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听周晓沛大使讲诗与剑的俄罗斯ldquo
TUhjnbcbe - 2021/6/28 18:46:00
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摘要:外交上,俄罗斯奉行东西方并重的“双头鹰”理念,呈强硬实用态势,坚决维护自身民族利益,力图重振大国地位。

▌别样风土人情

在世界近代史上,记载着两大辉煌:一是82年俄国人民在卫国战争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入侵时率60万大*,逃回巴黎时只剩3万了;二是年苏联人民经过48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用万人的生命换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靠的是什么?据说,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人具有克敌制胜的顽强意志和凝聚力。

俄罗斯人爱喝酒,而且是“海量”。公元十世纪,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说:“喝酒是罗斯人的天生嗜好,没有这种乐趣,就无法生存”。伏特加意为“生命之水”,是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伏特加用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浓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勾兑,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不甜、不苦、不涩,喝下后有如火焰在胸腔燃烧的感觉。俄罗斯是伏特加的故乡,发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为“伏特加之父”。他不仅贡献了伏特加的标准配方,甚至连伏特加的名字也是他起的。经过反复科学实验,他发现最理想的酒精度数是40度,这对人体最为适宜。年,俄国财*大臣维特将全俄伏特加的度数统一为40度。至今,无论是东欧,还是美国出产的伏特加,均为标准的40度。

俄罗斯人对外国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喝伏特加,等于没有来过俄罗斯”。据记载,卫国战争期间,为提高战斗力,斯大林批准每天给前线野战部队每人派发伏特加00克,后又把打胜仗的定量增为克。有历史学家称,他们是“靠伏特加和卡秋莎打赢了战争”。现在,俄罗斯人均饮酒量也居全球第一。*府颁布过禁酒令,但“几度禁酒几度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不仅使他们嗜酒成性,也磨练了其特有的耐性。

世界各国的伏特加

俄罗斯人喜欢吃黑面包,认为这是比白面包更有营养的“离不开的食物”,不常吃还容易生病。而在我国,有人却误认为俄罗斯人穷得只好靠吃黑面包生活。黑面包历史悠久,早在9世纪就已经在古罗斯普及开来,并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主食。黑面包是由特殊的原料和方法烤制而成,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主要原料是荞麦、燕麦和小麦,混合了在打磨过程中被碾下来的麦皮层、胚芽、糊粉层及胚乳等,自然比精面粉更丰富多样。黑面包吃起来略微带点酸味,但在嘴里多嚼一会儿,就觉得有一股淡淡的甜味。黑面包富含维生素B和E,尤其含有大量酸分和生物酶,适合俄罗斯人的体质,具有强身作用。

在种类众多的黑面包中,“鲍罗金诺”是黑面包中的极品。据说,82年俄罗斯人抗击拿破仑入侵期间,年轻的俄罗斯将*亚·图奇科夫在莫斯科郊区鲍罗金诺英勇牺牲,他的妻子悲痛不已,便进入莫斯科市郊的一个女修道院,以烤面包纪念亡夫。在那里,她见许多受伤的战士吃饭没有胃口,于是就把一些开胃健脾的香草籽放进面粉揉好,用酵母发酵三天三夜,然后进行烧烤。结果烤出的面包颜色黑*、奇香扑鼻,既能引起饱腹感,又富有营养,还易于消化。从此,“鲍罗金诺”黑面包名扬四海,并成为大城市食品店里价格不菲的名牌食品。

俄罗斯总统曾将“鲍罗金诺”黑面包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我每次去俄罗斯出差时,总要买几个黑面包带回。“面包和盐”是独具斯拉夫特色的迎接贵宾礼仪。俄罗斯姑娘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用长方形的托盘捧着新烤制的大圆面包和用小瓷罐装的盐,微笑着向来访的贵宾迎面走来。客人用手掰下面包顶部或边上一小块,沾一下瓷罐中的盐,放入嘴中尝一下后,微笑着对姑娘说一声谢谢。古斯拉夫人认为,空气、水、面包和盐是人类“四大生存之本”,故“面包和盐”是俄罗斯迎客的一种传统厚礼。

俄罗斯黑面包

俄罗斯人喜欢甜食,尤其酷爱冰激凌。在俄国,沙皇宫廷的达官贵人特别爱吃冰激凌。据记载,年,卡捷琳娜二世正是用品味冰激凌把彼得二世诱骗进宫,随后即发生了宫廷*变。从前,冰激凌在俄国是家庭手工业制造,在莱蒙托夫的作品中就这样描写过。9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从美国引进机器生产冰激凌。俄罗斯畜牧业发达,盛产牛奶,冰激凌含奶量大,吃起来美味可口,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我们在莫斯科工作过的老人都爱吃俄罗斯冰激凌,它以货真价实著称,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料新鲜,包装简洁,口感特棒,我们习惯地将冰激凌按俄语发音叫做“麻老鼠”。每年不论春夏秋冬,不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公园里,你都可以看到有人在吃冰激凌,这已成为他们的个性。丘吉尔曾惊奇地说,一个人们在零下20度还在街上吃冰激凌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

