文化基因。孔孟之道从虚幻固化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核,塑造了中国王朝鲜明的外儒内法和民族融合的特点。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书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明代以及清朝4次民族大融合,既有蛮夷被汉化,又有汉人被胡化。葛剑雄先生在《统一与分裂》书中提出,中国农业区的统一由汉人完成,农业区与牧业区的统一伟业由牧业民族完成,包括东汉后期到隋唐、唐朝中后期到蒙古建立元帝国、满族建立清朝。日本学者王柯先生在《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书中提出,中国传统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最高目标,是一个国家*权之下的“多民族性”,而领土并不代表第一义的价值。徐纪霖先生在《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书中把从秦汉到明清的统一王朝划分为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如秦、汉、唐、明,和边疆民族所建立的征服性王朝,如辽、金、原、清。他认为,中原王朝以文明而自大,征服性王朝以国力强大而自傲。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中国不具有侵略性,反而是在夷夏之争、被少数民族侵略的过程中形成的。
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见。美国著名东方学家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否定中国是由于征服者侵入大河平原而被“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因为少数民族对具有较高文化的早期中国人的“压迫”所形成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同源而不同文化,发展速度的差异加深了时代的差异,呈现出从“弱汉化”与“强汉化”到“汉族”与“非汉族”过程的渐进关系。即使如此,拉铁摩尔先生也没有声称中国具有侵略性,后来的美国著名*治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世界秩序》一书中也持这个观点,并认为中美之争可能是经济竞争、社会竞争,而不是*事竞争。
美国对中国威胁论的虚幻转化为现实的打压,先从 开始。年3月23日,美国USTR发布《基于年贸易法条款对中国关于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相关法律,*策和实践的调查结果》,宣布拟对中国约30亿美元对美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中美 爆发,之后的18个月经过13轮谈判,相互征收关税或报复。相关研究很多,在此不赘述。
当今中国与过去苏联截然不同。没有像当初苏联那样引领全世界的思想,没有像苏联那样输出自己的模式,没有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循环,没有与美国匹敌的综合力量,没有苏联沙皇帝国的侵略性。不仅如此,中共还继承并发扬了苏共的一些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将中国融入了世界大循环,中国经济与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嵌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不仅塑造资本主义,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因此,当今中美关系不具备“旧冷战”的基础条件,自然形成不了“新冷战”。
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一幕:新冠病*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指责中国、甩锅中国,中国也开展了反击攻势。新冠病*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巨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4%;发达经济体经济萎缩5.8%,其中美国下滑4.3%,欧元区降幅8.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负增长3.3%;亚太地区经济活动收缩2.2%。
---年12月1日,世界经合组织(OECD)发布全球经济GDP预测,年全球经济收缩4.2%,美国和欧元区分别下降3.7%、7.5%,中国增长1.8%。
---年12月31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预计中国全年GDP增长2.1%,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年1月5日,世界银行发布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年全球经济萎缩4.3%,其中,发达经济体收缩3.6%,欧元区和日本分别下滑7.4%、5.3%,中国增长2%。
以上机构均乐观预测年全球经济普遍回升。年12月29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在北京举办年度学术会“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回顾与前瞻/”,认为新冠病*疫情使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构明显加快,世界经济深陷衰退,全球经济系统性风险升高,“东升西降”的世界地缘格局势不可当,国际权力重心自西向东加速转移,中国高效抗疫世界举目,大国竞争“中进美退”,美国全方位升级对华战略遏制,全球治理面临全所未有的挑战。
(此图来自百度图片库)
新冠疫情以超越民族国家的严酷现实狠狠地教训了人类以虚幻而导致的乱象。关于新冠病*的来源,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也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来源于动物,划入天灾的话,那么疫情严重和防控乱象所造成的危害绝对是人祸。人类文明越加全球化、现代化,局部的天灾人祸所产生的公共危机,越加容易形成“蝴蝶效应”,危机的破坏能量迅速释放,快速蔓延到世界范围,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对特定人群的生命、财产等构成巨大的威胁。当今国际形势更加严峻,高科技在服务人类的同时很可能失控而毁灭人类,以个人、民族、国家、宗教和文明作为利益单元的冲突更加频繁,地球生态的保护更加脆弱,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恐怖活动、地区动荡等等危机,一旦爆发,越来越容易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冷战期间,苏美两国曾站在人类生存的角度,本着人道主义的情怀,就禁止核武器试验和限制战略武器进行了多次谈判,并签署有关消减核武器类的条约,为人类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世界,更加需要从世界尺度和人类终极命运的角度,打破“瞎子摸象”式的人类虚幻,探讨有效的全球共同治理思想、体系和办法,应对越来越残酷的现实。幸运的是,古今中外一直不乏仁人志士在研究和实践,例如世界大同、理想国、共产主义等等,有理由相信,今后还将有正义的虚幻像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一样,划破混沌,照亮黑暗,值得期待和拥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