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叶向阳李琰光肖宏涛赵孝开张建冯可田社民娄季鹤夏成德
通信作者:夏成德本文引用格式李晓亮,叶向阳,李琰光,等.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烧伤杂志,,37(02):E-E.DOI:10./cma.j.cn-20215-.
目的探讨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年5月—年5医院烧伤科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8~75(35±3)岁,按伤后7d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Ⅱ,伤后12、24、48h补液量。检测伤后12、24、48h血清肌酐及伤后12、24、48、72、、h血清AF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伤后12、24、48、72、、h尿热休克蛋白70(HSP-7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并计算TIMP-2×IGFBP-7;免疫比浊法测定上述6个时间点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数据行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预测AKI发生的自变量,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Ⅱ相近(t=1.98、1.98、1.99、1.99、1.99,P0.05)。AKI组患者伤后24、48h补液量明显少于非AKI组(t=15.37、6.51,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h血清肌酐明显高于非AKI组(Z=2.16、5.62、6.72,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h血清AFR明显低于非AKI组(t=16.14、35.35、19.60、20.47、30.20、21.17,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h尿HSP-70为(6.89±0.87)、(6.42±0.73)、(5.81±0.72)、(5.17±0.56)、(4.63±0.51)、(3.89±0.51)μg/L,明显高于非AKI组的(3.89±0.75)、(3.57±0.63)、(2.66±0.41)、(1.83±0.35)、(1.48±0.19)(1.28±0.19)μg/L,t=12.00、13.61、17.39、22.98、26.34、21.59,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h尿TIMP-2×IGFBP-7、NGAL明显高于非AKI组(t=26.94、.11、35.50、66.89、17.34、14.30,14.00、13.、12.32、14.80、21.36、22.62,P0.01)。尿HSP-70在伤后12h达到峰值,TIMP-2×IGFBP-7、NGAL在伤后1d到达峰值,血清AFR在伤后12h达到峰值,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比值比为2.42、1.52、5.61、1.47,95%置信区间为1.99~2.95、2.87~9.68、2.14~14.69、1.86~3.92,P0.05或P0.01)。对43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伤后12hAFR预测AKI的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AUC=0.,最佳阈值为9.9,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90%;伤后12hHSP-70AUC=0.,最佳阈值为1.4μg/L,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96%;伤后1dTIMP-2×IGFBP-7AUC=0.,TIMP-2×IGFBP-7最佳阈值为.2μg2/L2,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95%;伤后1dNGALAUC=0.,最佳阈值为77.5μg/L,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96%;伤后12hAFRAUC=0.,最佳阈值为9.9,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90%。结论HSP-70、NGAL对烧伤延迟复苏导致的AK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烧伤;急性肾损伤;延迟复苏;肾损伤标志物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020728)
急性肾损伤(AKI)是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30%。目前临床诊断AKI除了血清肌酐和尿量外,热休克蛋白70(HSP-70)、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gelatin-associatedlipidcarrierprotein,NGAL)、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7,IGFBP-7)、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fibrinogenratio,AFR)等已被证实是早期诊断AKI的生物标志物,且部分已被应用于临床。本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43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尿HSP-70、TIMP-2、IGFBP-7、AFR、NGAL水平变化趋势,旨在评估比较几种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致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扫码看全文
欢迎扫码浏览相关文献1.虾青素对Ⅲ度烧伤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引用格式:余美荣,郭松雪,金荣华,等.虾青素对Ⅲ度烧伤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J].中华烧伤杂志,,36(11):-.DOI:10./cma.j.cn-0526-.
扫码看全文2.柠檬酸对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
引用格式:李晓亮,肖宏涛,李延仓,等.柠檬酸对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35(8):-.DOI:10./cma.j.issn.1-..08..
扫码看全文3.四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
引用格式:陈宾,况芳,李孝建,等.四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35(2):-.DOI:10./cma.j.issn.1-..02..
扫码看全文版权声明上述文章为《中华烧伤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其他媒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