俄罗斯人爱献花。每逢三八节、情人节、母亲节、教师节,男士们都必须给女士们送花。每年开学时,一年级小学生第一次上学时必须带上一束鲜花献给班主任。俄罗斯人献花有讲究,“喜单丧双”:逢喜事,献花的朵数成单;遇丧事,送花的朵数则成双。这正好与我们的“好事成双”理念相反。俄罗斯人献花喜欢用康乃馨、玫瑰、菊花、郁金香,而且最爱康乃馨。送花的原则是少而精,而且是单种、单色。平时常见的只送一束鲜花,包括一些隆重场合。

年5月,默克尔访问俄罗斯时,普京手举鲜花迎接。

俄罗斯人豪爽,重感情。上世纪70年代我在苏联工作,当时中苏关系不好,但老百姓家里依旧珍藏着五十年代中国留学生送给他们的钢笔、毛巾、老照片以及明信片。记得有一次去北极摩尔曼斯克出差,在咖啡馆里碰见一位中年俄罗斯人,聊了一会儿天,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后,就马上请去家里做客,打开冰箱,拿出鱼子酱和伏特加盛情招待。后来他到莫斯科出差,还给我打电话,邀请到老阿尔巴特街一起喝咖啡叙旧。有一位前任离馆时介绍的外地朋友,每次来莫斯科都要请我去外高加索餐厅品尝风味烤肉,结账时怎么说也不让你埋单,还要给我一瓶“亚拉腊”名牌科涅克。原来,他的弟弟是在埃里温科涅克酒厂工作,一听说要送中国朋友,都特地从酒窖中取出五星陈酿。作为回礼,我每次送的是中国绿茶或茉莉花茶。我的朋友说,亚美尼亚人很喜欢中国茶,只在逢年过节时才拿出来招待亲朋好友。

至于我们两国普通外交官在几十年风雨同舟中建立起来的个人友谊,不论国家关系好坏,都历久弥新。在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建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双方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退休后仍不忘初心,成立“老朋友俱乐部”,以满腔热忱致力于两国民间友好合作。

俄罗斯人不娇生惯养。从小就培养勇敢、冒险的性格,幼儿园孩子冬季用冷水浇身锻炼意志和体魄,到大剧院看芭蕾、听音乐会,接受文化艺术熏陶。俄罗斯全民教育中十分重视体育锻炼,许多健身项目被提升至文化课一样的重要地位。“为劳动与国防做好准备”(劳卫制)列入国家项目,如学生达不到标准就不准毕业。据统计,俄国的家庭平均钢琴拥有量占世界第一,家庭藏书率和国民阅读率也是名列前茅。当然,近些年来,俄国内也出现了许多负面问题,包括腐败现象严重、治安状况差、犯罪率上升等,但其整体素质仍然较高。

莫斯科地铁读书照

▌逆势崛起

有人形容俄罗斯是“资源大国、*事大国、科技大国、人文大国”,有人认为俄罗斯仅核武器和外交两个单项堪称“一流大国”,也有人则称俄罗斯早已一落千丈,沦为“二流国家”啦……

上世纪90年代,受苏联解体和“休克疗法”冲击,俄罗斯*局和经济波动振荡,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历经解体磨难之后,俄罗斯又重新崛起。年开始,俄罗斯经济恢复增长,连续8年均增幅约7%。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冲击不小,GDP保持中低速增长。乌克兰危机后,由于西方经济制裁和国际油价暴跌,年俄罗斯经济负增长3.7%,年为-0.2%,年恢复增长.6%。苏联时期年年进口粮食,现在正常年景,一年可出口万吨谷物。俄罗斯延续了苏联时期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保障,尤其重视义务教育。俄罗斯用了7年时间,花费多亿美元,以举国之力成功举办规模空前的索契冬奥会,这本身就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崛起的雄心和实力。但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出口,地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老化,思想观念守旧制约了发展。

年世界杯足球赛将世人的目光再次聚向俄罗斯。在西方制裁打压、甚至呼吁抵制俄罗斯世界杯以及恐怖主义威胁的阴影下,这次俄罗斯在个城市精心组织64场赛事,球迷凭世界杯门票可享受免签入境、机场专用绿色通道、免费乘坐公交等优惠待遇,采用球迷身份证、智能安保、视频助理裁判等高科技手段,成功举办一届“大数据世界杯”,彰显了俄罗斯的软实力。

