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近日有网友传,被关停的网戒中心,又传来男童惨叫声。但不久临沂官方迅速回应“网瘾中心传小孩哭叫”事件:实为8岁精神发育迟滞患儿。
当时进过网戒中心的孩子们现在已经长大了,生活也回归正常,但现在听到这个名字还是会浑身冰冷。
08年的时候,杨永信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
先是在当地人中口口相传,给了一些家长希望;再通过央视的《战网魔》正名,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地方,像学校一样,可以帮自己纠正自家孩子的网瘾以及不良习惯。
大部分家长都有一个通病,又忙到没时间陪伴孩子,又没有足够的耐心一点点纠正,又希望孩子秒改坏习惯……
所以当他们发现有地方可以“有效”管到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人可以轻易让孩子“听话”的时候,欣喜若狂。
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收益。
网戒中心有一间13号治疗室,任何少男少女,无论多叛逆不听话,如何强硬抵触,只要进过治疗室,1个小时不到出来就如同沐浴新生,对父母百依百顺,有的甚至会当场跪下来向父母认错。
听信了所谓亲戚朋友的口口相传,以及央视的大肆报道,多数父母对这里趋之若鹜,不管是用骗的还是绑的,交上一大笔费用,然后撒手把孩子交给这里的“专家”。
所有的孩子一到就被病友们绑进13号治疗室,压在床上,然后杨永信就会穿着白大褂出现,“慈祥”地坐在孩子床头。
他把沾水的治疗仪的两个电极,在太阳穴往上一些的位置很快点一下,在确认电流穿过大脑后,反问床上的孩子:
难受吗?
只要孩子的回答不是他想要的,第二次电击马上到来。
然后就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安妮不知道看这这篇的文章的你们是什么感受,但是我已经感觉到太阳穴开始隐隐作痛了。
其实,杨永信所谓神迹般的“矫正疗法”就是通过电击让孩子们屈服、顺从。
安妮翻到曾经有记者对杨永信的采访,他对着镜头很自豪:
就是电击,就是借助电击治疗仪。一边电他一边问他为什么要来这里,如果答错就继续电,一直到他承认错误为止。
好家伙,安妮反复读这句话,只看到了四个字——屈打成招。
还记得曾经看过的电影《飞越疯人院》。
主角麦克默菲想让自己的病友们开心的过每一天,医院的稳定和对外的口碑。
于是护士长安排将院里稍微活跃一点的病友做了额叶切除术。
脑前额叶皮质,功能与认知、情绪、疼痛和行为管理等相关,一旦丢失脑前额叶,就成了木偶人,也不会再有类似“抵抗”的情绪。
而杨永信的做法,如此相似。
年,终于有人站出来揭发这种不合理的“治疗方式”,又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这个地狱般的网戒中心终于关门了。
杨永信也很“配合”,在舆论最高涨的时候销声匿迹,淡出了公众视野。
其后,在知乎上依旧有人提问:
杨永信自己属于精神病吗?
安妮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匿名回答:
这是精神病在知乎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按理说,如此不人道的做法应该会让他被抓起来然后判刑。
但是好玩的是,并没有人这么做。
因为他很聪明的在每个孩子入院前,和其监护人签订“治疗协议”,其内容其实就是免责协议。
安妮对此只能说,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不是无脑犯罪,而是懂法的流氓。
本以为这件事在19年就结束了,可是安妮这几天在刷微博的时候发现下面这个。
天眼查显示,杨永信近日参加了精神科培训开班仪式。
评论区甚至还说所有揭露他那个“学校”丑恶事实的人们被人肉威胁了。
虽然无从考证,但是很奇怪,安妮一点都不怀疑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哪天安妮消失了,可能……
据查,他还申请了一项药物专利——专治抑郁症的中医药物。
好家伙,治愈有效率高达98%,这称为神迹一点也不过分吧?
神迹。
有没有觉得这个词很眼熟?
不知道评论区会不会有“杨教授”的死忠粉,站出来说安妮无事生非,人家没准改好了呢,准备走正统医学研究了。
安妮也希望。
网瘾(1)网瘾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社会对于网瘾的概念和认识以及对网瘾的干预和处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且概念并不统一。"网瘾"的医学定义一直未有公认,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把网瘾称之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或者网络的滥用,也有人把它称为网络的病理性使用或过度的使用。Thispaperpresentsanewideatotheproblemof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思路。
(2)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单词缩写为MajorDepressiveDisorder,简称为:MDD。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饮食和睡眠差等等。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Comparativestudyonsomeclinicalproblemsbetween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vedisorderandwithdysthymicdisorder.重性抑郁障碍与心境恶劣障碍患者若干临床问题的比较研究。(3)电击疗法TheElectro-convulsiveTherapy电疗方法又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这种治疗在治疗前会给患者使用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使其通电后不发生抽搐,减轻肌肉强直、颤动,避免骨折、关节脱电击疗法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时,医生通过电休克机,用微弱、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大脑,引起精神病患者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End-
目前安妮工作之余还在不停学习英语中,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学习经验!