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分布于临床各个科室,凡使用药物的患者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死亡,引发医疗纠纷。作者通过检索、分析药物过敏性休克引起的死亡病例发现:国内严重过敏反应抢救中存在诸多误区。现参考国内外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制定了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仅供大家参考。
一、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需要立即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及时进行救治。
1、切断过敏原
临床上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以β-内酰胺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最为多见,给药途径则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约占78.22%。
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立即除去过敏原。如患者为静脉用药时,停止输液,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保留静脉通路。
2、注射肾上腺素
严重过敏反应一经确诊,第一时间注射肾上腺素。
3、液体支持
循环系统不稳定的患者,既需要肾上腺素又需要液体支持。因为如果没有有效地循环血量,肾上腺素是无效的。
可以用晶体或胶体溶液,通常为0.9%氯化钠注射液。起始量为10~20分钟内输人20ml/kg。必要时可以重复使用。如果输液量超过40ml/kg要考虑多巴胺或肾上腺素等升压药支持。
4、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1)糖皮质激素
早期大剂量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可能降低晚期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如氢化可的松(~mg)或甲泼尼龙(~mg)静脉滴注。
但是,不应该把皮质激素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激素起效不够快,尚未充分证实其能否降低迟发反应的危险。
(2)抗组胺药
可静脉或肌注给予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和氯苯那敏,以缓解皮肤的相关症状。
特别提醒1:国内常用的抗组胺药为异丙嗪。但是,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2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特别提醒2:国内外指南均未推荐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和心肺复苏的抢救;只有高血钾、低血钙或钙通道阻滞剂中*时,钙剂治疗才有效,其它情况均不用钙剂治疗。
5、高血糖素
严重的过敏性疾病对对使用肾上腺素无效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应用β-受体阻断剂的患者,静脉注射高血糖素可能有效。
6、监护
严重过敏反应治疗好转后需要观察,但尚无证据提示需要观察多长时间。
伴有呼吸系统损伤的患者,应该至少监测6~8个小时;伴有血压过低的患者至少要监测12~24小时。
二、严重过敏反应抢救错误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楼滨城.过敏性休克的急救[J].医药导报,,30(1):1
罗佳伍,奕曹丽,芝静.滴异甘草酸镁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中国药,,18(12):
徐曙霞,李栓娥.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35(32):
陈志宏,陈冰.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现代药物与临床,,25(6):
高玲,杨晓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8,10(6):
转自:药评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