年俄罗斯世界杯主会场卢日尼基体育场

谁也很难料到,一直不被外界看好的俄罗斯队竟在揭幕战中以5:0狂胜沙特队,接着以3:力压埃及“法老王”,在/8淘汰赛中又用铁桶阵挫败西班牙“斗牛士”,接连打破了三项记录:一是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东道主球队的最佳开局,二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队首次跻身世界杯6强,三是48年来历史性地首度闯入8强,成了本届世界杯“最大黑马”。国际足联盛赞世界杯组织有序,从各方面都收到了十分积极的评价,因凡蒂诺主席说:“我们都爱上了俄罗斯,发现了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国家。所有那些对世界杯的恐惧都没有变成现实,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正如一些评论指出,本届世界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俄罗斯。不少球迷表示,没想到俄罗斯这么漂亮,俄罗斯人这样友善,以后还要来的。

外交上,俄罗斯奉行东西方并重的“双头鹰”理念,呈强硬实用态势,坚决维护自身民族利益,力图重振大国地位。乌克兰危机导致美俄之间战略矛盾加深,而已崛起的俄罗斯绝不会屈从于压力。俄罗斯加快转向东方,同时表示不会自我孤立,愿同西方和东方结交“平等伙伴”。仔细观察分析一下,俄罗斯外交还是颇有章法的,包括应对叙利亚乱局、处理斯诺登事件以及在反导问题上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等等,而且对西方制裁强硬反制,标志作为独立一极正在回到国际舞台中央。恰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言,“今天没有任何一个重大国际议题能够在不和俄罗斯进行对话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柔道高手

“柔道高手”普京在国际上往往有出人意料之举,让对手琢磨不透。英国《卫报》说:“没有人知道普京到底想干什么,他像拳王阿里般灵活躲避着西方的打击,不管西方领导人言辞多么像个拳击手,事实上,拳台上只有一个拳击手,他叫普京。”普京虽被有的媒体称为“暴君”、“魔头”,但连续四年登顶《福布斯》权势榜。《福布斯》称:“俄罗斯总统继续证明,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能为所欲为并成功的人。”普京表示,我们被说成是“丛林之主”,俄国熊绝不会把自己的丛林交给别人。年0月24日《生意人报》报导,当一位记者问普京是鹰、还是鸽子时,普京答:“我是鸽子,但有一对非常强壮的铁翅膀。”因而被媒体喻为“铁翅雄鸽”。

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

2年有一首走红的金曲《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我如今想要一个像普京强而有力的人,一个像普京不酗酒的人,一个像普京不使我伤心的人。”就连一些电台也播放这首老歌。年总统大选期间,一首以普京名字第一个字母命名的《V.V.P.》歌曲也曾红极一时。歌词大意是,普京执*后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他是上帝派来拯救国家的使者,“普京——俄罗斯崛起”。俄罗斯民众认为,西方对普京的抹黑就是对俄罗斯的侮辱,甚至称“没有普京就没有俄罗斯”。普京自己回应道:“俄罗斯有的是人才,俄罗斯可以离开普京,但普京离不开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以“普京继续走红俄罗斯”为题报道称:你无法想象列宁光着膀子骑马,不可能在斯大林在世时听到关于他的笑话,也不会看到艺人写歌向戈尔巴乔夫示爱。然而,这一切都曾在普京身上发生。当叶利钦第二次当选总统时,人们感慨他“已经”65岁了;而今天普京过生日时,人们发现他才“刚满”65岁。普京被大众文化接受的速度,与其攀上*治顶峰一样迅速。用一句老话说,普京已化身为“俄罗斯的传奇勇士”。

年9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举行选举。这是近5年来俄罗斯首次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举行重要选举,因而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观察员,我应邀到莫斯科参加观选工作。投票当天,我和外交部欧亚司的同事先后跑了0个投票点,包括莫斯科西城的居民区、莫斯科大学以及郊外的乡村,与选民和各*派的观察员代表进行交流,并填写了27份抽样调查表。每个投票点都装有摄像头,直接上传互联网。选民凭身份证排队登记、领取选票,到单间密室进行填写,然后投入用有机玻璃制作的透明投票箱。选民以中老年为多,秩序井然,整个过程开放、规范,但投票率较低,只有30%左右(全国投票率48%)。据选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年轻人对*治不太关心。

观选期间,也发生过误会。在一个偏远的投票点,一位上年纪的工作人员不让我们进去,我说:“我们是国际观察员。”对方说:“我们这儿从来没有来过外国观察员,是谁派你们来的?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我们?”我反问:“为什么要提前通知呢?我们是按照你们的法律来观选的,而且是你们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埃拉·帕姆菲洛娃女士派来的。”我出示了国际观察员证,并指了指帕姆菲洛娃的亲笔签名,笑着说:“这可不是假的,难道你不知道中选委主席吗?”她无言以对,只好去打电话请示,回来后对我们表示欢迎。

俄罗斯杜马大厅

还有一次,一位选委会主任责问我们:“你们怎么不去美国监选呀?”我说:“只要有邀请,我们也会去的。”一个明显感觉是,俄罗斯人很爱国,对美国、西方的制裁和打压十分反感。第二天中午,我在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新闻中心发表观感时,还向媒体讲述了这段小插曲。当然,我强调,从我们亲眼观察到的情况看,没有发现违规现象,这次杜马选举确实是公开、透明、合法的。据各方反应,这次杜马选举较上一届要“干净”,包括一些反对派也给予正面评价。有意思的是,参选的4个**中,大多数都打“普京牌”,利用普京语录为自己竞选。结果不出所料,统一俄罗斯*取得了大胜,获得席,比上一届杜马多出了00个议席,稳操议会宪法多数。人们普遍认为,与其说是选民投统俄*的票,不如说是支持普京,再次验证了普京的高人气。西方媒体评称,这次议会选举实际上是年总统大选的一次预演。

年3月8日,俄罗斯举行了一场毫无悬念的总统大选。在8名候选人中,普京以76%的压倒优势胜选(年得票率为64%)。早在大选前,无论国内,包括反对派,还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普京没有对手,连任总统是“板上钉钉的事”。在西方打压制裁、国内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为何普京在俄罗斯一直“深得人心”?外媒分析称,普京是西方最不信任的*治家之一,却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治家。8年前他继承的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在强大的中央权力下使其重新统一,出现了为期0年的强劲经济增长,摆脱了对西方金融机构的依赖,重建了*队,让俄罗斯人再次有了大国公民的感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年5月7日,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宣誓就职。

客观地说,普京自0年执*以来,确实取得了引以自豪的成绩单:工业产值增长了55.4%,粮食产量翻番,国债占GDP从69.%降到3.%,通胀从20.2%降为2.5%,外汇储备从20亿美元增至亿美元,失业率从0.6%降到5.2%,平均寿命从65.3岁提高到72.6岁。正如华盛顿邮报评论,“普京掌舵令俄罗斯东山再起”。俄国内精英认为,在*治地位和影响力方面,俄罗斯没人能和普京相比,因为他巩固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不仅是一位*治家,也是民族领袖。若有人试图孤立、妖魔化普京,结果只能是加强他的*治影响力。普京当选后提出新任期的主要任务是优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当然,眼下俄经济虽走出衰退,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难以快速摆脱对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如何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如何应对低谷中的俄西方关系,恐是普京新任期亟待破解的难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俄罗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较前突出,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但国内*局可望保持相对稳定,发展的势头不会逆转。经济制裁影响深远,但俄罗斯民族有超强的忍耐力,而且愈压愈强,定能渡过难关。对俄罗斯民众来说,“民族尊严远比经济指标重要”,而且普遍认为目前困难是西方造成的,反而促进了内部团结。普京强势*策主张仍受到普通民众拥护,这无疑有利于俄罗斯国家的稳定和振兴。

(本文系周晓沛大使在“大使来了”第三期活动上的第二部分发言。原文有删减,经作者审阅刊发。编辑:一行,标题为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

嘉宾简介

周晓沛,年毕业于北大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年3月到外交部工作,曾任苏欧司苏联处处长、参赞,欧亚司副司长、司长;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驻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大使。现任外交部外交*策咨询委员;外交学院兼职教授;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老朋友理事会主席、外交笔会副会长。

著有《中苏中俄关系亲历记》《大使札记——外交官是怎样炼成的》等,主编《我们和你们:中国和俄罗斯的故事》《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故事》等书籍。

让心,在阳光下学会舞蹈

让灵*,在痛苦中学会微笑

喀秋莎沙龙俱乐部

喀秋莎沙龙俱乐部于年初成立,是以中俄两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喀秋莎致力于为俄语人提供一种温暖而富有情怀的交流方式及协作平台。每月定期举办线下沙龙,此外,喀秋莎与BTV《北京时间》及腾讯《天天快报》新媒体平台联合打造一档俄语人的访谈及直播节目。

年2月2-3日,喀秋莎沙龙俱乐部创始人胡秀娟作为出品人、制作人联袂中国著名翻译家、剧作家童道明老师及中国戏曲学院教师、青年导演马笑老师制作了俄罗斯史诗剧《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并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菊隐剧场成功上演。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

年受腾讯邀请,喀秋莎沙龙俱乐部作为世界杯报道团中的直播平台,对俄罗斯世界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报道,足迹遍布莫斯科、圣彼得堡、下诺夫哥罗德、萨兰斯克、萨马拉、加里宁格勒等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周晓沛大使讲诗与剑的俄罗斯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